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四史”重要论述的历史优先原则

2021-12-06 04:11
江西社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四史优先马克思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等同于逻辑与历史的完全一致,而是内含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这就必然涉及逻辑与历史何者优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观点,批判蒲鲁东主义逻辑先于历史的形而上学错误,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论证了历史优先于逻辑的观点。习近平“四史”重要论述确证了马克思的历史优先原则,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应坚持历史优先原则,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我们既要从“四史”中汲取知识材料和价值养分,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具体的意识形态实践,也要从“四史”的群体宣传、社会传播和代际传承着手,致力于解决理论性与感染力的矛盾问题,寻求历史性突破。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论述,简称为“四史”重要论述。“四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立足于新的经济社会条件对历史问题进行的深刻思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观的集中体现。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既忠实于历史的本来面目,又善于把握历史规律,是科学的历史观。同时,“四史”重要论述又有着鲜明的问题指向,是针对当前党内外、国内外出现的新的政治动向、思想动向的权威回应,蕴含着有关历史认识与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其中,历史优先原则作为其特有的思维方法和评价准则,贯穿于“四史”重要论述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成为“四史”重要论述的内生逻辑和理论特色。

一、历史优先原则的理论依据

历史优先是马克思在逻辑与历史关系问题上的真实意思。学界一般认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劳动范畴的分析就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的典型运用。不仅如此,也有学者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理论就是建立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之上的,社会历史从哪里开始,理论逻辑就从哪里开始。由此,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就成为考量理论建构是否具有科学性、理论分析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求的基本准则。事实上,马克思确实对逻辑与历史的关系有过深入的探讨,但马克思从未有过“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直接表述。

