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江
2020年的江西戏剧创作及演出可谓一波三折。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冲击,戏剧行业深受影响。但是戏剧创作的脚步并未停止,而是增添了新的内容。自7月份以后,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我省戏剧演出活动逐步恢复。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0年文化巡礼展文艺精品展演。本次展演于7月9日至7月15日在抚州等地举办。参演剧目13台,其中2020年度新创排剧目8台, 2019年创排上演优秀剧目3台,由上海引进的精品剧目2台,涵盖多种戏剧门类,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精彩纷呈,为观众带来一道道丰盛精美的文化大餐。二是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江西折子戏专场演出。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7个江西剧目于11月17日与18日在昆山市登台亮相,为全国戏曲观众带来一场“赣风鄱韵”盛宴。除此以外,2020年,我省还有一些反映脱贫攻坚、抗疫等题材的剧目及复排精品小戏上演。
这些作品中,有许多是2020年新上演戏剧剧目。这些剧目所涉剧种形态丰富,有戏曲、话剧及歌舞剧、音舞诗画剧、儿童剧等多种戏剧形式。内容题材也多种多样,既有记录时代故事,讴歌时代精神的脱贫攻坚、抗疫及好人好事题材的作品,也有反映井冈山及中央苏区时期宏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剧目,还有一批新编历史剧或复排传统剧目。这些作品在年内的成功上演,不仅提振了受到疫情影响的江西戏剧舞台,抚慰了身心受到震撼的戏剧观众,也成为特殊时期凝神聚力讲好江西故事、传播江西能量、繁荣江西文化的重要篇章。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持续推进,脱贫攻坚题材成为近几年戏剧创作的热点。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年初国内又遭受新冠疫情冲击,这些均在江西戏剧舞台上得到反映,其中采茶戏《抚河三道湾》《送郎歌》及话剧《108个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作品紧紧抓住脱贫攻坚题材创作的精神内核,但又能跳出同类题材剧惯用的叙事模式,不仅脱贫攻坚内容写出新意,而且将其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画面结合起来,直面农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为创作路径有新意,表现方式出奇彩,又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现实题材剧目。
《抚河三道湾》为南昌县采茶剧团出品的采茶大戏。由卢川编剧,李莎导演,周英担任舞美设计,11月20日晚在南昌县上演,获2020年度江西文化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此剧以精准扶贫工作为背景,但编剧没有用常见的扶贫剧模式来编构剧情,而是沉下身来,深入到农村脱贫工作实际,直面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并巧妙地将扶贫工作与新冠疫情串编起来,使情节出奇出新,跌宕起伏。剧叙驻村第一书记刘新民满怀信心来到抚河边的罗塘村开展脱贫帮扶,开展工作初见成效,却在考核中被村民徐田根全部打差。刘新民等深入调查后找到症结所在,她们帮助徐家女儿回家,让五保户老有所养,请在外创业的熊春旺回家乡建起扶贫车间。当熊春旺在武汉的服装厂因新冠疫情封城而无法按时交货时,在罗塘村扶贫车间加工的货物帮助他渡过难关。全剧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展现了社会生活常态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触及到与脱贫指数计算法及新冠疫情等有关的各种深层次或热点问题。矛盾冲突较为集中,节奏简洁明快。既有幽默风趣的情节,又有感人落泪的场景。唱腔以南昌采茶戏传统音乐为主,又夹杂时尚轻音乐元素。主演刘小燕(饰刘新民)、李明华(饰熊春旺)的唱腔婉转清越,情感充沛,颇具南昌采茶韵味;何明辉所扮演的“精明顽固”的农村老汉徐田根,表演活灵活现,富有谐趣。舞美既有大地的泥土芬芳和诗情画意,又有传统戏曲的古韵之美。
