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彦卿,张玉海
(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020 年6 月8 日至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宁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仍造福于宁夏各族人民。[1]7 月22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在自治区党委第十二届十一次全会讲话中强调,“发展黄河文化”“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如何发展黄河文化,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任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黄河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前就被古人尊称为“四渎之宗”“百泉之灵”。150 万年前,从西侯度猿人开始,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息繁衍,从此黄河文明在汇集吸纳各地区、各民族所创造文明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最终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直根系。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黄河全长约5464 公里,在宁夏长397 公里,约占黄河总长度的十四分之一。宁夏黄河流域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占宁夏国土面积的96.4%。在黄河流域9 个省区中,宁夏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黄河,以其母亲般的包容与宽厚滋养着宁夏各族儿女,也以其不屈不挠、雄浑磅礴的意志塑造着宁夏独特的文化魅力。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也是文化之河、精神之河。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考古资料证实,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黄河东岸的原始人创造了名闻遐迩的水洞沟文化。生活在黄河西边的原始人在贺兰山东麓雕刻了反映其生产生活内容的数万幅岩画。新石器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留下来诸多文化遗址,目前考古发现有贺兰暖泉、中卫一碗泉和长流水等为代表的20 余处“细石器文化”遗址,以隆德沙塘北塬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北首岭类型”,以隆德页和子遗址为代表的“仰韶文化”晚期文化遗存,隆德、西吉、海原分布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和“齐家文化”等,这些原始文化受到来自关中的商周文化的影响,与黄河中游文化类型一体相承,都是华夏先民在黄河中上游的文化遗存,是中华文化的起点与源头之一。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统一,黄河流域历经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黄河文化体系。[2]史书记载和考古证明,商周文化、秦文化、陇山文化在宁夏均有发展。在随后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作为一种主体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直根系。最有代表的就是农业的发展,在宁夏海原菜园遗址、固原柳沟遗址等处发现了粟、黍等粮食作物颗粒,证明在公元前5000 年左右,宁夏南部就出现了旱作农业生产。宁夏几千年的农作物栽培史、生产工具的改进史、生产技术的历代传承,见证了黄河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农业的发达又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屯垦戍边”、无坝引水技术,管水用水典章制度,“料民”(人口统计),汉字由隶到楷(东汉梁鹄改革),针灸(晋皇甫谧发明)以及测量、建筑、冶炼、陶瓷、造船(皮筏)、活字印刷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在宁夏均有历史记载、实物遗存和考古发现。这足以说明中华文明是一棵大树,宁夏是根系之组成,宁夏是中华文明的“根”和源头之一。
在唐宋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流域以其先进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用自身先进的深厚内涵和强大的传统习俗力量,对各个民族产生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同化力。在唐宋以后,尽管经济重心南移,但黄河流域也一直是历代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区。在面临长江流域强大经济优势和北方游牧文化、政治作用持续输入的双重背景下,黄河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将其自身融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中华文明之中,并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引领着中华文化的发展,积累和传承下丰富的文化基因,构筑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黄河文化以其兼收并蓄的文化品格,加速了中华文明的统一趋向,并以开拓进取、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培根铸魂。
