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诸城市人民政府龙都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杜永明
芦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一种植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盆栽芦荟。芦荟的植株和叶型酷似龙舌兰,叶片挺拔,很有阳刚之气,叶缘有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芦荟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土壤、温度、光照、水分和空气等,芦荟只有栽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尽量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才能获得优质、高产,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深入了解芦荟栽培生物学特性,是制定、调节和控制各项芦荟栽培技术措施的基础。
芦荟是中性植物,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对在微荫条件下生长也能适应。尤其在夏季中午,最强光照超过了芦荟的光饱和点,适当的利用遮荫设施,使光照强度降至自然光的50%左右,则更有利于芦荟的生长,在生产上对新定植的芦荟幼苗进行适当遮荫,可以缩短缓苗期,促进芦荟幼苗植株的生长。
芦荟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此时是芦荟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为了使芦荟光合作用产物有较多量的积累,夜间适当降温,让芦荟处于一个较低温度环境,使芦荟的呼吸作用降低,以减少呼吸消耗,增加有效积累,可使芦荟长得更加迅速,所以一般认为芦荟生长期间,夜间的最适温在14~17℃范围之内。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发展,使得规模化效益凸显,芦荟的大面积种植得以实现,随之芦荟的病害防治得以控制。实践得知,芦荟病害防治以植物检疫、化学防治为辅,以农艺措施防治为主。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优良抗病品种是一种效果大、成本低的防治方法。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和远缘杂交都可能获得优良的抗病芦荟品种。
2.建立种苗基地,提供优质无病种苗。种苗是芦荟病原物传播的重要源头,建立健康无病种苗基地是防治耕作芦荟病害发生的首要环节。
3.跟其他农作物种植一样,须进行合理轮作。芦荟种植了多年的地块,容易感染多种病害,严重影响芦荟叶片的品质,影响农民的收入,需要及时换地翻种,提高芦荟产量和品质,以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环境管理,及时消除病原物。在定植以前进行深耕,将分散于田间的各种桔杆残余及时翻地压到土中,达到耕深一致,土地平整,为移苗定植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芦荟生育期间及时铲除杂草,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搞好肥水管理,增强抗病能力。按照芦荟的生长发育特征需要,适时适量的施肥灌溉,能促进芦荟的健康生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芦荟的栽培技术逐渐从野外种植迁移到家庭观赏养殖。家庭盆栽芦荟可以随时提供最新鲜的叶片供家庭成员食用、药用或美容,芦荟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其神奇的作用与其新鲜程度有关,也有相关资料证明,只有利用最新鲜的芦荟叶片才能收到最佳的保健效果,因此家庭盆栽芦荟也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