《送郎歌》(原名《兄弟》)系永新县采茶剧团创排的赣西采茶小戏,由吴谷编剧。此剧聚焦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但又脱离就扶贫写扶贫的单一叙事模式,而是另辟蹊径地将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与拥军结合起来编构剧情。讲述了冬生大学毕业后私自报名参军。指望儿子回乡帮忙打理食品厂的哆老倌,遂千方百计阻挠,并动员未来“女婿”春生的祖母——全国拥军模范“兵奶奶”去做冬生工作,“兵奶奶”反而劝老倌以国家为重。经过一番周折,后来问题终于得到解决,由春生留在老倌家帮其打理工厂,让冬生应征参军,以使脱贫与拥军两不误。构思颇为新颖精巧,以小见大地揭示了军强国才安、国安民才富的道理。获江西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奖,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
由江西文演集团出品,江西省话剧团、江西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话剧《108个赞》,由韩丹妮编剧,雷佳导演兼主演,是一出由“女人写、女人导”的扶贫剧,12月5日至6日晚在省话经典剧场上演。此剧同样把镜头对准扶贫干部中的巾帼英雄,反映她们扶贫路上的悲与欢、苦和甜。剧叙省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余雪晨等组成驻村工作队,来到翠屏村帮扶脱贫。起初工作并不顺利,甚至被村民讥讽为“林黛玉”。但余雪晨等没有气馁,她积极向两任村支书取经,与村民打成一片,带领他们发家致富。不久,村里修了公路,联了网,办起了东山羊养殖加工合作社,面貌一新。村民们对驻村工作队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为他们点赞,还满心欢喜送来烤羊腿……剧中对驻村干部的心路历程和村民们的所感所思及喜怒哀乐进行了细腻表现。尤其是雷佳所饰第一书记余雪晨给人印象深刻。面对扶贫路上层出不穷的困难和挫折,她坚韧顽强,永不服输,而又积极乐观,体现出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如初进村时山路崎岖陡峭,又大雨如注,小姑娘们嘟囔着说“我们什么都没有(用来挡雨)!”余雪晨却拿出脸盆撑在头顶逗趣说:“谁说的,我们还有盆。”此外,心直口快却情系乡土的老支书、刀子嘴豆腐心的王春花、有想法有行动的返乡大学生汤有霞、因残致贫却有好手艺的汤发发等村民形象也演绎得较为到位。
中国戏曲因其独特的美学内蕴和表现方式,擅长表现古典或传统题材故事。除了众多传统剧目在各地城乡舞台的上演,2020年江西戏剧舞台还有多部新编历史剧或改编复排传统剧目闪亮登场,其中大戏有赣剧《促织》、南昌采茶戏《南瓜记》、音舞诗画剧《琵琶行》,小戏或折子戏有在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演的旴河高腔《姜女送衣》、东河戏《抢伞》、宁河戏《宝莲灯·劈山救母》、抚州采茶戏《卖花线》、赣中花鼓戏《打鸟》、赣东采茶戏《小放牛》、袁河采茶戏《劝妻改嫁》,以及江西省赣剧院《定天山》,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送衣哭城》《送饭斩娥》,武宁采茶戏《游园惊梦》等。这些剧目大都能构建历史题材与当下社会之间的联系,诠释历史事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具有一定的时代新意。
江西省赣剧院创排的赣剧弋阳腔《促织》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此剧系2018—2019年江西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黄文锡编剧,涂玲慧导演,陈汝陶作曲。