第一,马克思论及逻辑与历史的关系问题,源于对黑格尔的历史观的批判。在西方思想史上,黑格尔最早论证逻辑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他在《历史哲学》开篇就提出:“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的‘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个合理过程。”[1](P47)黑格尔认为,理性是观察历史的根本方法,只有通过哲学的、理性的审视才能认识历史的本质。在《小逻辑》中,他提出:“在哲学历史上所表述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也同样是在哲学本身里所表述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不过在哲学本身里,它是摆脱了那历史的外在性或偶然性,而纯粹从思维的本质去发挥思维进展的逻辑过程罢了。”[2](P55)这里的“思维进展”是指思维的运动与发展。黑格尔揭示了思维运动与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哲学史和哲学本身都是思维运动的过程,不同的是,只有在哲学本身里,思维运动才摆脱了历史的外在性和偶然性,成为一种纯粹的运动,一种能够揭示思维本质的、概念推演的逻辑过程。并且,黑格尔进一步论证,“哲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必须与逻辑哲学的发展相一致”[3](P331),这就意味着,哲学的历史进程必须与“思维进展”相一致,必须与逻辑的进程相一致。哲学、逻辑、哲学史,都应该是一种纯思维的运动。这种纯思维的运动,就是绝对理念。由此出发,黑格尔层层展开论证。作为宇宙万物的始基,绝对理念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历经逻辑阶段、自然阶段、精神阶段共三个发展阶段。在逻辑思维领域,它以纯概念的运动,建构了一个纯粹本质的世界;然后进入自然领域,外化为自然万物,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建构自然界;接着进入人类精神领域,最终以绝对理念回复到自身,再开始新一轮的运动,如此反复,整个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精神领域,都处于绝对观念的不断运动中。由此,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依次构筑了他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建构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体系,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成为这一唯心主义体系的理论逻辑。这里,黑格尔特别强调的是思维、逻辑对哲学及哲学史的决定作用,因为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甚至把世界历史看作哲学史——“哲学史与逻辑相一致”也就是“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观点。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的“绝对方法”的批判中论及这一问题的:“在黑格尔看来,形而上学,整个哲学,是概括在方法里面的。”[4](P217)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将理性绝对化,作为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一种绝对的、唯一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这是理性企图在每一个事物中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意向”[4](P220)。这就必然导致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黑格尔认为,世界上过去发生的一切和现在还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他自己的思维发生的一切。因此,历史的哲学仅仅是哲学的历史,即他自己的哲学的历史。”[4](P221)黑格尔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从而思维决定世界和世界历史。马克思批判了这一观点,认为黑格尔把世界历史看作哲学的历史,乃是一种幻觉。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那里,“没有‘与时间次序相一致的历史’,只有‘观念在理性中的顺序’”[4](P221)。这里,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错误在于,不是要求历史与“时间的次序相一致”,依照历史的本来进程来认识历史;而是要求历史与理性的顺序、观念的顺序相一致。“他以为他是在通过思想的运动建设世界;其实,他只是根据绝对方法把所有人头脑中的思想加以系统的改组和排列而已。”[4](P221)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历史与逻辑相一致”作为一种绝对的方法,试图通过概念的运动、范畴的推演,在哲学中建设世界,但黑格尔能够做到的仅仅是对思想史上的所有思想进行重组而已:“黑格尔陷入幻觉,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其实,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绝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5](P701)马克思认为,理性抽象只是认识客观历史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有助于把握历史的本质,但具体的、实在的客观世界绝不是思维的产物。黑格尔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观点出发,把客观实在理解为思维运动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第三,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马克思提出历史优先于逻辑的观点。马克思以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考察对象,以经济范畴的逻辑次序问题作为切入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与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进程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地租、信用、资本等经济范畴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哪怕是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也“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在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5](P705)。这就意味着,经济范畴是历史的,研究经济范畴要从社会历史条件出发,考虑历史条件的适用性;但经济范畴又是发展的,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应按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把握。这是因为,“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是在头脑中,主体——这里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定的”[5](P706)。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表现,而作为其主体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既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接着,马克思进一步论证了经济范畴的逻辑次序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在经济范畴的历史发展中有两种次序,第一种是它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顺序,属于自然秩序;第二种是观念上的次序。这两种次序都不能决定经济范畴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排列顺序,“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顺序来排列是不行的,错误的。它们的次序倒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同表现出来的它们的自然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的次序恰好相反”[5](P708)。按照自然次序或观念上的次序来安排经济范畴的逻辑次序就会犯机械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的逻辑次序取决于它们在现实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还取决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问题不在于各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社会形式的相继更替的序列中在历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更不在于它们在‘观念上’(在关于历史运动的一个模糊的表象中)的顺序。而在于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结构。”[5](P708)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当时的最高阶段,其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复杂而多样,因而“范畴表现这个一定社会即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5](P706)。马克思认为,只有从变化了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从现实出发,按照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展开研究,这样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这里,马克思强调的是,理论逻辑要与社会历史进程相一致,逻辑由历史决定。

第四,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错误时,重点批判了蒲鲁东逻辑先于历史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永恒不变的经济范畴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说成是永恒不变的,“没有说明产生这些关系的历史运动”[4](P218),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和暂时性。而蒲鲁东直接采用资产阶级学者的现成的经济范畴,“由于蒲鲁东先生把这些关系看成原理、范畴和抽象的思想,所以他只要把这些思想(它们在每一篇政治经济学论文末尾已经按字母表排好)编一下次序就行了”[4](P222)。马克思认为,由于蒲鲁东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社会历史性,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现象,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是从社会历史出发,而是从思想出发,把生产关系看作抽象的经济原理和经济范畴,然后按照思想的逻辑次序编排而成的,从根本上遵循的是逻辑优先于历史的原则。马克思批判蒲鲁东颠倒了逻辑与历史的关系,并进一步表明历史优先于逻辑的观点,“真正的哲学家蒲鲁东先生把事物颠倒了,他认为现实关系只是一些原理和范畴的化身”[4](P222)。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经济原理、观念和范畴之间的关系:“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即其抽象。”[4](P222)马克思指出,原理、观念和范畴是人们按照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社会关系创造出来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生产方式)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4](P222)。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原理、观念和范畴是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它们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逻辑应与历史一致,历史的发展决定观念、范畴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蒲鲁东以逻辑优先于历史的原则,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创建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必然是形而上学的。

