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姣
(甘肃省高台县水务局六坝水管所,甘肃高台734300)
农田水利灌溉在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并积极强化水利灌溉管理,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是实施水利灌溉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农田中通过水源供给,能够确保农业具有较高的产出。另外,管理的有效实施,使水利灌溉在实施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能够将水土资源进行有效配置[1]。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区域水土资源,资源在配置以及协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实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可有效解决缺水问题,尤其是对水利纠纷等问题起到缓解性作用。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方法较为落后,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突显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虽然一些组织及时优化调整了传统管理模式,但由于资本限制、管理理念等因素影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不能顺应时代发展步伐,不能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有效的结合,造成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十分不统一,同时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工作缺乏严格分工,并存在漏洞等问题。管理部门不能进行科学管理,造成管理能力低下[1]。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现象十分普遍。除此之外,一些部门在制定水价时,没有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同时也没有从农民经济情况等方面考虑,不能在根本上认知到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导致管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造成不利影响愈发严重。
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对于农民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少之又少,只能依赖传统经验从事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为目的,对先进生产技术缺乏了解[2]。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并没有进行培训教育,缺乏引导,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投入资金有限,导致不能大范围普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部分年份较长的设施没有进行定期维护,造成实际应用功能较低,同时利用效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另外,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管理效率。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时代发展要求[3]。农田水利灌溉要真正得到有效发展,作为管理部门应对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选取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才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地区的不同,制定出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政策也应不同。如河套灌区渠系十分庞大,应将现代灌区管理模式利用其中,确保用水效率的提升。
积极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管理部门应了解农田水利灌溉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到实地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科学、合理规划。根据农田水利实际情况,制定出良好的农田水利灌溉实施方案,进而给农村居民提供一定的便利,并为农户学习灌溉技术提供帮助[1]。另外,管理部门应对农民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给予农民一定的引导,使之拥有节水意识和水利灌溉管理意识。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讲,农民是主体。但受一些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缺乏一定的了解。要提升农民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参与度,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技术方法。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技术讲座,确保农民对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应用具有科学认识,同时还能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只有了解农业生产作用,增强管理意识,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除此之外,应给予农民一定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认知,并积极融入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推进管理工作的发展。
水利部门应与政府进行有效的沟通,深化农田水利的重要作用,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应了解水利灌溉设施发挥的作用,并给予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一定的维护。另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应与节水技术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例如基本设施资金和设备维修资金等。
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能够推进农业水利灌溉管理水平。作为相关部门,应将技术层面进行优化,并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应进行作物预测灌溉,利用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分析作物生长情况,还能分析当地气候水文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照作物生长趋势给予供水,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运行管理的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并发挥着积极作用。要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机制进行有效调整,定期培训农民管理知识,激发劳动热情,不仅能够提高农业工程灌溉管理效率,还能推进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