剧目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原著对地方官吏逢迎朝廷、巧立名目、搜刮民财,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等封建社会腐败和荒唐行径予以嘲讽批判,意在劝喻皇帝“一跬一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擅长编创古典题材的黄文锡,凭藉其深厚的编剧功底和艺术匠心,将家喻户晓的聊斋故事,通过立意升华、情节增删、人物改造及寓意深化等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剧中紧紧围绕贡虫这一中心事件,在原著基础上,对南乡里正成名与县令谭四郎这两个对手人物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深入开掘,展开征虫、催命、卜虫、失虫、投井、幻化、贡虫、得赏、复活等环环相扣的戏剧情节,嘲弄和批判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现实,对深受虫役之苦的底层人物寄予了深切同情,具有一定的人民性。此外剧中还深化小刚幻化变虫以解父亲困厄的行为所寄寓的孝道精神,增饰情节及情感冲突,浓墨重彩地抒写身为魂魄的小刚的悔恨与忧虑、思亲与怀乡,并对其为救父母、救乡亲而魂附蟋蟀,一路高歌猛进,即便“受尽折磨,浑身伤痕累累,依然忍辱负重执意而去”的感天动地的孝行进行了讴歌,富有现实教化意义。本剧的导演及舞蹈设计也有新意,太监叠罗汉、捉蟋蟀等片段较为出彩,音乐深具赣剧弋阳腔特色,表演富有朝气,适合戏曲进校园演出。
由南昌县采茶剧团复排上演的采茶大戏《南瓜记》系南昌市文化艺术中心2020年重点打造剧目。《南瓜记》是南昌采茶戏传统剧目“四大记”之一,取材于清代高安籍重臣朱轼的一段回乡轶闻。1959年,石凌鹤将其整理缩减成八场戏。此次复排版由王秀凡担纲总导演。与石凌鹤本相比,复排版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本着“传承经典、致敬经典”的用心,在情节内容及人物设置等方面与石凌鹤原著基本一致,只是将原著八场戏缩编成七场,并深化寓意。剧叙恶霸王寿廷见秀才丁文选之妻杜氏貌美,欲霸为妾。胡盐道遂献计令其伪造账本,逼文选卖妻抵债。当朝重臣朱轼返乡为母庆寿途经南昌,查知隐情,决意惩强除恶,即令店主刘老二公堂鸣冤,并修书南昌县令高志凌,责其秉公审理。高志凌不惧盐道、知府等施压,将王寿廷打入囚牢。朱母寿诞之日,丁文选夫妇送南瓜二个、清水一桶为礼,以示为官一清如水之意。这时细狗前来行刺朱轼,未遂被擒,与王寿廷当场被斩。复排版强化戏剧冲突,并将主题定位为“廉政自律,除暴安民”,又对南瓜寓意等进行了深化,突出了朱轼清正廉洁的人品及操守。二是时代背景及人物尊重历史、回归清朝。原著人物时代背景较为模糊,舞台演出服饰为明朝式样。复排版“回归清朝”,人物扮相及着装具有清朝时代特征。三是艺术表现形式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主人公老生朱轼唱段,既有朴实明快而又庄重热烈的南昌采茶戏唱腔特点,又透着一股冷峻沉着之气,与他廉洁刚正又幽默机智的为人非常匹配。丑脚刘老二的穿手花、矮子步、蹦步、伸头耸肩等表演滑稽谐趣,尤其是“酒楼察冤”中的表演,更是将一个好酒沾利、嘴甜脚勤而又本性善良、颇具正义感的小人物形象演绎得鲜活生动。舞美设计以写意为主、写实为辅,整体简洁素朴,充满乡土韵味。
由九江创排的音舞诗画剧《琵琶行》系据唐代诗人白居易谪贬江州的经历及其所创长诗《琵琶行》敷演而成。讲述了白居易谪贬江州期间,郁郁寡欢,常醉酒和寄情山水。后在浔阳江边偶遇自长安流落至此的琵琶女云娘,云娘叙起身世,并劝慰白居易。剧中运用音舞诗画等多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白居易从人生失意落魄至重新振作并为天下苍生不惮于前行的心路历程,展现其敢于直言的精神品格和心怀苍生的人生追求,是九江市继话剧《濂溪先生》以后,又一次挖掘地方名人文化、讲好九江故事的有益尝试。
除了大戏,2020年我省还上演有多部复排或改编小戏剧目。就题材内容而言,这些剧目大都以写情为主,或者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或者写母子情怀和孝道思想,有的剧目则揭露封建社会以强凌弱、司法不公的社会现实,在改编或复排时深化原著写“情”或“孝”或“廉”的意蕴,以体现时代特征。旴河高腔《姜女送衣》改编自广昌孟戏,讲述的是范杞良被官差抓去修长城,孟姜女历经千辛万苦,千里送寒衣的故事。改编本强化了孟姜女送衣的动机及其深厚的夫妻感情基础,并本着“固本创新”的原则,在保留旴河戏传统声腔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使孟姜女这一传统人物形象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和个性追求。