由此可见,无论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批判,马克思都表明了历史先于逻辑的观点。“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能体现马克思在逻辑与历史关系问题上的真实意思。这是因为,就其确切意义而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等同于逻辑与历史的完全一致,而是指逻辑与历史的有机统一,内含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这就必然涉及逻辑与历史何者优先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留置与放任,必然会导致思想上的混乱和理论上的分歧。也正缘于此,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出现以来,就从未停止过争论,这在一定意义上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特质有关,但就其根本而言,是由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一表述未能精准反映马克思的观点,导致语义的两可和理论的含糊。

二、“四史”重要论述对历史优先原则的确证

在逻辑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四史”重要论述坚持以历史作为逻辑的起点和依据,突出强调历史优先,这既是对马克思历史优先原则的有力确证,是回到马克思、在马克思的话语中思考马克思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秉持的尊重马克思、还原马克思的求真态度。总体而言,习近平“四史”重要论述主要从理论内涵与逻辑建构两方面确证了历史优先原则。

(一)在理论内涵上突出强调历史优先

在理论阐释中,“四史”重要论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理论的科学性确证了历史优先原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四史”重要论述坚持唯物的观点,主张从历史事实出发。关于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的认识问题,在“四史”重要论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在政治领域,这一问题始终横亘于中日两国之间,是影响两国关系的根本性问题。在社会领域,在时代演进和社会变迁的历次关键节点上,这一问题总是被提起,不断被放大,成为影响中国人民情感和青年认知的重大时代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尊重历史事实,是“四史”重要论述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正视历史灾难,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四史”重要论述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双面性,“无论历史的美好,还是历史的灾难,都需要真实”[6],并且指出,“那些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那些血雨腥风的战争场面,那些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那些在战争中不幸死亡的几千万无辜生灵,都铭记在人类的史册上”[7]。“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8]亦即是说,历史有美好,也有灾难;有喜剧,也有悲剧。真实的历史并不都是美好的,只有正视灾难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只有承认悲剧,汲取悲剧的教训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二是驱历史之魅,反对一切掩盖历史真实性的做法。“四史”重要论述批评否认历史的做法,指出否认历史言行的本质:“一切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战争历史责任的言行,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不论讲得如何冠冕堂皇,都是自欺欺人的。”[7]在历史问题上,任何人不应基于任何主观意图进行歪曲或篡改,任何抹杀历史、粉饰历史的做法,实质都是掩盖历史的真实性。“否认侵略历史,是对历史的嘲弄,是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7]这就揭示了否认历史的后果,否认历史者的做法是低劣的,其结果是否定自身。“要擦清历史的镜子,抹去灰尘。”[6]对于历史的不明之处、争议之处,应本着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科学考查,追根溯源,探明真相。三是牢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9]“四史”重要论述表明了对待历史的态度,就是要牢记历史,“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10]。这就意味着牢记历史的前提是要有科学判断,只有通过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才能抓住历史的主流,明确历史方向。

第二,“四史”重要论述坚持辩证的观点,主张把握历史规律。“四史”重要论述揭示了历史的整体性和规律性,主张要系统地把握历史规律,用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把握历史规律的现实意义。“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11],有助于认清时代走向,规避风险,防止重蹈覆辙,“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12]。把握历史规律,有助于抓住历史机遇,“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13]。把握历史规律,还有助于树立历史眼光,“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14]。二是把握规律的基本方法。“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15]这就将“四史”置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揭示了我国历史的整体性,“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16]。不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人类历史也同样具有规律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17]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要把握中国历史规律,还应该把握世界历史和人类历史规律。

第三,“四史”重要论述坚持实践的观点,主张加强历史学习。“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18]“四史”重要论述提出了与历史对话、汇聚历史智慧的时代命题,“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19]。并且,将加强历史学习提升到全局高度,主张面向全体人民,“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20],多管齐下,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这就确立了新时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历史风尚和历史向度。它是一种风尚,在于它并非停止于回归历史、回到历史过程本身,而是以现实问题追问历史,以历史经验审视当下。“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17]它是一种向度,在于它并不局限于历史学的学科疆界,也不局限于一切有关历史的活动中,而是营造一种历史文化,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塑造人,培育人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20]。“四史”重要论述突出强调历史优先,将历史优先原则引为新时代全党和全社会学习与教育的基本准则。