虽然宁夏面积不大,但是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就发生在宁夏。公元前220 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制定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四大举措:治驰道、修长城、逐匈奴、移民实边,这些措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112 年至公元前88 年,汉武帝六巡宁夏等地,部署对匈奴的防务,霍去病率骑兵从宁夏出征,孤军深入匈奴活动区域两千余里,给匈奴右部以毁灭性打击,使匈奴远遁。公元32 年,光武帝刘秀率军至宁夏固原征讨隗嚣,割据关陇十多年的隗嚣割据政权覆灭,中国走向统一。东汉“乌氏梁氏”专权朝政130 年,影响着东汉内政外交政策的走向,东汉末年,“廉人善弩者射中和连(鲜卑王)即死”,持续近十年的战乱平。646 年,唐太宗诏令北方少数民族各部遣使数千人到灵州会盟,北方长久安定。公元756 年,唐肃宗于灵武即位,调兵遣将平息“安史之乱”,使风雨飘摇的大唐暂时转危为安。公元787 年,吐蕃丞相尚结赞至原州,唐与吐蕃于平凉会谈,缔结撤兵盟约。宋、辽时期,成吉思汗消灭西夏,中国又走上了统一的大道。元代设立宁夏行省、明修筑长城、清康熙帝平定格尔丹、左宗棠从宁夏开始西征收复新疆……1935 年,红军三军会师西吉将台堡,红军汇聚同心城,宁夏成为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结束地,毛泽东说:“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宁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宁夏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抗战时期途经宁夏的红色国际交通线,传输着延安和共产国际讯息,使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紧紧联系在一起。1936 年红军西征,建立豫海回民自治政府,1958 年10 月25 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为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天,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使“塞上江南”绽放异彩。宁夏沙化、荒漠化土地连续20 年“双缩减”,到2019 年底,森林覆盖率达15.2%以上,创造了人进沙退、林进沙绿的奇迹。[3]2020 年底,宁夏全区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从宁夏吹响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号角响彻祖国大地,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宁夏,影响了整个中国的走向和发展格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可以说,宁夏作为黄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地,富集着黄河文明的历史遗存和文化景观。宁夏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黄河流域社会万千气象的折射镜,是展示中华文明的万花筒。我们要挖掘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所蕴含的宁夏在巩固北部边疆安全、开发西北、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价值理念与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精神,为黄河文化贡献宁夏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有信心、有勇气大声说:宁夏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宁夏文化为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提供了养分,贡献了物质财富和精神力量。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境内有六盘山、贺兰山、罗山等山脉,有面积达6600 平方公里的黄河冲积平原以及广阔的沙漠、丘陵、湖泊、湿地、沟谷,集中展现了黄河流域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在距今三四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水洞沟人”就创造了灿烂的水洞沟文化;在距今1 万年左右的原始社会后期,远古先民在宁夏北部地区又创造了以畜牧为主的“新石器文化”;在南部地区创造了以农耕为主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约从公元前5000 年起,宁夏南部就出现了旱作农业生产;彭阳姚河塬遗址的发掘,说明西周的统治疆域已达今宁夏境内。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这些文化大多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两岸,是最早的宁夏黄河文化的源头与根基。西周至秦汉时期,今宁夏地区北部多以北方民族为主,如义渠、乌氏、匈奴等,盛行游牧文化,带有浓厚的萨满教色彩;南部以中原边塞文化为主,军事屯垦与移民戍边特色鲜明。两者犬牙交错,相互影响、交融成为宁夏黄河文化历史时期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态势。事实上,直至清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 年),宁夏才成为内陆边疆,褪去边防重镇的军事色彩。因此,宁夏黄河文化的特征,尤其是游牧文化、移民文化与边塞文化这三种特征比其他地域更为突出、鲜明。东汉时期,丝绸之路宁夏段成为佛教传输的要道,保留至今的古佛塔、石窟群以及众多佛教雕塑证明佛教在宁夏地区的辉煌历史。北周,宁夏已有“塞北江南”的美誉。魏晋南北朝时期,宁夏成为丝路文化和佛教文化交流的热点地区之一。在固原城南郊的北魏墓葬随葬品中,发现了波斯萨珊王朝的一枚银币以及《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神兽”,这些都说明了丝路文化的发达。隋唐时期,农桑稻果兴盛,使“塞北江南”的美誉名扬天下,流传至今。唐代“昭武九姓”(指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10 多个小国的泛称,其王均以昭武为姓)粟特人和西域著名的舞蹈“胡旋舞”,见证了东西文化的交流繁荣。唐代须弥山石窟,无论凿窟数量还是雕造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10~13 世纪,党项以宁夏地区为中心建立西夏,并以中原唐宋文化为主,吸收了辽金北方民族文化、吐蕃文化、回鹘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化。其南部固原地区则以中原文化为主,吸收融合了周边多民族文化,形成了一个开放性、包容性极强的边塞文化体系。此后,元明清时期,宁夏黄河流域成为中国回族形成与聚居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为宁夏黄河文化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自此边塞文化、移民文化与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宁夏黄河文化最主要的特征。