复排剧目东河高腔《抢伞》源于南戏五大名剧之一的《拜月记》,说的是战乱期间,王瑞兰和蒋世隆于逃难途中偶然相逢,经过一番言语试探,成就一对旷世情缘的故事。宁河戏复排剧目《宝莲灯·劈山救母》聚焦人神之恋、母子情怀,讲述了民间耳熟能详的三圣母与凡人相爱、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抚州采茶戏复排剧目《卖花线》演绎了民间一对相互倾慕的青年男女以买卖为名私下相会,互吐心迹,最后私订终身的故事。赣中花鼓戏复排剧目《打鸟》描写青年猎人三毛箭南山打鸟时邂逅年轻女子毛姑娘,二人相互爱慕并成就良缘的故事。袁河采茶戏复排剧目《劝妻改嫁》本事源于传统名剧《南瓜记》,讲述了穷书生不忍妻子跟其受苦,劝妻改嫁,但其妻不愿改嫁,颂扬了贫困夫妻不离不弃、共赴美好生活的人间真情。赣东采茶戏《小放牛》讲述了一个正在放牛的牧童与路过的邻村小姑娘二人相见、对唱起舞、互表爱慕的故事。江西省赣剧院复排的《定天山》(黄文锡整理,刘安琪导演,陈汝陶作曲),系明清弋阳腔“江湖十八本”之一,衍薛仁贵征战辽东、“三箭定天山”的故事,由一批青年武生演员表演,既具有弋阳腔传统武戏的魅力,又充满着朝气和青春气息。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剧目《送衣哭城》系传统弋阳腔名剧的复排,讲述的也是孟姜女为夫千里送寒衣及哭倒长城的故事;而该团改编上演的弋阳腔《送饭斩娥》(涂玲慧导演,陈汝陶作曲),则是首次用传统弋阳腔上演青阳腔的传统名剧,充分发挥弋阳腔高亢激越的声腔特色,生动演绎窦娥的满腔怨愤。由武宁县出品的《游园惊梦》(邹莉莉导演)则首次用武宁采茶戏来演绎《牡丹亭》中的经典一折“游园惊梦”,也具有别样风味。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富矿”。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在江西既有深厚的传统,又有广阔的空间,历年来都有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剧目上演。2020年的江西戏剧舞台同样是“杜鹃红遍”,主要有话剧《支部建在连上》、舞剧《井冈·井冈》、音乐舞蹈史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木偶剧《红星照我去战斗》、采茶小戏《泣血红印》等。大都取材于井冈山或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历史事件,以微观的视角和诗意的开掘,描绘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现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在奏响英雄主义主旋律的同时,积极探寻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
由江西文演集团投排、省话剧团上演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其中的优秀之作,也是当代江西戏剧舞台上一部叙事宏阔、制作精良的革命历史题材精品力作。此剧由唐栋编剧,傅勇凡导演,取材于1927年9月文家市转兵到1928年4月井冈山朱毛会师这一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在讲述“三湾改编”“水口建党”等有关的党史军史故事时,创作者注重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来揭示人民军队能够凝心聚力、不断成功的秘诀。全剧没有教科书式解读,而是深入历史,以细节写精神,以微观展示宏观,紧紧围绕“党指挥枪、建设新型人民军队”这个主题来展开故事,刻画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组织建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伟大创造,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革命人物形象。为了表现毛泽东身兼政治家和军事家双重身份而又平易近人的形象,创作者从多个层面进行精雕细琢,写人写情,既有文家市会议、三湾改编、新党员入党仪式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或大义凛然的恢宏画面,也有与红军指挥员倾心交谈,为他们解决生活烦恼,去老乡家割稻子等真挚动人的细节展示,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党性修养、领袖才能与知兵爱兵、胸怀宽广的人格魅力。