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敬
(荣县双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自贡 643100)
高粱原产热带,是喜温作物,具有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泛特性。高粱全生育期内需要的温度为20~30 ℃,温度偏低不利于植株生长。双石镇地处于长江上游与沱江水系之间的丘陵区。主要特点是气候温和,全年霜冻少,年平均温度为17.8 ℃,年降水量为1012.9 mm;土壤以紫色砂泥岩为主,pH值在6.5~7之间,属于农业宜耕区。高粱不争肥不争水,双石镇种植历史悠久,因现在主要用于酿酒,所以不是主要推广的粮食作物。但要想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价值,应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壤厚度大、地势平缓、宜排宜灌的地块。
备好以有机肥为主的堆沤肥、沼气肥、农作物秸秆肥等农家肥1000~1500 kg/667 m2,先均匀撒施到地块,翻耕时与土壤充分混合用作底肥,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未腐熟畜禽粪污作为肥料。在栽种前15 d内深翻炕土,深翻时打碎土块、拣净石头、杂草,深度40 cm,翻耕时要做到平整疏松。
根据不同的轮作模式和种植制度确定相应的播种时间。
要在2月底~3月初进行播种育苗。油菜+高粱或高粱+冬春蔬菜地块可以在4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备0.25~0.3 kg/667 m2(约15000粒)种子。
播种前晒种2~3 d,每1 kg种子先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10 ml按1∶2.5稀释后拌种,拌种后要阴干再撒播。
(1)选择苗床:选择地势平缓、光照充足、背风、水源方便、质地疏松、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苗床地。
(2)苗床整理: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800~1000 kg(不含化学肥料),然后翻耕、耙细、整平,确保高粱种子平缓的播种在较细的土面上,不能让种子掉入较大的土壤缝隙中,否则造成烂种。苗床按1.6 m开厢,厢宽1.3 m,沟宽30 cm,沟深15~20 cm,要保证厢沟排水充分不积水。
(3)播种密度:每0.5 kg种子需要苗床25 m(约32 m2)。
(4)播种盖土:先准备好细土,不能用细沙覆盖。把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播撒、再用细土覆盖、喷水、保湿。
(5)双膜覆盖:在紧贴床土部份先盖一层地膜保湿,再用竹竿拱膜再盖一层保温。
(1)温度。高粱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8~35 ℃。幼苗在20~25 ℃生长良好,气温大于26 ℃时,会造成幼苗徒长;气温小于18 ℃幼苗生长缓慢。温度偏低造成秧苗迟长;温度偏高造成秧苗细弱不壮。故播种后要及时保温、保湿,出苗1 cm后回收地膜。温度超过25 ℃时,中午要揭开地膜两头降温通风透气,1叶1心时炼苗。
(2)水分。高粱根系发达,既抗旱又耐涝,生长期不同,对水分需求也不同,水分适宜能促进植株良好生长。播种期间土壤含水量不要高,在15%~20%最合适。出苗至幼苗时,植株弱小,生育速度慢,需水量占全生育期10%左右,苗期适当控水可促进根系下扎,起到“蹲苗”作用。补充水分应在早晚进行,不能在火热正午时浇水。
(3)提苗。1叶1心时要匀苗,匀苗后每667m2用200 kg清淡粪水+1 kg尿素提苗;3叶1心时定苗,每667 m2用800 kg清淡粪水+4 kg尿素提苗。
(1)适时移栽。苗龄25~30d,叶龄4~5叶时移栽。起苗时先喷撒敌杀死2.5%可湿性粉剂带药、尽量带土移栽(不栽6叶及以上的老苗)。秧苗离土时间不宜过久,最好当天起苗当天移栽,不栽隔夜苗。
(2)合理密植。净作高粱,行距2尺×退窝0.8尺;高粱套作大豆(宽行4尺+窄行2尺)×退窝0.6尺。每亩约3300窝,每窝定植2株,亩植6600株。
(3)苗肥。移栽后5~7 d,秧苗返青后,每667 m2施800~1000 kg清淡粪水+5 kg尿素,再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定苗。
(4)补苗。移栽后注意观察成活率和缺窝情况,以便及时查苗补缺,保证亩植密度。
(5)抹蘖除草。成活后至拔节期间,需要及时抹除分蘖苗,减少营养损失,促进主茎生长健壮,奠定大穗基础。除草以人工除草结合化学除草进行,人工除草时不要损伤幼苗;化学除草选用高粱专用除草剂如莠去津,亩用50%可湿性粉剂200~250g,或40%的悬浮剂200~250g,对水60 kg喷雾。要尽量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最好结合中耕除草。
(1)拔节肥。拔节前每667 m2施1000~1500 kg农家肥+8 kg尿素,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施用。拔节后高粱在生长时需要大量的养分,土壤本身的肥力不足以供应其生长,除了在种植前施足底肥外,还需要根据高粱的生长情况、品种以及其它的因素合理追肥。
(2)水分管理。拔节至孕穗期,高粱生长速度极快,需要大量水分,这个时期需要水分约占总需水量的30%~40%。抽穗开花期是孕穗分化的重要阶段,此时叶茎秆生长快,穗子形成,此时缺水会影响开花数量,柱头和花粉的活力降低,受精不良,影响分化结实,造成秃尖。这段时期占总需水量的20%~30%。开花以后,植株的营养物质向穗部转移,植株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水分充足也有利有害,抽穗期水分多了,会造成穗子枝少和小穗退化。要遇旱抗旱,遇雨排涝。
高粱生长期不能施用含有机磷、有机氮、无机铜制剂农药。
(1)螟虫。螟虫3龄前可用菊酯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从心叶位置灌入药液。或用5%甲维盐50~75 g兑水50~60 kg、或用30~55 m/667 m2的l5%普尊(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2%康宽3000倍液在抽穗至灌浆期前防治,喷雾至穗部。
(2)蚜虫。用10%蚍虫啉8~10 g/667 m2兑水60 kg 喷雾等。
(3)高粱红条病。初期用噻唑锌、中生菌素等。
(4)纹枯病。发病初期用20%井冈霉素1000倍液防治,在植株中、下部部位喷雾。
(5)炭疽病。从出苗开始均可染病。发病可喷洒含量为36%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含量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施。
即高粱穗中上部的籽粒变成红褐色、籽粒变硬、穗下部籽粒用指甲掐破不再流浆就可以收割了。
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要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可粉碎还田和堆沤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