(二)在逻辑建构上遵循历史优先原则

“四史”重要论述突出强调历史优先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逻辑方法的重要性。它是以承认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为前提的,遵循的是历史优先原则,进而建构严密的逻辑体系,其逻辑的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四史”在逻辑上是一部大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四史”共同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是“四史”共同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是“四史”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是“四史”的共同主体,是推动“四史”进程的决定性力量,是“四史”的创造者。在统一的大历史视域下,“四史”总体上构建了一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指导的,中国人民探寻革命道路、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壮阔历史图景,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富有革命精神和科学理想、富有世界影响和时代意义的新篇章。

第二,“四史”从三个侧面诠释了大历史的总特征。首先,“四史”是一部斗争的历史。“四史”是我党不断试错、不断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路线做斗争、追寻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思想斗争史,也是我党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他各种反华势力、反共势力、反社会主义势力做斗争的政治斗争史,还是我党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同各种反动武装较量、开辟革命道路的军事斗争史。其次,“四史”是一部走向胜利的历史。“四史”中有挫折,有失败,甚至有过暂时的倒退,但我党最终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再次,“四史”是一部团结的历史。从国共两党的两次历史性合作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中苏合作到抗美援朝战争的中朝友谊,再到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四史”充分体现了我党善于团结、开放包容的宽广政治胸怀和远大政治视野。

第三,“四史”之间有机联系,彼此之间互为佐证。首先,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共同验证了我党是唯一能够承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领导使命的政党,从三个历史维度佐证了我党的执政合法性,检验了我党的执政能力。其次,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共同验证了改革开放这一道路的正确性。这一道路符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根本要求,将市场经济手段与计划经济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主义的自我革命、自我完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历经“左”与右、冒进与保守的痛苦探索做出的正确抉择,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兼具勇气与智慧的伟大创举。再次,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共同佐证了新中国破旧立新、从无到有、从建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新时代和平崛起的艰难而光辉的历程,从而共同预示了新中国必将不断壮大的远大前景。又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共同佐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为世界各国共产党和世界共产主义提供了成功范本。

第四,“四史”重要论述尽管突出强调历史优先,但同时又是以逻辑来认识和把握历史的,这一逻辑就是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四史”重要论述实现了理论层次的提升,体现出两个理论特性。一是鲜明的政治性。正如历史唯物主义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属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四史”重要论述也明确了自身的政治立场,即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这就使得它与一般的政治理论相区别,成为新时代回应一切历史质疑、历史狡辩的理论武器。二是高度的科学性。它主张从历史事实出发,但并不停留于碎片化的历史拼接,也不止于历史事实的陈述,而是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从“四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中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新中国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这就使得它与一般的史学理论相区别,成为新时代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实践指针。总而言之,“四史”重要论述从历史出发,坚持历史优先原则,实现了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逻辑的统一,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新时代历史优先原则的践行路径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历史优先原则经由“四史”重要论述的深化与提升,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为解决新时代的思想意识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践行历史优先原则,应重点从三方面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一)以历史优先原则开展意识形态批判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进而催动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瞬息万变。在这种以快、变、新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在某些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政治行为推动之下,批判历史、否定传统在无知无觉中成为一股社会暗流,历史优先原则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历史优先原则突出强调历史的客观性,从根本上消解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基础。从理论渊源上,历史虚无主义源起于西方,是在西方历史学与哲学交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历史哲学理论。与主张对历史展开实证研究的历史经验主义相对,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历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倾向,它沿着人本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方向前行。早期西方历史研究,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主张以哲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将历史视为某种合目的性的运动,由此开启了客观历史主义的先河,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学者的质疑。海德格尔认为,早期的历史哲学片面强调历史的客观性,无视了人的存在,“历史(Geschichte)是生存着的此在所特有的发生在时间中的演历”[21](P429)。他指出,历史是人的历史,是人的“此在”在时间中的演历,这就强化了历史的主观性维度,为存在主义和现代解释学历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后,萨特将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历史主义进一步推进,提出了存在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的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存在即虚无。伽达默尔则从解释学的角度批判黑格尔的历史观,认为黑格尔的目的论意味着历史将走向终结,而历史则是不断发展的“效果历史”,是文本作者与读者视界融合的过程:“理解(Verstehen)从来不是一种对于某个被给定‘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Wirkungsge schichte),这就是说,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22](P535)这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由此,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诸多流派从各自的学术角度,在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各领域展开了对历史客观主义的批判,促成了历史主义的现代转向,共同汇聚成一种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矫正绝对客观主义偏颇的同时,却将相对主义与主观主义发展到了极致。施特劳斯认为:“历史主义的顶峰就是虚无主义。”[23](P19)可见,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领域经过长时期的学术争鸣,有一定的学术根基,而历史优先原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强调尊重历史客观性,这就从根本上解构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基础。