剧中还长景式细腻表现了普通战士刘安才从逃离队伍到反省和入党,直至英勇献身的故事,以小见大地描绘了千千万万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即便在余洒度、苏先骏、陈皓等后来脱离革命队伍的反面人物的塑造上,也避免“脸谱化”和“同质化”,力求写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差异性。是一部做到了还原历史及人物,以历史情怀感染观众,又具有较强宣传功能和教育意义的作品。舞美设计亦颇为精巧。由纵深、向上三层开拓延展的舞台空间,给人物提供了更多表现的可能,在三层斜拉平台的行军场面及所营造的深山密林场景更是精细呈现了壮烈恢宏的战地场景。
由北京舞蹈学院与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联袂创排的《井冈·井冈》是一部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舞剧。此剧摒弃了线性讲述井冈山斗争历史事件的叙事模式,而是将其情景化,并从数不胜数的井冈山红色素材中精心采撷了四个场景:一是红米饭南瓜汤的生产劳动场景,以体现红军战士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斗志;二是踊跃参军的场景,以表现革命斗争的残酷和军民的鱼水深情;三是小井红军医院场景,先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红军战士的爱恋与温情,后又画风突转,表现在敌人炮火与屠戮之下的惨烈与牺牲;四是送别红军的场景,通过“十送红军”等红色歌谣表现出苏区军民难舍难分的鱼水情怀。全剧意在把个人的生命轨迹融入到波澜壮阔的革命大历史背景之中,既表现历史的风云变幻,也凸显个人在历史中的选择与命运,立意深刻而独特。舞蹈及音乐是该舞剧的最大看点,全剧设置了群舞、独舞、双人舞、小群舞等表演,尤以群舞居多,有利于刻画革命先烈群体形像。音乐品质较好,《映山红》《十送红军》《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等辨识度较高的江西红色歌谣一再响起,但主要为编曲,缺少主题音乐及原创音乐。
由赣南师范大学创排的《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是一部大型革命历史题材音乐舞蹈史诗。全剧聚焦中国共产党从“定都瑞金”到“战略转移”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再现中国共产党在赣南苏区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永恒初心。剧中既有男人们在前线冲锋陷阵,妇女们在家打粮食、收粮食及辗转反侧思念红军阿哥的生动画面;也有表现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场景: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沙洲坝挖井取水,大娘捧着一瓢水激动地说:“这水真甜!共产党,大恩人啊!”整场演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等于一体,对回顾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光辉历史,颇具价值和意义。
由江西文演集团投排、省木偶剧团上演的大型原创木偶剧《红星照我去战斗》也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12月30日在江西省话剧团经典剧场举行首演。此剧取材于江西苏区红色故事,讲述了大龙、小龙兄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并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较量中茁壮成长的故事。剧中把木偶、舞美和特效有机结合起来,在演绎苏区儿女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的同时展示了传统木偶艺术特色,给观众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但也存在亮点不够突出等问题。
