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的多重维度*

2021-12-06 07:47琼,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话语中心理论

夏 琼,罗 颖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人民群众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作家探索的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核之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并不断地去创新发展人民立场的话语,我们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离开了这一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遭受挫折并陷入困境。

一、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的继承性

毛泽东同志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他鲜明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1031,早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以“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2]551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人民群众共同争取国家独立。正是由于人民群众巨大的推动力,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意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出发”[1]1094-1095,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我们党和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对人民民主,对敌人采取专政的形式,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奠定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逐渐将重心放到发展经济上,围绕经济建设上要继续依靠人民群众,注重激发群众的精神动力来推进生产。在毛泽东看来,文化的最根本特征和目的就是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人民主体文化思想最生动的写照,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3]同时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遵循的基本方向,这一系列思想正是为了人民的最切实的表达。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和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举措丰富人民物质生活,“三个有利于”中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判断改革和发展工作的评判的重要标准。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通过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时期对“人民”话语的强调主要凸显在对人民财富的增加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富民”思想的集中体现。江泽民同志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提升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的需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人民和谐与社会稳定才能作为党执政的坚固根基,充分显现了“代表人民”与党的利益一致性。“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充分继承其理念,表明“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4]真实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党在十七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传统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胡锦涛同志根据我国国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方式提出反思,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但却把“人民”作为发展紧紧围绕的核心,强调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依托力,从人民角度出发统筹兼顾各领域发展,深刻回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以及发展目标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实现美好需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人民立场的根本表现和政治宣言。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到“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和“以人为本”,再到最新的“以人民为中心”话语的表达,这充分体现了自毛泽东以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各时期都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历史与实践中建构了以“人民”为主体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话语阐述与中国历代领导集体人民本位思想一脉相承,是在以往思想发展基础上对新时境的凝练表达,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的时代性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重大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科学把握了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历程的必然接续,又有很多与时俱进的新趋势新特征。不同的时代存在不同的问题,需要并产生不同的理论话语。理论话语需要回应时代之问,富有时代特征,成为时代变革和进步的先导。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5]28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不会改变。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民立场,回应时代的呼声,需要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去实现理论话语创新,及时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进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这个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些都体现出新时代为了人民,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同时也体现出新时代依靠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新时代“人民观”的核心要义凝练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话语,并以此统领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

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十八大以来的不断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新时代人民的需要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和“好”的追求。原来的物质文化需要没有消失,而是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主观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经济社会地位到心理预期和价值认同等方面,对共同富裕、生态优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6]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是当前的现状,直接制约着了党和政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明党和国家在应对人民需求的时候,还具有滞后性。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除了要坚持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之外,还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在继承前人思想理论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美好生活需要是多样的、动态的、高层次的,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到平衡和充分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想解决这一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是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我党优良传统,在紧跟形势与任务变化的步伐中体现时代性,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为我们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明晰的路径。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与要求,把握时代脉搏、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理论话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

三、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的整体性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逐渐深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话语的内涵也不断丰富。2013年8月,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此后,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频繁出现在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他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7]127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他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他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8]13在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首次明确地被提出来,在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位列第二条,位列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之后,从这个排序可以看出,以人民为中心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基本方略。十八大以来党的人民中心理论话语主题鲜明,内涵不断地被丰富和深化,形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

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发展,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明确创新发展重点,从而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通过协调发展,摒弃城乡之间二元发展的模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协同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协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通过绿色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通过开放发展,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通过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美好的生活稳步前进。在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把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有机统一起来,良性互动。以人民为中心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原则,实现文化自信,促进人民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在社会领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9]61在生态建设上,构建人与自然共同体,坚持生态为民,建设美丽中国。

以人为中心理论话语是一种工作导向,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主线。不仅如此,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本身也内容丰富,包括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机统一整体,融合在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布局中。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需要遵循部分和整体、单一和综合相统一的原则,做到既相对独立、各个突破,又协同互动、整体推进。

四、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的生动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理论话语特色,而一个时代的理论话语只有被人民接受,才能够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如果理论话语缺少生动性,过于高大上不接地气,失去了和人民群众的互动,就不可能达到深入人心效果。“习近平的讲话,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语来抓住广大干部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体现了理论的彻底性,从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语言力量。”[10]在对以人民为中心理论的论述中,习总书记也十分重视以人为中心理论话语的生动表达,许多话语成为了群众“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的经典名言,既有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又有很强的说服力、号召力,拉近了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党的理论话语与人民群众产生深刻共鸣。

“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习总书记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时候引用的一句诗。在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的表述中,习总书记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而这些华章佳句,又和习近平总书记朴素的大众化的语言,鲜活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一枝一叶总关情,枝叶虽小,却关系到一棵树木的繁衍生息;人民虽小,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不是单纯的理论阐述,而是借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话语的生动性,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进而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年3月在习总书记面对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做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亲切回应,这既反映了他爱民的一腔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也表明了党和国家始终为了人民的坚定信念。“无我”,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完全以国家、人民为念,既是古代政治思想家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最高期许,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好写照[11]。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无我”便是这一规定的生动体现。党的理论具有极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人民群众较难理解和掌握。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民,就要充分发挥群众语言的艺术魅力,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将具体事物形象化,将深邃的理论通俗化,提炼通俗易懂的标识性话语,打造易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五、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的价值性

价值,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性问题,而且也存在着按照主体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性问题。价值性问题的关键在于价值导向和价值评价。

习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是出卷人,这就告诉我们:新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带来了新要求和新课题,这又是一次新的考试。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新任务,这也是时代交给我们的新问卷。我们是答卷人,我们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以来,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要勇于回答新的时代之问,回答好时代考卷、政治考问,推动中华民族文明的跃升。人民是阅卷人,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时代出卷、我们答卷、人民阅卷,是一个统一体,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执政之路的不断的深入思考,也体现出了对党和政府工作的要求,人民是阅卷人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功能。导向,顾名思义,就是引导方向、指明方向。而人民是阅卷人所具有的价值导向集中体现在: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它所持的价值理念,不仅立足现实、反映现实,同时又超越现实而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的价值理想和价值信仰,为人们提供理想性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精神动力。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赋予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可感知、可衡量的价值评价。人民群众的获得不仅包括物质方面有形的获得,也包括精神与价值等方面无形的获得,“获得”是个很实在的概念,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人们能够从实际生活中得出判断。获得感,正是对获得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是一种积极性、肯定性、正当性的评价。人民幸福不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对获得的感知。获得感既表现为人的物质方面需求得到实现后的满足感、安全感、享受感,也表现为精神与价值方面的尊重感、认同感与成就感;既表现为个体获得的独特感受,也呈现为社会群体共有的文化生态;既来自于当下的实实在在的受益,也出自对未来的美好预期。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广大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12]48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是要党和政府各项工作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人民群众哪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改革发展,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猜你喜欢
话语中心理论
画与理
坚持理论创新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雷人话语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先定中心后搭配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