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春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天太供销社,吉林 龙潭 132021)
(续上期)
2003 年养蜂经历了很多事情,可谓是丰富了人生。在龙潭区养蜂协会上相识的永吉县蜂友胡德瑞,“五一”节来电话让我帮他落实采椴树蜜的场地。我告诉他5 月中旬椴树现蕾时过来考察一下,对道路、环境、蜜源等有所了解后再做决定,他也赞同我的提议,计划在花期前先来一趟。
胡师傅60 岁出头,性情温和谦虚,有涵养有文化,是白山水电站退休职工。退休后在县城口前镇街上开了家土特产杂货店。养蜂会议结束因顺路,我曾到过他店里一趟,受到热情接待,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他在电厂工作期间认识一些白山当地的蜂友,开店以后蜂友就把蜂蜜运来让他代售。电厂家属区就在县城,老胡以前的同事很多,他们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购买力,又讲究养生保健,所以他卖的蜂蜜很受欢迎,成了店里的主打商品。为了更好地招揽顾客和增加说服力,树立鲜明的店铺形象与特色,于是办起了自己的蜂场。
老胡有个23 岁大学刚毕业的儿子胡群安,长得眉清目秀,温文尔雅,有一种果敢坚韧的个性。开春时小胡孤身下江南,在安徽芜湖购买了一个蜂场,并连同养蜂的30 多岁的小马夫妇一起雇佣过来,带着蜂场一路飞驰北上吉林,将蜂场安放在县城外一户农家院子里。
5 月25 日那天,小胡开着一辆崭新的五菱之光面包车拉着老胡来到五道沟,我带他俩进山考察蜜源,看到漫山遍野白花花的椴树花蕾,赞不绝口、满怀信心,当即决定要来此地放蜂。我马上带他们到准备落场的位置——山里蜂友李开胜的住处。李师傅走南闯北,饱经沧桑,阅人无数,自然是热情接待,热烈欢迎。后来经过研究,决定在李师傅的场地附近落场。
老胡看到五道沟树种繁多、蜜源丰富,就想尽早将蜂场转运过来。6 月3 日老胡来电话说,晚上要运蜂进山让我帮着卸车。前两天下了场淅淅沥沥的中雨,山路泥泞,我担心汽车抛锚,就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他。他来意坚定,并说一切都准备就绪,由儿子小胡带路,凌晨左右就能到达。
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所以,诚信是朋友交往中最重要的。三更半夜,我和哥哥程永贵还有徒弟肖飞就来到街道上等候小胡的到来。夜晚无风,天河横亘,星斗灿烂,空气中氤氲着椴树花蕾的幽香,薄露落在身上透着寒凉。大约等了一袋烟的工夫,从下沟射来一晃一晃的汽车灯光,小胡开着面包车走在前面,后边紧跟着一辆车厢挺长带高栏的运蜂车。到了近前,我们3 人坐上小胡的车一同朝山里进发。距离目的地还有1 km 的地方路面返浆透水(这在东北春季土地解冻时常有),又加上刚下过雨便形成水坑,面包车小巧灵便,贴着道边顺利行驶过去,在前边停下等运蜂车过来。司机加油提速准备冲过去,结果后轮陷在坑里不能自拔,车轱辘沾满泥浆失去摩擦力,司机加油后轮胎原地打转将泥浆甩出10 m 远,把道边的玉米苗都拍倒了,车上蜂箱里的蜜蜂急得嗡嗡直响。驾驶室跳下来养蜂的夫妻俩,叽叽喳喳地说着安徽方言。我们3 人都听不懂在说啥。后来,所有人全围上来用力推车也是徒劳无功。司机下车绕着车身瞅了一圈说,得找车帮着拽才行。我说半夜三更上哪里找车,即便找来救援的车也要等到天亮才行,到时候恐怕蜂群早被闷死。养蜂的夫妻俩更是急得跳起来,他俩跟小胡交流一会后,小胡走来跟我说:“程哥,咱们不能眼瞅着将蜂群闷死,你看道边是玉米地,咱们就把蜂箱卸到地里,暂时借用,损坏的青苗按价赔偿,你看行不行?明天一早咱俩到庄稼地主人家去说明情况,我想他们也能理解这种事情。”“也只能这样了。”我说。于是开始卸车,就在玉米地里摆上蜂箱,搭起帐篷。人多干活快,卸完车大家帮着一推,运蜂车就摆脱泥潭掉头返回了。此时此刻,大家已经累得疲惫不堪。