遂川县采茶剧团投排的采茶戏《泣血红印》是一部新创革命历史题材小戏,此剧取材于曾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遂川革命史料。讲述了曾保华一家三口牺牲生命保存苏维埃政府印章的感人故事,艺术还原了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为保卫革命政权与敌人英勇斗争的悲壮史事。
以当代真人真事、好人好事为题材,旨在道德教化、传递正能量的好人好事题材剧,是我省现代戏创作的一个重要类别。2020年的江西戏剧舞台也有旴河高腔《忠诚》与赣剧《养父》等好人好事题材的剧目。它们在表现形式上传承了古代戏曲教化剧“关乎风化”的道德教化传统,但在表现内容上又体现出当今时代人的思想特征和情感愿望。
由抚州市投排的旴河高腔现代戏《忠诚》取材于全国十大武警忠诚卫士、武警抚州支队一级警士长、通信修理技师李进明的先进事迹,是一部英模人物题材剧,由姜朝皋编剧,童薇薇导演,程烈清作曲。真人真事题材作品在情节编构和矛盾冲突设置,受原型的局限很大,给创作者留下的空间有限。为了写好这一人物,编导精心撷取李进明入伍及参加工作26年来的几个人生片段,如因支队有任务放弃考军校、婚后三天返回部队、患重病依然牵挂工作等,来表现主人公忠诚践行当代军人的价值观,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部队的忠诚和担当的精神风貌。全剧风格沉稳写实,不追求紧张激烈的外在矛盾冲突,而是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和刻画,对主人公数次人生抉择时的思想交锋、自我反省等,进行浓墨重彩的勾染。而他能够最终不被现实裹挟和外物所役,成为一个淡泊名利、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的武警英雄,也与其家庭环境有关。曾经是闽东革命苏区游击队员的祖父曾教导他“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不能只顾个人的得失,要胸怀全局,敢于担当”,成为他红色基因的初心、英雄情结的源头和成长道路的指路明灯。妻子的深明大义、理解支持则成为他坚定选择、勇往直前的精神依傍。男女主演汤义波与吴岚的演绎比较到位,为了表现夫妻二人的情感交流,剧中设置了大段的独唱和对唱,声腔音乐为古老的旴河高腔,或清亮或柔婉,具有感染力,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科技营造剧情环境,又融入舞剧、音乐剧元素,展示了传统剧种的现代魅力。
上饶县信河赣剧演艺有限公司投排的赣剧《养父》,系江西文化艺术基金2018—2019年度舞台艺术资助项目,舒康复等编剧,方彤彤导演,陈汝陶作曲。讲述杨火生夫妇含辛茹苦将在火车站拾到的弃婴欣欣抚养成人。后来弃婴生母寻到杨家,以愿意捐资帮助杨火生亲女治病为由,换取欣欣回到她身边。杨火生虑及母女血脉情深,便准允。可对方又以不愿因当年弃养行为而致母女不谐为由,希望杨火生告知众人,欣欣是被杨偷抱回家的。杨火生见对方苦苦哀求,最终同意。得知“真相”,欣欣对养父由爱转恨,遂回到生母身边。遭到养女及众人指责,杨火生苦痛忧思,双目失明。多年后,移居国外的欣欣生母病重,临终时告知女儿真相。欣欣闻知大恸,便回国寻父,与杨火生相拥恸哭。此剧本着阐发人伦孝道和弘扬真善美的旨意,通过杨火生收养弃婴,后又为爱放手,欣欣从误解养父,到知恩、感恩、报恩的转变,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热情讴歌了养父的善良宽厚、父爱如山的情怀及人格魅力,以及作为青年人的欣欣勇于自我救赎,揭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道理。全剧在保留赣剧传统声腔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交响乐等现代艺术元素,并通过“乌鸦”形象来串接及渲染剧情,人物表演富有激情和戏剧张力,舞台呈现具有一定的艺术可观性。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国内外肆虐。全国各地掀起疫情防控阻击战,各地戏剧工作者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创作了一大批抗疫题材的戏剧作品。我省也涌现出一批这类题材的戏剧歌曲,涵盖各地剧种,以清唱为主,用短小的篇幅,致敬抗疫英雄,讴歌时代精神,发出着特殊时期的戏曲之声。