自古以来宁夏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地方,先后有十八个民族在此生产生活过,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宁夏的文化,这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黄河文化不仅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更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这在宁夏文化发展过程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民族交流、融合与团结协作一直是这一多样文化体系中的基本特色。19 世纪中后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宁夏游牧文化特征与边塞文化特征逐步淡出,多样融合的民族区域文化特征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夏各族人民战天斗地,在治理黄河,开发利用黄河的过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文化事业在许多方面不仅达到并赶上了全国先进水平,而且在有些领域走向了世界。隆德县被授予全国首批“书法之乡”,同心县被评为“中国诗歌之乡”,海原县和平罗县头闸镇等九个县(区)、乡(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宁夏有世界“非遗”项目1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8 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2 名。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05 项,传承人176人。2002 年至今,有7 人8 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3 人获得“鲁迅文学奖”。文学艺术作品分别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金鸡百花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文华大奖”“金鹰奖”“骏马奖”“华表奖”等全国大奖。张贤亮、石舒清、郭文斌、马金莲等成为全国知名作家,诞生了享誉全国的“三棵树”“西海固作家群”“宁夏青年作家群”“宁夏诗人群”,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宁夏现象”。这一系列文学成就,充分展示了宁夏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活力。
宁夏因得黄河水浇灌之利,自古就有“塞北江南”“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金川银川米粮川”“鱼米之乡”之美誉。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这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
1.治理、利用黄河的创举。黄河宁,天下平。黄河从中卫市沙坡头区进入宁夏,从石嘴山市惠农区出宁夏,纵贯宁夏平原397 公里,落差近200米。从秦汉开始,劳动人民就在黄河两岸以修筑堤坝、栽种树木、堆积石垛、沉石等治理黄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摆荡问题,利用落差在黄河上直接开创了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历史。先后修筑了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大清渠、泰民渠、跃进渠、东干渠、西干渠等14 条干渠。灌溉农业已有2200 多年的历史,秦渠、汉渠、唐徕渠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纵横交错的渠道已经成为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2017 年10 月,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执行大会同意“宁夏引黄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砌护延伸、裁弯取直,引黄灌溉面积扩大至820 多万亩。1959 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1978 年底,八台机组安装启用,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的历史。在20 世纪80~90 年代,先后修筑了固海扬水工程、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同心扬水工程、南山台子扬水工程、盐环定和红寺堡扬水灌溉工程,这些工程改善了宁夏南部缺水的历史,亘古荒原变绿洲,推动了宁夏100 多万人脱贫致富。
在开渠引水的同时,劳动人民还建设了配套的支、斗、渠灌溉系统,修筑了水库、水堰、喷灌、井灌、扬水灌溉设施以及集雨窖灌工程,旱地节水保墒、旱地梯田、坡改梯田、洪漫地、沟坝等,发明了卷埽、陡口、涵洞、闸口、飞槽、沟洞等配套灌排技术和浑脱、水车、船筏等运输工具,窑洞、土坯房等居住房舍,不少工程设施、创造发明至今还在使用。
2.农耕文明的典范。宁夏是黄河流经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宁夏年平均气温为5℃~10℃,全年日照3000 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特别适合农作物及瓜果生长。宁夏的地理纬度、土壤条件、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奠定了北方旱作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基础,5000 多年的农耕文明史确立了宁夏在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史中的地位。宁夏是枸杞之乡和原产地,已有500 多年的栽培历史,被国际上公认为“富集锂”植物;硒砂瓜、苹果、葡萄的含糖量比中原地区高15%~20%,远近闻名。在唐代时已种植水稻,被称为“贡米”,因具有“粒圆、色洁、油润、味香”的特点而饮誉中外。宁夏滩羊及宁夏羊肉以品质优良而闻名。渔水面积近100 万亩,可用于进行水产养殖的水面积达40多万亩,出产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鱼类以及河虾、河蟹,已成为我国西北重要的水产品供应基地,水产品除满足宁夏市场需求外,还远供兰州、西宁、拉萨等市场。