其次,历史优先原则突出强调历史的真实性,有效遏止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异变。就其本质而言,当代中国兴起的历史虚无主义与西方哲学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并不完全等同。这是因为,当代中国兴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无端质疑,与新历史主义在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之间的审慎探索和严谨推敲的学术作风迥然不同,因而它已经不能算是一种学术理论,充其量仅能视为一种社会文化。这种社会文化,是新历史主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经由东西方各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剪裁、各种大众话语的演绎,在形形色色的裹挟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变种。作为社会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众声喧哗中已经褪去了执着于历史追问的哲学外衣,文化视域日趋庸俗化,理论品级不断降低,成为一种肆意言说、极具煽动力和蛊惑力的大众文化。在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中,一切历史的、传统的东西仿佛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怀疑意味着深刻,反叛成为潮流。这种论调与转型时期我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及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引发的负面情绪暗相交汇,导致其文化异变之势持续加快,使得各种质疑历史、否定历史的逆历史主义或反历史主义的言论、理论及政治丑行大行其道。在一些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这种已经发生异变的文化思潮极有可能沦为政治工具。历史优先原则在社会文化领域高扬尊重历史真实性的旗帜,是应对一切历史虚无主义挑战的有力武器。

(二)以历史优先原则推进意识形态创新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指导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实践中、在与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展现了其开放的理论品格。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其意识形态创新的时代条件、社会基础日臻完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又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四史”重要论述对历史优先原则的确证,则进一步明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创新与发展的方向,即从“四史”出发,从“四史”中汲取知识材料和价值养分,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叙述,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表达。

首先,以“四史”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叙述。“四史”沿着四个维度记录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一是记录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演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的思想历程;二是记录了从党的意识形态、阶级意识形态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历程;三是记录了从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建设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四是记录了从引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到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文化历程。这就在四个维度上廓清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源”与“流”的历史脉络,提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的史学依据。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特色”是指中国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开辟了新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是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史”重要论述,是对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知识叙述的丰富与发展。

其次,以“四史”呼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表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这既是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斗号角,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价值追求上的国际取向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开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了追求无产阶级解放及全人类解放的价值体系,彰显了崇高的价值取向。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下,这种价值取向需要进一步明晰,才更具有引领力。在这一意义上,“四史”呼应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表达,并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一方面,“四史”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人类价值取向。“四史”既肯定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中国的引领和帮助,也再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世界性贡献。而且,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价值取向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四史”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价值取向。“四史”追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民族性目标做了历史性阐释,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此激发人民的民族信念,“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24]。这就充分表明,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只有在追寻国家利益和民族价值的奋斗中,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世界利益和全人类价值。由此,“四史”阐释了全人类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上是与马克思主义高度一致的,即以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目标。在此前提下,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致力于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以历史优先原则指导意识形态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历史优先原则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并且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实践提出了新要求,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开启了新思路。