蜂箱落场安顿好之后打开巢门,蜜蜂如决堤之水般涌到前面箱壁上,挂起一层黑乎乎的蜂帘。帐篷搭在靠道边的地头上,养蜂的夫妻俩把帐篷内收拾妥当后就休息。小胡开车跟我们回家去休息。
清早,我带着小胡来到高鸿雁家。老高50 多岁,以前当过电工,他正要到旁边的磨坊去加工粮食。我跟他说明昨晚蜂车打坞占用他家玉米地放蜂的事,他爽快地说:“蜂王兄弟没事,只管安心地放蜂就行,至于损坏的庄稼好说,他们在山上放牛有时没看住,被牛啃吃的青苗按1 元/棵的价格赔偿,咱们也按照这个规矩办。失小头保大头,只要蜜蜂安全比啥都强,眼瞅着要来椴树蜜了,不能白养活它一年呐。”“理解万岁!谢谢高大哥,你真是个善解人意、明白事理的人,说到我们心坎里了,等有空我请你喝酒!”我说道。小胡更是感激不尽,并许诺等采了新蜜一定让他尝尝鲜。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胡驾驶面包车往来穿梭,每隔二三天过来一趟给蜂场提供给养,晚上也不在这里留宿。有一天上午,养蜂的小马呼哧气喘地过来找我,脸上带着愤怒生气的表情,说是庄稼地的主人在蜂场旁边打除草剂,对蜜蜂造成伤害,与夫妻俩发生争执,让我前去解决,我骑着摩托车带他来到蜂场,看到老高的儿子小波背着个蓝色喷雾器在周围的玉米地里打农药。我走到他跟前说:“小波贤侄,跟你商量点事,蜜蜂最怕农药,你喷的虽说是除草剂,但对蜜蜂也会造成伤害,假如不打药又担心地里长草耽搁庄稼,我看离蜂场近的那几条垄你就别打药了,回头我让他们夫妻赶在早晚的时候锄锄铲铲,你看好不好?”小波听我这么一说,脸色由阴转晴。说:“程叔,我本来也担心药着蜜蜂,也没敢靠近蜂场喷药。只是我一到这里,两口子就横拦竖挡地跟我吵吵起来,还说:‘药死蜂子由我赔偿。’我来气就跟他们吵起来。”“小波,他们也是给人打工,蜂场出现问题要担责任,你也别见怪。回头让他们铲铲得了。”听我说完,小波心平气和地走了,一场纠纷圆满化解。当然,小马也没耽搁锄禾,玉米地里连一根杂草也没长,庄稼长势良好。
随着接触次数增多,我发现小马夫妇有许多优点,生活习惯与当地人也不同。他们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蜂群和蜂场视为己出,毫无私心二意。蜂场过来之后就不再喂糖,外界蜜源充足。他们就开始生产蜂王浆,每天30 多个浆框从早上一直干到中午。小马有喝茶的习惯,却不抽烟、不喝酒、不喝生水、不吃生的蔬菜。看到东北人吃饭大葱蘸酱都感到新鲜惊讶。小胡也帮着他们打点零工,他拉来一台小冰柜放在我家里,采完的蜂王浆立刻送来冷冻储存。看到蜂场活忙,晚上就住在我家。小胡还非常讲究,听我讲了凤凰泉和安装自来水的故事后天天从我家里装自来水给小马泡茶饮用。小马听说我也喜欢喝茶,送给我一包从安徽老家带来的毛尖绿茶。
2003 年椴树蜜属于平年偏丰的年景,老胡父子是头一年办场养蜂,幸运的是请了2 位好的养蜂师傅,蜂蜜、蜂王浆取得了双丰收。总之是旗开得胜,初战告捷,鼓舞了士气,养蜂信心倍增。虽然经历点小波折,但是都一一化解。在后来的养蜂岁月里,老胡父子一直与我关系密切;安徽的小马夫妇始终与我保持联系,并一直邀请我在冬闲时去蜂场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