[4]在2008 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圈点新天府活动中,美丽而富饶的宁夏平原位列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也是全国12个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还有许多成就名列“文化遗产名录”。2014 年6 月,灵武长枣种植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15 年10 月,中宁枸杞种植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17 年6 月,盐池滩羊养殖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012 年4 月,传统村落中卫沙坡头区香山镇南长滩村、迎水桥镇北长滩村等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宁夏成为唯一验收通过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开始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渠长制。2003 年,宁夏贺兰山东麓成为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先后有40 多家酒庄700 多款葡萄酒,在品醇客、布鲁塞尔、巴黎等国际葡萄酒大赛中获得顶级大奖。这既是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1.文献记载。史书和保存至今的33 种地方志,记载了大量有关黄河宁夏治理开发的重大事件和治水的文臣武将等。有东汉虞诩的《请复三郡疏》、清代康熙的《谕宁夏绅士官民》、清代通智的《宁夏地方龙王庙名号折》、清代黄廷桂的《七星渠闸座事》等;有元代忽都鲁沙的《灵淞记》、明代吕的《固原州行水记》、明代孙汝汇的《汉唐二坝记》、清代通智的《修唐徕渠碑记》、钮廷彩的《大清渠碑记》等水利碑记;有北魏灌溉管理制度、西夏灌溉管理制度、中华民国灌溉管理制度等律令;中华民国的振兴水利纪念碑;明代雷起潜的《募化六塘岭穿井疏引》、清代张金城的《宁夏水利》等书论。此外,还有唐代韦蟾的《送卢潘尚书之灵武》、王维的《使至塞上》,明代朱的《汉渠春涨》、清代康熙的《横城堡渡黄河》等名闻遐迩咏颂黄河水景的诗文200 余首,以及劳动人民围绕黄河创作的大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逸闻趣事等,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史志中还记载了一批组织群众治理黄河、开发建设的文臣武将。著名的有秦代在宁夏平原兴修水利、移民屯田、揭开宁夏地区农业开发序幕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东汉虞诩,北魏刁雍,唐代李昕,北宋杨群,元代张文谦、董文运、郭守敬,明代宁正、金濂、王询、赵文、毛鹏、汪文辉、张九德,清代高士铎、张金城、王全臣、通智、钮廷彩、朱亨衍、喻光容、卢世坤、黄自元、赵维熙、陈必淮等,他们在治理黄河、开发建设宁夏的过程中创造了让后人永远缅怀的业绩。
2.文物古迹。据统计,目前宁夏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 处,市、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千余处。遗存的文物有汉代的陶漏斗、陶水管、汉渠碑首,唐代的镇河铁牛,清代的钮公生祠碑、卷埽、减水闸、陡口、跳、底石、刻字水则等水利文物。传统农耕用具有犁、楼、铧、风箱、木耙、连击、镰、铲、锹、锄、镐、篓、背篼、筐、碾、磨等实物500 多种。这些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遗产,我们要倍加珍惜和爱护。
3.发明创造。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治理、利用黄河的过程中,有许多发明创造,不少流传至今。著名的有汉代的激河浚渠技术(用船装满石头运到河道中间,将石头沉入河底,形成潜坝,河水受阻水位抬高,渠口水量增大,保证自流灌溉)开创了宁夏无坝引水的先河。北魏,薄骨律镇将刁雍组织民众在黄河西岸修筑“长二百二百七十步,广十步,高二丈”的拦河坝,艾山渠“水源充足,溉公私田四万余顷”(《魏书·刁雍传》),开创了宁夏有坝引水的先河。西夏时发明的草土围堰(又称“埽工护岸”“卷埽治河”)技术被广泛使用,后来在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中也被使用,甚至走出国门,在非洲马里水电建设中也发挥了作用。元时,郭守敬兴建滚水坝以减水势,明代修筑十里长堤,建造石质正闸、退水闸使水利设施加固耐用。清通智清淤沟渠,由用铁锹转运淤泥沙,改用背笼(又名背篼)在唐徕、汉延、惠农等渠底埋入“准底”石块,次年清淤时,以清到此底石深度为准,解决了因施工偷工清淤不彻底、渠水流淌不畅通的问题。还有历经千百年形成“耕、耙、耱、压、锄”耕作方式,平翻耕法、保墒耕法、深松少耕法、砂田耕法、轮作倒茬技术、水平沟耕作法、垄沟耕作法、培育新品种、压砂地技术、水稻立体生态种养示范“稻渔空间”等,体现了黄河农耕文化的现代传承。这些创造发明及设施至今还发挥着作用。
4.典章制度。在长期的引黄灌溉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建立了许多管水用水的制度。北魏时,在宁夏任薄骨律镇镇将的刁雍,总结出“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的“十六字诀”灌溉经验,为科学灌溉提供了遵循。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颁布“春开渠事”“园地苗圃灌溉法”“冬草条椽供给”“渠水”“地水杂罪”等法规,从开渠、放水、岁修、用料到违章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控制流量的滚水坝和节制闸工程,明清“封轮灌制度”“封水”“水”制度以及草土围堰、刻立水则,夏季轮水浇夏田,立秋浇秋田,冬至冬灌,春秋放水冲洗盐碱等等管水用水制度,很好地解决了用水矛盾。
5.非遗文化。据统计,宁夏已经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2968 项。其中,18 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 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8 个自治区非遗代表性项目,176 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主要有口弦、泥哇呜、咪咪等。传统手工技艺有擀毡、二毛皮、草编、麻编、糖挂子、剪纸、刺绣、贺兰砚、纸织画等。传统美术有杨氏家族泥塑、六盘山木版年画、砖雕、木雕、民间绘画、泥人制作等。2006 年宁夏山花儿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蜚声海内外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美术、医药、民俗、节庆、饮食技艺,有关农事季节与气象物候变化的农事谚语等,以及优美动人的《四渠总龙王通智》《钮道台跳黄河》《朱府台吞金自杀》《王道烈告倒山河》和《青铜古峡》等传说。