第一,在历史优先原则指导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应重视历史经验。革命与战争年代,我党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显著,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重视一线宣传。我党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和文化宣传工作,即使是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部、政治委员、文艺宣传队等政宣、文宣人员也始终恪尽职守,在稳定军心、鼓舞革命斗志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宣传主题务实。革命战争年代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宣传工作是为战争与革命服务的,几乎所有思想问题、政治问题皆是在对战争形势和革命道路的坚守与动摇、争鸣与思考中产生的,由于问题的出现有着客观必然性,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就有着现实迫切性。三是宣传方法得当。我党的理论工作者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来源于实践、发展于实践、最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宣传工作思路,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

第二,在历史优先原则指导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应审视当下。和平与建设时期,我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出现了一些工作与实效脱节的问题。与自上而下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在机构设置、理论建设、人员培育等方面的巨大投入相比,宣传工作取得的实效性却相对不足。这是因为,新中国建立后,我党取得了执政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铺开,党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宣传工作日益体系化,一些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却未坚持下来。一是机关作风逐渐形成。以往战争年代活跃于战前、穿行于革命队伍中的三五成行的宣传小分队,被专职专能的专业机构取代,从而以一体化的国家宣传体系的运作,取代了以往战争时期自下而上、短小灵活、深入前线、高度自主的宣传工作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面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中的政治口径的一致性和宣传尺度的适当性,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鼓动力和文化战斗力。二是形式主义文风逐渐形成。以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新鲜活泼、文化样貌略显粗糙的文艺小剧目、政治小册子,现今被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专业作品所取代,其概念、范畴、观点等思维材料的展开,成就了严密无疏漏的逻辑论证,但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异常空疏。尽管不能武断地认为:所有专业的即是高大上的,因而是枯燥的、乏味的;所有非专业的即是形而下的,因而是富有趣味的、富有生活内涵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党理论宣传对受众的影响力不足,入脑、入心、入髓的目标尚未实现,这在客观上不仅关系着人民的信仰和社会的稳定等重大问题,还关系到执政党的凝聚力和领导力等根本性问题。

第三,在历史优先原则指导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应强化历史导向,寻求历史性突破。“四史”重要论述恰当地解决了意识形态工作中理论专业性与政治感染力的矛盾问题,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

首先,强化历史导向,应总结历史经验,弘扬优良传统。一要改进机关作风。组建小而精的宣传队伍,便于多批次、高频率、广范围地开展工作;提倡到群众中去,到城市、乡村的生产和生活场所中去,开展现场宣传。二要改进宣传方式。以“四史”为重点,开展群体宣传;讲好“四史”故事,激发群体共鸣。第一步,进行群体细分。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民众的认知起点大幅度提高,同时又呈现群体差异性,这就使得意识形态宣传前的群体细分十分必要。具体而言,就是依据受众的地域分布、年龄、文化层次等因素进行群体识别。第二步,开展针对性宣传。针对群体特点,选择“四史”主题。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力求历史叙述生动、具体,以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起伏增添宣传的情节性和趣味性,提升宣传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其次,强化历史导向,应致力于推动“四史”的横向传播与代际传承。一是要推进“四史”的社会传播。整肃文化风气,严格筛查“雷剧”“神剧”,推出革命热剧、战争正剧;塑造红色偶像,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从颜值崇拜及私生活的猎奇引导到对红色偶像的信仰崇拜上来;开发红色舞蹈、歌谣,使之介入街舞、广场舞等休闲文化;利用移动互联媒介和新一代视频直播媒介,在微博、微信、B站、抖音短视频、网络直播间,发起“四史”议题,占据顶级流量。二是要推进“四史”的学校教育。使“四史”教育在与政治教育比肩而行、融合发展中,保持其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为此,应探索大中小学“四史”教育一体化路径;加强高校历史院系建设,培养历史学人才;提高“四史”学术热度,壮大“四史”教育队伍。

总之,历史优先原则是对新时代思想意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做出的顶层设计,具有全方位的指导意义。历史优先原则不仅应该纳入学术界的视野,还应纳入思想文化界的视野;它不应仅是一种研究方法,还应成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意识形态理念,进而成为一种主导社会、引领社会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四史优先马克思
马克思像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四史”教育——我们这样组织少先队活动
“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八月备忘录
八月备忘录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