陈忠群
(闽江学院 组织部,福建 福州 350018)
大学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时代精神的最强力,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键期,我国大学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和担当。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由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强国挺进的道路中,中国大学应该表现得更有作为、更显担当,这就要求要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去引领新时代中国大学的建设。如何科学理解、把握和建构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这是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需要予以厘清和揭示的。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应在继承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对中外一流大学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集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开拓创新、爱国主义、责任担当、敢于斗争、人类关怀、开放共享等精神于一体。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并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机构的神魂所在。从中外大学的历史发展及演变轨迹来看,一方面,大学精神有其共性,表现为大学自治、追求科学、学术自由、探索真理、开拓创新、人类关怀。另一方面,大学精神在各个大学身上又表现为不同的特征、气质和个性。
大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知识的化身。大学最初是中世纪西欧的一些知识分子出于对知识和学问的共同兴趣和爱好而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团体。中世纪,在教会完全控制大学,极大地限制了知识分子探索真理、创造知识的形势下,大学表现出了它固有的、执着的追求。哲学家奥卡姆主张把理性和神学分离,从而拉开了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西方文艺复兴强烈主张神学应从科学、哲学中分离出来,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在大学里开花结果;宗教改革运动大力倡导竞争进取精神、科学求知精神,理性主义思想逐渐渗透到大学里。在理性精神与神学信仰博弈的过程中,大学的理性精神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宗教改革运动开辟了大学的服务社会之路。之后,启蒙运动所高扬的理性主义思想使得西方文化中的知识体系从神学体系中剥离了出来,学术自由精神、探索真理精神在大学得到了高度重视。“在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后,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变革直接导致了大学科学化、民族化与民主化运动展开,现代大学的种子已然在近代文化的土壤中播下。”[1]到了19世纪,欧洲许多大学的哲学、科学课程摆脱了神学,成为独立学科。大学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无论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在柏林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科学教育”,还是纽曼(John Henry Newman)以传授通识知识、培养“绅士”“通才”为宗旨的“自由教育”,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逐渐成为大学人共同的精神传统,正是这种精神传统,为大学营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文化氛围,传授新知识、发现新知识不受其他外在力量的控制,从而产生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举世闻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中古大学最具永恒意义的便是它的世界精神,它的超国界的学术性格。”[2]二十世纪后获得成功发展的美国大学,也是坚决秉持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的精神。同时深受实用主义哲学影响,还注重以高深学问和科学研究服务国家、社会的发展,成就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国内,无论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京大学,还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校训的清华大学,抑或是以“刚毅坚卓”为校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它们都秉持了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的精神。在传承这种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的精神基础上,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显著的彰显。爱国主义是中国大学根本的精神底色。近代的中国大学更是在国家最屈辱、最危难的时期创设诞生的,一开始就撑起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大旗,承载着知识精英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彰显出天下为公的精神和服务国家民族需要的办学属性。张之洞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一文中提出“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其教育救国思想跃然于纸上。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策源地的北京大学,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与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的精神统一。
抗战时期,刚毅坚卓的国立西南联大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杰出人才,为全民抗战和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根本原因在于继承和弘扬了北大爱国主义与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的精神。遗憾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学发展的迟滞。可喜的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与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拉开了中国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大幕。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习近平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建构中国大学精神,更好地对大学的发展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
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大学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最根本的根源在于有一个助推和支撑世界一流大学产生的思想文化系统。于我国现今而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史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深厚文化根脉、独特文化优势和先进指导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大学精神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3]早在先秦,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士族阶级就提出以天下为己任。《论语》指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人之学”或者“君子之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性,并且推己及人,最后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观念等,为中国大学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建构,“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诸多内涵深刻、特质鲜明的革命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力量,也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精神支撑。包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5],以“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6],以“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独立自主、实事求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长征精神[7],还有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原大学虽是革命时期成立的临时性大学,但是在伟大的革命精神支撑下,即使在条件极其艰苦、资源极其稀缺的情况下,学员们一个个依然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短短五年的时间中原大学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高素质的干部,为解放前后中南地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恢复和重建做出重要贡献。因此,伟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瑰宝,也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力量之源。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现实,结合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东西方智慧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是中国大学开创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获得长足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建构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指导思想和鲜亮的精神底色。“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8]“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大学发展的精髓实质,深刻指出了新时代中国大学的核心要义。
