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占文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机械研究所)作为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院集团)的核心骨干子公司,在更好地践行科技型央企“发展高新技术,支撑装备跨越”的企业使命和推进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大力推进企业创新文化落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至关重要。
所谓创新文化落地就是指企业的创新文化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与管理紧密结合,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知”与“行”两个方面就创新文化在科技型企业落地做一些思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是企业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的必然选择。 对创新文化的客观理解,可以认为是“宽容失败、支持冒险”,其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企业活力激活的过程。
若要推进创新文化在国有企业实实在在落地,则需要领导者在创新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领导者是创新文化构建的总设计师,承担着做好顶层设计、蓝图勾画的首要责任。企业领导者必须深刻认识到,企业创新文化是一种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管理思想,是公益类科技型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鉴于此,郑州机械研究所牢牢抓住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积极谋划产业布局,形成了以齿轮传动、焊接材料与工艺、智能装备、精密铸锻四大专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在原有企业文化识别系统上,围绕四大专业增加了企业改革发展历程、填补国际国内首台首套、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念识别系统;在文化行为识别系统上,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趋势,以思维创新成果引领战略、科研、产业和管理等制度不断创新,使企业不断保持先发优势,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创新文化视觉识别系统中及时跟进理念、行为识别系统的优化升级,及时更新二者的静态识别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与能力,助推创新文化落地。
通过上述三大识别系统的优化升级和上下重视、全方位实施、全过程管理的工作机制,不断从主导价值取向、激发创新活力、提高思维水平方面加深理解和认识,在思想上形成了科研、行业、市场协同发展的统一共识。在实际工作中,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转化为“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具体要求。
人是提高企业运转效率的第一资源,必须坚持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各部门、事业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是创新文化落地的中坚力量,必须做到对本企业的创新文化深入理解,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必须亲自贯彻、亲自落实、亲自示范。
在创新文化落地的推进过程中,郑州机械研究所以“崇尚创新、鼓励冒尖”作为准则,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创新文化建设落地的主体力量。郑州机械研究所通过完善科技人才成长机制,集中整合齿轮专业资源,重组成立齿轮传动公司和四个事业部,形成了统一管控的市场、研发、生产及行业平台;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优势,通过优化首席专家培育模式,加快成果转化,使“自动钎焊药芯钎料”规模化生产,凭借技术优势稳站制冷行业潮头。郑州机械研究所把创新文化与新时代企业精神、科学家精神及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深度融合,抢抓市场机遇,开发微钻精密焊线等产品积极配套“新基建”业务,同时加大耐磨堆焊修复研发和技术产业化力度,以服務保合同、以规模保利润,持续提升“耐磨堆焊专家”品牌影响力,保持行业竞争中的领跑地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注重企业创新文化的“塑形铸魂”作用,推动智能装备产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承担重大专项,吸纳科研、生产、管理中的先进思想,积极引导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发挥“传帮带”在创新文化中的启迪和指导作用,通过发现和培养青年科研人员,顺利实现了高品质钛合金粉及其装备国产化,补齐公司高端装备短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人才,其才能的发挥在于人尽其用。郑州机械研究所通过发现、选树和宣传典型,发挥国家级创新团队、央企劳模、全国技能能手等先进团队及人物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氛围。在郑州机械研究所内部形成了“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多干事的人受激励,干成事的人得重用”的良好生态,使创新文化深度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日常管理和行为准则。
创新文化建设既要统筹规划又要有的放矢,既要注重质量第一,又要注重效益优先。只有将创新文化与企业的治企理念、战略发展、经营工作及阶段任务等深度融合,才能发挥创新文化的有效作用。
首先,把创新文化建设放在满足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作为一家科技型央企,郑州机械研究所积极建设开拓型、前瞻型、战略型的创新文化,如:积极推进集团“一院两制”科创体系建设;瞄准重点研发方向,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解决“卡脖子”难题;持续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建设,培育高端创新人才队伍;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有标志性的科技成果;努力加强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构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平台化行业服务体系等。
其次,创新文化建设还要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融合。如郑州机械研究所聚焦主业推动长板与补齐短板并进、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互促,按照“育强、培优、扶潜”原则,加快构建新工艺新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在主业上,明晰传统齿轮专业发展定位,继续做优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在市场上,拉长产业链,扩大规模,继续扩大新兴焊接专业市场份额,在致力军民融合的同时,力争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
第三,创新文化建设还要与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相融合,否则创新文化建设就会脱离企业实际,失去重心,变成空中楼阁。如郑州机械研究所未来5年的工作思路,是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管理提升为主线,聚焦“十四五”战略规划阶段性目标,聚焦重点任务,注重激发活力,更加突出基层创新。
创新文化如何能从空中楼阁变得触手可及,从无形制度变有形抓手,从科学理论走入员工生活,就要求企业必须开展看得见、摸得着、出实效的主题实践活动。
近年来,郑州机械研究所分别以“弘揚创新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等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如:着力打造国内首个国家级制齿技能工作室——“丁英晖制齿大师工作室”,搭建高技能人才交流与研修平台;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加强与知名高校和企业合作,不断打造开放式、协同式创新载体;组织参加全国“振兴杯”技能比武,加强沟通交流;设立“青年奖励基金”“青年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围绕科研生产实际,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定期组织“学术沙龙”“青年论坛”等主题活动,积极引导青年科技人员了解国家科技战略、行业前沿技术动态;同时在指导、帮助和培训上不断加大力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营造开放、大胆、创新的科研环境。
开展的每项活动都有具体内容、操作方式、阶段目标、量化指标和责任部门,并充分发动员工参与。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来,员工反响强烈,参与积极,效果明显。
加大对创新文化的宣传力度,营造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近年来,郑州机械研究所非常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运用网站、公众号、内部刊物等阵地,唱响“主旋律”,如:配合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做好国家重点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工匠精神等节目拍摄制作;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中心城市”等专题宣传中全面展示发展成就,提升企业影响力;选树劳模、专家、能手先后拍摄《最美基层奋斗者》《我与祖国共奋进》等党建微视频,以典型事迹、先进人物引领风气,引领职工价值观与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融为一体。
郑州机械研究所的举措是央企促进创新文化落地的一个侧面。创新文化根植于企业文化中,但又赋予文化旺盛的活力。企业创新文化落地既是一个执行的过程,又是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渗透融合的过程。笔者认为,只要始终把握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坚持与企业各项工作相融合,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在实践中充实和融入新的内容,就能使创新文化真正对企业发展贡献出独特价值。
(作者系数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