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婵
文化是民族和区域的特色,承载着发展历程,见证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兴替。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独具魅力。一直以来,傣族民族服饰就是傣族文化历史发展的最好呈现,傣族受热带雨林环境的影响,服饰是短衫和筒裙相结合,服饰的花纹和颜色大多取材于自然,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傣族的民族服饰既是傣族人民智慧和思想的呈现,也是其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内涵的美好寄托。
一提到傣族,人们立刻就会想到傣族的盛大节日“泼水节”,这是傣族人民着盛装出席的节日,大家用泼水的形式表达祝福。傣族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名胜古迹,其自然资源充足,气候条件优越,降水也十分充分,湿热的气候环境成为当地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之地,植被繁茂翠绿,花朵鲜艳明丽。同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感染,傣族人民心思细腻,性格含蓄,又十分热情。此外,在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双重影响下,傣族民族服饰文化也是具有显著的特色。对于傣族的女性而言,通常会选择短衫和长裙作为日常穿着,整体十分淡雅简单,同时辅以头冠、项链等装饰,在颜色选用搭配的基础上,传递出傣族人民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心理。
德宏傣族民族服饰文化
德宏傣族历史悠久,《蛮书》中曾记载:“茫蛮部落……又有大赕、茫昌、茫盛恐和茫鲊。茫施,皆其类也。”以上几个地点也都得到了准确的考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是傣族分布的一个主要集中区域,全称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区域内水文质量十分优越,各种矿产资源应有尽有,植物资源覆盖全州大部分面积,动物物种多样化,生活受到自然环境的满足。在自然资源的长久影响下,德宏傣族的人文资源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在服饰上尤为体现。
德宏一带的傣族女性一般会穿短衫和筒裙,明亮生动,无时无刻都在展示着女性的婀娜多姿。对于傣族妇女来说,长发是其心头好,傣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把头发扎得高高的,束于头顶,而且傣族女性在头发的装饰上也别有新意。许多女性会把梳子随头发一起,束在头上,或者是用鲜花做装饰,更有民族气息。还有的场合,傣族女性会把头发包在头巾里,或者是装在高筒形帽、尖顶大斗笠里,无一不在展现着傣族女性的秀美和精致。若是正赶上傣族的民族节日,傣族姑娘们会精心装饰秀发,插上花朵,撒上香水,抑或是缠上包条,都体现出傣族姑娘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憧憬。
傣族妇女的服饰风格各异。举例来说,已婚妇女的服饰穿搭在款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与傣族姑娘们的款式相仿,但在布料和花纹的选取上没有少女的华丽,青色居多。除此之外,已婚妇女在选用发饰和装饰品时,会把发辫改为发髻,用青布条缠好,带上精致的头饰,这一点十分明显。而且,已婚傣族妇女的配饰也是十分华丽的。
傣族民族服饰文化特色
从款式上看,傣族女性服饰以展现女性玲珑的身体曲线为主,上身通常是紧身短衫,下身搭配长及脚背的筒裙,展现女性柔软身段。但就傣族的短衫而言,就能够体现出傣族民族服饰的特色,袖管细长,而且袖管设计的宽度只能够容下胳膊,更贴合身材。短衫的长度也是仅仅及腰,虽然会有少许脊背外露,但也能够若隐若现展示出女性的朦胧美。傣族服饰的筒裙更具特色,长及脚背的筒裙平铺展开后就好似一个圆柱形的筒,穿上之后也十分立体有型。但是在选择筒裙的颜色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穿着者的要求和限制,年轻的少妇大多会选择颜色鲜艳、图案丰富的筒裙,穿上十分活泼动人,年长妇女大多选择单调偏暗,花纹较少的筒裙,更显庄重大方。
从颜色上看,傣族女性的服饰十分明丽,搭配比较清新,一般会以红、黄、白、黑、绿为主颜色,在颜色的选取上,偏向于淡色系。这些颜色将傣族女性的美丽生动呈现出来,颜色辨识度很高,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无时无刻都在展示着女性婀娜的身姿和柔美。而男性的服饰的颜色搭配就相对朴素,一般采用青蓝白三色,比较单一。
傣族民族服饰的花纹也颇具特色。服饰花纹的题材多种多样,有动物、植物、建筑、几何图形等等。傣族人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多种多样的动物资源为其服饰设计和创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和资源,动物题材的花纹颇多,有蝴蝶纹、孔雀纹等等。而且植物题材的花纹也大多取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各种树纹应有尽有。建筑类题材的服饰多以傣族居住的建筑和著名的竹楼、佛寺为主。不难看出,傣族服饰上的花纹都是取材于傣族人民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同时,傣族民族服饰也受到当地宗教影响,以大象纹为例,反映的是傣族人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致以及傣族人民崇佛、尚佛的宗教信仰。
德宏傣族地区的衣料多以棉布为主,而棉布多由当地妇女自己制作而成,颜色分为白、黑、藏青色、粉色、黄色等等。浅色布料多作为上衣,做成短衫,深色布料多作为下裙所需材料。
与傣族民族服饰相搭配的,还有傣族特色饰品。对于傣族而言,银制饰品极具代表性,可以做成耳环、项链、戒指、银项圈等等。耳饰是傣族民族服饰搭配中必不可少的,耳饰多为银制,款式非常多,一般分为环式和“柱”式两种。戒指也是傣族民族服饰搭配中比较常见的饰品,呈现不规则的圈状,平日虽只戴一至二只,但是出席盛大节日时,可戴10余个。此外,银项圈也是必备的饰品之一,银项圈有镶嵌和素圈之分,带镶嵌的银项圈呈环形,有开口,会有镂空印花,做工比较精致,造型别致。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傣族与外界的交流交往日益增加,这也影响着傣族女性的穿着变化。但是从整体上看,傣族女性日常还是会穿短衫和及脚的筒裙,但是会在短衫领子和袖口处稍做变化。近些年来,傣族民族服饰的细节变化不断,之前的主流款式如:无领无袖的小短褂,拉链式筒裙,布料色彩鲜艳;无领无袖带花边的短衫,一片式的筒裙,采用比较淡雅的颜色;带袖的短衫,传统及脚的筒裙,色泽亮丽等等服饰,不断地随傣族经济和文化发展变化有所体现。
傣族民族服饰文化形成原因
由于云南地处我国的边陲地区,傣族人民生活的气候环境是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比较炎热湿润,劳作以水稻种植为主。由于在水田里劳作,傣族人民通常会穿短衫,更显轻便利落。
受地形、气候和海拔等复杂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傣族民族服饰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出于劳作的考虑,会有短衫等日常服饰,出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有筒裙等长裙的选择。而且在选择服饰的颜色上,也是各有说法,筒裙的颜色往往十分鲜艳,装饰的也是丰富多彩。这也传达出了傣族女性对生活、对文化的热爱,不断跟随地理环境的变换,创新和调整着自己的服饰,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傣族服饰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傣族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劳作和生活中,穿着比较轻便,在选择服饰时,会倾向于短窄简单的服饰,更为实用。为了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傣族妇女的穿着往往简单整齐,整体的搭配风格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只会在颜色上略有出入。而且在选取服饰的材料时,也会倾向于软而薄的材料,尤其是白色、红色和黄色等主色调,与身边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和谐统一。
傣族服飾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傣族人民的文化特色,是中国艺术和文化历史上的珍宝。傣族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环境也影响着傣族服饰的变化,呈现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独具区域特色的傣族民族服饰不断呈现出傣族人民对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的不懈追求,反映着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德宏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