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里安 王晓民
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是为公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在反映科学内容方面有积极作用。《科普美学》将科学漫画定义为:以科学艺术为题材的幽默漫画,具有传播科学意识和思想、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报道科技成就、讽刺违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活跃思维方式等社会功能。
随着我国漫画产业的日臻成熟,以漫画创作为核心带动周边产品开发等产业形态,带动科普开发从重事业而轻产业的传统科普发展思维中跳脱出来,将科普文化知识与漫画相结合,成为当今科学传播的重要发展方向。
防灾科普是指将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以通俗和趣味性的方式普及给公众,以增强公众防灾避险意识,提升公民防灾科学素质。自2000年以来,防灾漫画科普在不断发展、拓新,漫画形式在科普产品中的占比日益增加。福建省地震局2006年制作出品了中国第一部防震减灾科普动漫《蟾童》,2008年地震出版社出版漫画《地震来了怎么办》,2009年出现了动漫剧《米拉历险记》,再有《皮皮历险记》《笨笨狗闯魔城》《吉祥宝贝斗震魔》《地震知识智慧闯关》《飞跃地心》《图说灾难避险逃生自救科普丛书》等漫画书籍或动漫产品络绎不绝,推陈出新。
防灾科普漫画作为一种大众读物,立足于普及防灾科学知识和技能、传播防灾理念和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特征。一是知识性,传播科学知识是创作防灾科普漫画的根本目的。漫画及绘本属于传播的方式和媒介,知识性是其根本属性。二是艺术性,漫画运用夸张、拟人、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生活、反映事实,使读者在绘画审美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科学知识。三是探索性,科普漫画具有引导读者建立科学探索精神的突出特征,保持思考和探索是科普漫画创作的重要原则。
漫画在防灾科普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漫画的表现形式更为直观。漫画形式降低了防灾科普的门槛,使得一些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助于记忆与传播。二是漫画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感染力强,具有鲜明的艺术性与个性。三是漫画及绘本的形式能充分发挥连贯叙事特点,增强故事性和趣味性。以画面为主,另加少量文字引导的方式,能更完整地表达科学知识。四是漫画更能调动公众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能有效引导科普传播的主力军——少年儿童们的探索精神。
防灾科普绘本系列《牛牛和妞妞》是一套以防灾减灾题材创作的科普漫画绘本。绘本中由小猫“牛牛”及其主人“妞妞”的日常故事为主线,组成短小精干、寓意深刻的四格、多格漫画。创作团队参考了我国1964年问世的《动脑筋爷爷》、国内新兴漫画作者梁科栋创作的《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著名日本漫画家藤本弘创作的《哆啦A梦》等作品形式。《牛牛和妞妞》系列漫画的内容主题围绕大应急方向,生动反映了地球基础知识、常见自然灾害应对和避灾自救技能,而四格、多格漫画的形式,具有充分的叙事表现能力,与防灾科普主题契合度非常高。
1.剧本内容的考量
《牛牛和妞妞》全书包含了以防灾知识点传播为核心的44个小故事,知识点覆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有关地球和自然的科学常识,二是自然灾害紧急应对的技能。同时,知识点与公众日常会碰到的和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尽可能发生碰撞,获得更高的阅读兴趣响应。
在知识点分布上,《牛牛和妞妞》创作团队考虑了两个方面的原则,即技能优先和知识覆盖面广。从知识点归类统计图上可以发现,在44个知识点中,知识类和技能类的比重控制在2:3,技能类知识占据了28个,占比超过六成,其中地震灾害应对技能类达到16个,覆盖了灾前应急准备、室内和室外不同环境下发生地震的避险要求,以及万一被困的自救互救措施等。在占比四成的知识类题材中,全面覆盖了地球科学基本知识、地震基本知识、抗震设防知识、地震历史故事等。绘本中还考虑到了在一般公众中仍然有市场的地震谣言识别问题,以及具有人文关怀属性的灾后心理干预。在其他灾种方面,侧重于结合浙江气象灾害深重的地方特征,重点吸收了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知识。
绘本围绕知识点展开的故事情节注重贴近生活,多选择生活中经常能遇到或者发生的场景,叠加上带有防灾知识点的情节,使得故事的演进过程过渡自然,剧情冲突合理,对知识点的强调和传播效果突出。
2.对科学知识的吸收再加工