中卫祭河神、青铜峡喜牛舞、牛首山庙会、平罗燎疳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反映了宁夏民间亲水、惜水、敬水的观念和农业生产习俗。[5]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讲话精神为指引,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的高度推进黄河文化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所孕育绽放着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文化底蕴、时代价值,务实担当、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改天换地的不屈意志。提炼黄河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总结提炼宁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所形成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借鉴的包容性,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创造和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宁夏精神,增强宁夏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广泛开展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摸底和普查工作,建立权威性、动态性大数据库,进行分级分类保护。依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出台《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制定管长远的黄河文化保护的规划。依法依规保护绿洲文化工程类、特产类、物种类、聚落类、景观类和民俗类等各项文化资源。依法依规保护民间技艺、民间习俗、民居、村庄、民间信仰中的“非遗”产品,使其活态传承,民间文化存续民间,代代相传。擦亮“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名片,为全域旅游增光添彩。
大力扶持、资助与黄河文化研究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打造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整合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规划一批重点课题,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打造重大黄河文化品牌为载体,讲好“黄河故事”。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宣传终端、现场推介、图书出版等各类资源、平台、载体的整合,拓展国内国际视野,采取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模式,把党委、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职业团队、专业公司运作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批彰显黄河文化精神的品牌性文艺产品、文化活动。推动对人物、典故、道德礼仪等元素的深入发掘,以新的表现手法进行演绎,深度开发创作具有宁夏特色、民族内涵、时代风貌的影视歌曲、动漫产品、舞台剧目、大型实景演出等,以新业态赋予黄河文化新生命。[6]加大对黄河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宁夏黄河文化的历史内涵,树立文化自信。
将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生态建设、市政建设、园林建设、水利建设等密切结合,整合滨河大道、黄河大峡谷、青铜峡水利枢纽、中华黄河坛、十四大干渠、吴忠黄河楼、平罗塞上江南展览馆,整合串联沿线峡谷奇观、黄河湿地、津渡水驿、长城等旅游资源,整合串联沿线的考古遗址、文保单位等文化资源,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联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打造一条以黄河为轴线,在全国有影响、在世界有知名度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做好规划,加快黄河水路观光旅游线路建设。从战国时期至20 世纪70 年代,黄河一直是西北交通运输的天然黄金水道,是西北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 年)刁雍开创水运,经久不衰。唐朝,在灵州一带的渡口设有专门用于接送来往使臣和官吏的大船两艘与小船十艘,建立起一支舰队。西夏建有顺化渡、吕渡、郭家渡等津要。元代,从宁夏中卫至内蒙古东胜设“站赤”传递军情信息,明清至民国著名的有中卫、宁安堡、莫家楼、仁存渡、横城渡、五堆子渡、石嘴子渡、石空、宁安堡、下河沿等众多河津港渡,行驶过浑脱、皮筏、木筏、木船、机帆船、拖轮等运输着军用物资和互市贸易物资,主要有军粮、牲畜、青盐、毡毯、茶叶、丝绸、瓷器、漆器、珠玉、药材、木材、粮食、水烟、枸杞等物资。今天,可以在中卫沙坡头、黄河大峡谷地段、惠农石嘴子地段等,设计再现渡口、驿船、驿站馆舍等,打造一段高质量黄河水运、水驿体验式旅游线路。
无坝引水是古代人们充分利用河流水文、河道地形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直接在河道上引水的水利工程形式。在四川都江堰灌区、安徽淠史杭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宁夏平原灌区及其他一些灌区广泛应用,至今已经2000 多年。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普遍修筑大坝引水,无坝引水技术不再使用。羚羊古灌渠工程是至今还在继续使用和发挥作用的无坝引水工程,在全国也是留存于世的为数不多的无坝引水工程之一。宁夏应在继续管理使用好古渠的同时,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在羚羊古渠无坝引水原址,建设古灌渠无坝引水主题公园、观光教育基地,向国人乃至全世界展示宁夏人民治水用水的智慧和成就。
在黄河文化博物馆陈列展示黄河宁夏历史图景,文献史料;生产生活过的民族;各族人民利用黄河水开发建设宁夏的历史成就;历代管水治水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经验教训;重大事件;生产工具;方言民俗等,为文旅发展增添新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