其中不少戏歌被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优秀抗疫作品,或者被“学习强国”等收录,或是被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或报道,主要有:江西省赣剧院出品《战疫情·爱我壮丽山河》(徐明作词,陈汝陶作曲),江西省京剧团出品《誓把病毒一扫光》(姜朝皋作词,姚明作曲),抚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等出品《众志成城驱虎豹》(徐盛华作词,严高陵作曲),万年县文化馆出品的弋阳腔《劫后华夏再扬帆》(蒋国江作词,方亚雄、陈汝陶作曲),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出品《党旗飘扬万里晴空好河山》(刘贽鹣、黄青南作词,程烈清作曲),鄱阳县赣剧团出品《寒风中的蝴蝶兰》(作词蒋良善,董联应作曲),乐平市文化馆出品《无论生死解民悬》(蒋良善作词,余少鹏、彭建群作曲),婺源县徽剧传习所出品《天佑我中华》(梦梅作词,王昆仑作曲),瑞昌市采茶戏传习所出品《丰碑》(詹春林作词,范荣芳作曲),南昌县文化馆等出品《茶韵战“疫”》(徐明作词),高安市采茶剧团出品《他是一座山》(姜建新作词,沈鸽作曲),莲花县采茶剧团出品《大医苍生并蒂花》(贺东芳作词,刘根裕作曲),寻乌县采茶歌舞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出品《万众一心战“疫”必赢》等。这些戏曲作品大都以温暖有力的曲词、昂扬激越的旋律、催人泪下的画面,反映疫情肆虐时期党政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科学防疫的现实,赞美领导核心,讴歌抗疫英雄,抒写家国情怀,虽然篇幅比较短小,质量参差不齐,不少作品流于形式或者口号式宣嚷,但大都具有一定的鼓舞和激励人心作用。
此外,2020年江西还涌现出其它题材的戏剧歌舞作品。比如由江西省歌舞剧院上演的大型民俗风情交响音舞诗画《山那边里格水那边》。此剧由秦庚云作词。剧中以传统节日为节点,以四季为序,“表现来自祖地中原的、原乡在赣南的、汉族的一个民系——客家人的民俗风情画卷”(幕前语)。不仅演绎了土色土香、活色生香的客家生活场景,还能让观众聆听到赣南民歌与现代交响乐相互交织的新奇乐声,洋溢着中国气派、赣地特色和乡土风情,颇具创意。其文学风格,既有传统民歌的格式,并大胆使用客家话朗诵诗歌,又有新的内容,在贴近客家生活的同时又体现出编创者对作品诗意的理解。剧中融合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既有声乐套曲,又融入“剧”元素,并汲取清唱剧、歌舞剧、音乐剧的特点。
综观2020年的江西戏剧创作及演出情况,戏剧类型及题材内容多元多样,情节设置、艺术表现形式及人物演绎大都可圈可点;音乐及舞台呈现既有传统戏剧韵味,也有时代风尚或现代气息;有的作品制作精良,初具精品样貌;部分题材如扶贫题材的剧目的整体创作水平有了提升。但大多数作品在剧本质量、艺术表现方式及人物塑造、舞台呈现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革命历史或现实题材作品,题材及立意较好,视角也比较独特,但表现方式有所欠缺,或者人物悲或喜的分寸的把握不够,人物演绎不够动人,还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相关题材及人物,开掘出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问题,解贫纾困方式还可设计得更加合理。有的作品依然存在说教的痕迹,人物设置还可以更为合理自然,血肉丰满,多点人性和烟火味的温暖,使其更富于生活质感。高尔基认为,文学即人学。所谓“人学”,即文学作品要深度展示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作为文学大家族中一员的戏剧,同样要深度触摸剧中人物的思想灵魂和命运沉浮。有的歌舞剧与音舞诗画类作品的群舞过多,人物被场景淹没,导演手法及舞蹈设置还可以更加精巧和干净整洁;有的作品缺少主题音乐或原创音乐。新编历史剧或复排传统剧目中:有的新编历史剧加入了与全剧时代背景不太谐调的说教场景,或者舞蹈过于时尚现代;有的复排改编剧目经过缩减或改编后情节稍显简单,人物刻画浅尝辄止;有的作品剧种魅力体现不够;还有些剧目没有发挥好乐队的帮衬效果,或者音乐设计欠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2020年的戏剧创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