从通俗性的角度来说,编写漫画故事时要对科学知识进行加工,不能把课本中的知识语言原封不动地引入到漫画情节中,应当要尝试合理利用读者生活中已有的经验,来对比联想建立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在知识点的表达上也应当采用通俗化的语言语境,结合表达场景和环境的需要,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情境中,通过角色的演绎向读者传达知识内容。
例如绘本中的故事《多此一举》(图2),“牛牛”突然发现地球仪是斜的,便拿出工具自作聪明地把地球仪“修正”了,还跑去向“妞妞”邀功,最终被告知地球公转轨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是23.5度,地球仪为了模拟这一现象自然也得倾斜23.5度。通过剧情发展和人物交流传达黄赤交角的地球科学知识点。
图2 《牛牛和妞妞》——“多此一举”
3.多层次受众和阅读设计
传统认为漫画绘本的阅读对象是未成年人,所以绘本策划和设计的方向会更多照顾到未成年人的阅读需求,但成熟的漫画市场是突破了未成年人限制,把阅读对象的覆盖面拓展到全年龄段。日本把漫画分为三个等级,分别面向三个年龄层次的受众:3~12岁、12~18岁和18岁以上,且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漫画几乎占到本国漫画产值的一半。将成年人纳入其漫画受众范围内是日本漫画能如此兴盛的原因之一。我国香港作家,著名漫画《麦兜麦唛系列》作者谢立文表示“我一直都坚持而且相信,适合小朋友看的一定适合成年人看,如果小朋友喜欢看,而成年人觉得不好看的话,就是失败的”。
《牛牛和妞妞》系列绘本,将童话性和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社会热点相结合,使漫画受众群体不仅仅是儿童,而是符合多种阅读群体的作品。从低龄读者的角度来看,绘本中的多格漫画形式、有趣的游戏精神,精确地抓住了儿童的心理,故事中与主角相关的朋友、老师、家人等关系的设立,使阅读群体能在故事中获得代入感;从成人读者的角度来看,用卡通的形式表达严谨的科学内涵和防灾技能,即以儿童的眼睛审视成人社会,使他们能从某些情节中找到纯真的本我。
绘本的阅读考量还包括内容传达方式的多样。《牛牛和妞妞》系列绘本可进行看、听、玩三个层次阅读,除了平面的漫画阅读,还为读者提供了“听”的感官感受和“玩”的互动乐趣,在漫画绘本中分别加入二维码扫阅和互动游戏的设计,让传统纸媒结合新媒体技术和互动手段实现复合式阅读,提升交互阅读的体验感。
1. “萌”的考量不仅仅是夸张
绘本中主要漫画形象“牛牛”是一只猫,猫的形象给人聪明可爱、敏捷机警、好奇心强等印象。同时,作为人类的伴侣动物,猫的形象往往能给人以精神慰藉。 基于这样的考虑,猫的形象在漫画处理中采用“萌系”风格,色彩活泼又不失和谐,呆萌而不过度夸张,表情及动作设计给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萌系”风格有别于漫画常用的角色形象夸张手法,削弱了夸张手法自带的攻击性,以温和的角色形象在读者心里建立认同感。
“妞妞”的形象为一名系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她是“牛牛”的主人,灵感来源于女主编的形态,取“牛牛”的谐音“妞妞”为之命名。妞妞的角色设立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性格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与调皮捣蛋的“牛牛”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漫画绘本中起到强调科学知识,“拨乱反正”的作用(图3)。
图3 漫画角色手绘创作
小猫“牛牛”和主人“妞妞”的身份塑造和情感纽带设计,既为剧情发展描绘了很好的生活环境,又为矛盾发生和科学解决铺垫了性格前提(图4)。
图4 漫画角色定稿
2. 极简构图凸显审美意趣
《牛牛和妞妞》绘本的整体绘画风格极简手法非常突出,绘画线条简洁明了,能用一笔表示绝不用两笔。极简手法有助于突出绘画主题,让读者的视觉停留时间长,对故事内核的传播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极简手法考验绘画功底,特别是漫画的主题凝练和笔法运用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繁复的色彩和线条中解脱出来,化繁为简,一击动人。
1. 连续性分镜头绘制保留思考余韵
“分镜”一词源于电影,在漫画中“分镜”也称之为“分格”。“分镜”是漫画故事的灵魂,连续性分镜头的多格漫画相较于单幅漫画,具有构图更饱满、叙事性强、保留思考余韵等优点,但如果分镜不当,将会造成阅读停顿并阻碍阅读情绪,读者将难以理解漫画故事表达的内容。漫画的分镜头不同于电影的分镜头,它受“页”的影响和限制,需要更简洁准确地在分格中表达剧情。所以分镜头绘制也是漫画创作的一大难点,
例如故事“室外避险”(图5),初稿中的四格漫画在室外避险的知识点表达上衔接生硬,逻辑关联性弱,这就意味着分镜头表达欠妥。修改后的四格漫画调整了故事情节和漫画语言。原稿中的环境对 “室外避险要躲到开阔的地方”这一知识点缺乏对比烘托,修改后的漫画场景先由家居物品繁多的室内,再切换到空旷的室外,室内的狭小杂乱不方便玩耍,与室外的空旷开阔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最后一镜空旷的室外,一句“我躲哪里?”引发读者的遐想又不失幽默风趣。