费孝通指出:“大学教育原是从‘西学’中长成的。中国需要接受西洋文化是不成问题的,成问题的是脱离了民族基础,移植了片面的西洋文化,结果造就出来的人只会用西洋货,而不会制造西洋货了。”[10]中国的大学就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百年巨变得来的历史经验很好地介绍给世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时代赋予大学新的使命和责任。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成功发展之道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根基,注入“中国特色”,去建构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建构,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政治引领力。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其一,通过多元的形式和载体对师生进行党史教育。把对党的理想信念融入到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全过程。引导青年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历史中感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精神信仰,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充满爱党爱国为民之情、敢于斗争的大学精神。其二,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师生党员的榜样作用,用榜样文化教育、激励师生,引领师生自觉增强党性意识,激发师生胸怀事业的远大理想,把个人的理想与事业发展、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觉肩负事业发展、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的重任。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的根本目标。因此,新时代中国大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一方面要淬炼师德、潜心树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9]一流的教师是高深知识与高尚品格结合的代表,是知行合一的典范。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做到潜心育人、静心治学、修身养性,成为师德师风上的合格者,才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常修为师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当一个大学的教师个体的道德认知及学校制定的道德规范、道德约束发展为教师群体的自觉的道德信仰时,就会促进大学精神的塑造。另一方面要推己及人、育德弘德。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德育平台,将德育工作贯穿于培养学生全过程。不应只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也应贯穿于专业课课堂、校园活动、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中。完善学生的道德思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我国大学要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就要积极探索并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制度,形成理念先进、充满活力、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一是尊重学术自由。保障学术相对独立,充分发挥教授学者、专家在学术上的话语权,尊重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让学术在大学里自由地呼吸,建构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二是推进民主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尊重和保护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师生员工通过顺畅渠道和规范程序表达合理诉求,实现多元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建构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大学精神。三是实现多元共治。构建校党委领导下的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强调多元主体和多中心的共同治理,着眼于各部门与各层级的整体性运作,形成结构完善、分工明确、层次清晰、协调合作的高校治理体系,既增进公共利益与学术自由、精英主导与多元参与的平衡,又促进了学术和行政之间的互动,最终实现治理体系内蕴着明德向善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
我国大学要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就必须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来源,要把大学文化建设与传承文化、弘扬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地结合起来,在坚守与超越中去熔铸新时代中国大学的精神。一是激发制度文化活力,形成和谐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性和长远性作用,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要素和行为规范融入制度中。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要求积极修改制度;协调互动,力求制定的制度使多方需求都能得到适度的满足;融合创新,使制度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高瞻远瞩,以高远的眼界完善各级各类人员的行为规范,寓行为文化于制度文化中。强调把新时代背景下师生应有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等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自我管理的长效制度文化。二是塑造物质文化品格,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改善校园物理空间、系统梳理学校历史、加强展览文化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创作高雅的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满足师生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层次精品化的需求,注重文化内容的思想性、人文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使大学中每一件以载体形态出现的设备、设施、设置、作品、活动等都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文化。三是提升精神文化境界,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教职工、学生等精神文化的行动者应自觉承载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体现出自己的文化担当。新时代中国大学不仅要培养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专门人才,正如怀特海所言:“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11]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宣传,将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融入到师生们的血液里,根植于师生们的思想中,陶冶情操、培养情怀,从而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我国大学亟须将中华优秀文化积极参与到国际的文化碰撞、交流和交融中,增强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担当起神圣的文化使命。
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在创立较短的时间内之所以能声名鹊起、获得长足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等眼界开阔、学贯中西,又胸怀祖国、担当责任的仁人志士。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大师,不仅以高深的学问知识、更是以广阔的胸怀、强烈的使命担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的人、影响着国家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中国由发展中国家建设成现代化强国,更加需要大学人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坚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强跨学科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大批拔尖人才。将国内外先进的学科知识、研究理论、研究发现与国家命运、人民幸福、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优秀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责任担当精神,将中国问题贯穿到科学研究中,推动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中国实践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中国大学不仅要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争一流,“更在于要关注和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去争一流,同时还要关注世界、关注人类,更要造福世界、造福人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方面去争一流。”[12]毋庸置疑,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是新时代中国大学精神建构的必由之路。一是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形成国际化新格局。在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实施全球战略的形势下,我国的大学应该加快步伐,主动推进国家战略需求和“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驱动我国的大学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与交流,形成相互支撑、双向流动、平等对话的新格局。二是着力推进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培养,培养胸怀祖国、融通古今、学贯中西、国际眼界的高水平师资。促进双向留学工作,扩大学生校际交流和赴外实习的规模,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研项目和科学工程,共享前沿科研成果、科研平台等,争取产出国际一流科研成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涵育新时代中国大学的家国情怀、融合共享精神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责任和中国担当,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