图5 《牛牛和妞妞》——“室外避险”
再如故事“高空坠物”(图6),初稿画面中没有体现出“高空”的感觉,而从天而降的鱼干也显得莫名其妙,镜头角度不够丰富,逻辑不缜密。于是,在第三格漫画中加入了仰视角度,展现出高楼,并在高楼阳台上加入随风飘荡的鱼干和花盆,因此有了高空坠物的既视感,为镜头4中“牛牛”被高空跌落的花盆砸中埋下伏笔。
图6 《牛牛和妞妞》——“高空坠物”
2. 蒙太奇艺术的交混使用
蒙太奇一词源于电影中的一种剪辑理论和艺术表达效果。《牛牛和妞妞》在剧情演进表现上充分运用了 “连续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艺术,三种艺术手段交混使用,相辅相成。“连续蒙太奇”艺术使该绘本按照故事的逻辑顺序,有节奏的连续叙事,使故事情节自然流畅、朴实平顺;“重复蒙太奇”艺术,相当于文学中的重复手法,以达到刻画角色、深化主题的目的,使故事结构更完整;“心理蒙太奇”艺术是角色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常用于表现人物的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有助于角色心理活动的体现。
如故事“新居有瑕”(图7),画面中运用了“重复蒙太奇”艺术,用重复叠合的“牛牛”形象表现出“牛牛”检查新居的忙碌样子,突出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图7 《牛牛和妞妞》——“新居有瑕”
再如故事“海啸惊魂”(图8)中,“牛牛”和“妞妞”路过一片积水,想象着他们正在海边度假,在此引入了海水不规律退潮或将发生海啸的知识点,此时画面中的小猫“牛牛”突然变幻成一只大老虎,让“妞妞”骑在其背上快速逃离危险地带。该故事由12格漫画组成,画面中不断重复出现主角与浪潮之间的互动场景,将积水坑遐想成海滩,将汽车经过溅起的水花遐想成海啸,突出了角色的心理刻画,是以上三种蒙太奇艺术手段(连续、重复和心理蒙太奇)的综合运用。
图8 《牛牛和妞妞》——“海啸惊魂”
1. 版面的设计考量
版面设计包含开本、封面、封底、扉页和内页。考虑更好地展现多格漫画的画面细腻程度和漫画绘制的细节表现力,《牛牛和妞妞》系列开本尺寸采用了787mm×1092mm,有别于通常出版物的常规尺寸。
《牛牛和妞妞》系列的封面,分别为高明度的橙色和蓝色(图9)。橙色是防灾主题传统的 “警戒色”,以橙色为底色的封面明亮醒目,封面中摇晃的建筑物和飞在空中的漫画角色,夸张幽默,符合主题;蓝色表达冷静、理智,给人以希望,“牛牛”和“妞妞”在蓝色的宇宙中拼着拼图,拼图组成了地球的形状,很好地表达了绘本热爱自然科学和科学防灾的主题思想。扉页和封底也设计了配合封面情节的插图,起到呼应主题和点缀的作用。
图9 《牛牛和妞妞》系列
绘本的内页,以每一组连贯图像来表现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占1~2个页码,这样的视觉效果会为故事设定固定的节拍,在图文的编排上保持一致性,在统一中又保留变化,对于保持阅读节奏非常重要。
2. 绘本的互动考量
《牛牛和妞妞》采用了两种互动元素,二维码的应用和手工飞行棋游戏。随着移动媒体技术的发展,二维码与图书的结合逐渐成为纸媒发展的新趋势。绘本中每一个小故事都搭配了一个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进入能使平面阅读扩展为多媒体阅读,承载纸媒不具有的影音体验,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感受。
绘本还设计了一款手工飞行棋游戏(图10),飞行棋的色子和棋子需要读者通过手作完成,游戏内容为绘本中的防灾知识。飞行棋设于绘本的封底,展开即是棋面,绘本利用这款游戏创设了一种独特的图书互动体验,突破了绘本只能阅读的限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本中的知识点,在游戏中加深对防灾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图1 《牛牛和妞妞》科普绘本知识点统计分析图
图10 手工飞行棋
科普漫画的创作精髓,即科学性和趣味性,防灾科普要在饱含趣味性和保证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传播防灾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在防灾科普绘本系列《牛牛和妞妞》的创作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提炼防灾科普漫画的内容特征,探索科学内核的分布和再加工,搭建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情节,尝试借鉴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在漫画创作中,对防灾科普漫画创作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提炼价值和推广意义。科普的内容被人们所需要,被人们所理解,才能体现科普真正的意义。防灾科普绘本系列《牛牛和妞妞》并非尽善尽美,笔者的研究过程也有考虑欠周之处,但希望这些分析总结对今后的防灾科普绘本创作有所帮助,能为防灾减灾科普事业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