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抑郁症机制临床研究进展

2021-12-05 22:55张慧李晓玉王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抗抑郁海马神经元

张慧,李晓玉,王鹏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

0 引言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高致残率等特点。在中国,抑郁症在情绪障碍中最为常见,其终身患病率为6.8%,12个月内患病率为3.6%[1]。目前,抑郁症临床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目前一线治疗药对中,重度抑郁症的治愈率只有30%[2]。抑郁障碍归属中医“郁病”范畴,初期以气滞为主,气机不畅进而肝气郁结成气郁,气郁而后衍生血瘀痰凝或郁而化火,到最后由实转虚,导致各脏腑的气血亏虚[3]。目前,中医药抗抑郁的机制仍不清楚, 且多集中在单胺神经递质紊乱、肾上腺 (HPA) 轴功能障碍、和促炎细胞因子过度等方面[4]。为进一步帮助厘清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思路,本文以“抑郁症机制”“中医药治疗”为关键词,基于中国知网,pubmed,cnki scholar等数据库搜索有关抑郁症治疗机制文献,对中医药技术如中药,针灸,功法等改善抑郁症相关机制做以下综述,以飨同道。

1 中药治疗抑郁症机制

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显著,且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副作用较少[5],关于中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机制仍有诸多研究。

杨晓琨等[6]发现人参次苷H滴丸可有效上调抑郁大鼠的糖水消耗比,对抗抑郁大鼠快感的消失,其作用与氟西汀相似。同时发现人参次苷H滴丸和氟西汀可下调大鼠血浆 CORT水平,改善抑郁大鼠肾上腺轴功能亢进症状。而且人参次苷H滴丸可提高抑郁大鼠皮层、海马单胺类水平,抗抑郁作用与氟西汀相似。黄倩等[7]采用小鼠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 test,FST)建立急性应激模型,证明,人参皂苷Rg1可抑制PDE4引起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sphate,cAMP)累积,进而激活cAMP介导的抗抑郁信号转导途径,还可增加雄激素水平,而雄激素又能拮抗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和增加基础突触传递,从而证实人参皂苷Rg1对小鼠急性应激和 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行为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减少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以及增强突触可塑性来发挥抗抑郁作用。杨歆科等[8]选用雌性SD大鼠,采用去势后连续雌孕激素注射并突然停撤方法制备PPD模型,并给予药物干预。发现参芪解郁方可明显提升PPD大鼠脑内5-HT,NE含量,并能对其受体表达的异常状态进行有效调整,对上述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平衡调节可能是该方发挥抗抑郁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王萍萍[9]采用利血平拮抗、5-羟色氨酸(5-HTP)增强等小鼠抑郁模型,观察和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2.5、5、10mg/kg)对利血平所致小鼠体温下降、眼睑下垂、运动不能的拮抗作用。证实和厚朴酚可以改善利血平拮抗模型及5-HTP诱导甩头模型小鼠的抑郁行为,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突触间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张璐瑶等[10]采用CUMS方式28天建立抑郁小鼠模型,灌胃枳菊解郁汤,通过开场、悬尾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变化,结果发现中药枳菊解郁汤可通过调控VEGF水平改善CUM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王联生等[11]建立慢性应激抑郁症大鼠模型并用开心解郁方干预42天,取海马组织提取总 RNA,采用RT-q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miR-665相对表达量,并采用TargetScan和microRNAorg数据库对miR-665进行靶基因预测,采用DAVID数据库对预测得到的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类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miR-665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病理机制过程调控,通过改善其表达异常可能为开心解郁方的抗抑郁机制之一,通过对其靶基因的功能预测分析对于后期继续研究开心解郁方干预miR-665的具体作用机制提供了方向和理论基础。

2 针灸改善抑郁症机制

针灸作为特殊的治疗手段,因其作用较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独特优势。故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而且也被患者广泛接受。对其作用机制,近年来也被学者广泛研究和讨论。

李晓艳[12]等观察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和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表达的影响,发现针刺可能通过抑制前额叶皮层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促炎性细胞因子,增强TREM2表达,发挥缓解抑郁症的作用。王红梅[13]等则通过SD大鼠模型组,观察针刺对抑郁大鼠前额叶皮层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发现针刺可缓解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额叶皮层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减轻脑内炎性反应有关。李宇飞[14]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模型(CRS)大鼠脑脊液载脂蛋白(APO)-A1、APO-D、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干预通过逆转CRS诱导的模型大鼠脑脊液APO-A1、APO-D和RBP表达降低调节脑微环境,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黄文雅[15]等发现针灸十三鬼穴治疗抑郁,可能与下调抑郁模型大鼠外侧缰核中βCaMKⅡ蛋白及其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章显宝[16]等则认为针刺可以改善PSD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提高大鼠海马、皮质和杏仁核BDNF、GFAP的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ATP的释放,进而改善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关。孙培养[17]等观察"通督调神"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结构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影响,发现"通督调神"针刺能改善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行为、修复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可能与其上调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NE、5-HT、DA)含量有关。而且,"通督调神"针刺还能明显改善PSD大鼠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自噬有关[18]。

3 功法改善抑郁症机制

气功古时候又称之为摄生,既“治未病”的意思,作为我国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养生方法,是为数不多的主动性疗法之一,中医认为,其能协调阴阳、沟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是对人形、气、神的综合锻炼。因此气功疗法在防治心身疾病上具有“协同心身”的独特优势。

程香[19]等探讨健身气功·五禽戏干预轻度抑郁症的效果,发现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降低轻度抑郁症患者抑郁量表得分,对前额叶和海马代谢指标NAA/Cr、Cho/Cr等有一定改善作用。郭郁[20]通过对三圆式站桩功“调心”效应的研究,结果得出,三圆式站桩功在发挥“调身”作用,促进重心趋于中线水平、平衡形体与地面的支撑面受力情况、加强形体稳定性,改善“形体平衡”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放松程度和加强左右半球放松状态的协同性、平衡性和同步化反应,并且提升脑区间有序性,促使“身心(脑)协同”,进而通过顶区、中央区、前额区和前颞区的脑区功能,在分子层面启动或沉默相关的基因表达,通过激活 B 淋巴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改善 T 淋巴细胞水平,或调节 NF-κB 信号通路,改善体内炎性微环境;调节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代谢和阻止谷氨酸的过度堆积,提高星形胶质细胞和 5-羟色胺含量同时阻止神经元的坏死和凋亡;特异性的调控溶酶体通路介导自噬水平,促进和改善神经元存活,从而达到缓解抑郁状态,改善不良精神症状的作用。

小结: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容易复发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由遗传、代谢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总结中药、针灸、功法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机制多层面、多通路、多靶点,证明了中医治疗抑郁症的无限潜力。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①部分机制是通过动物实验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的,与人体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尚不明确;②中药治疗抑郁症多采用复方,不同中药成分结合方式是否影响其中单一中药成分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③针灸治疗中,针刺可能带给患者不适感,可能导致患者接受度较差或者患者主观情绪影响治疗效果;④针刺的选穴与针刺手法的不同带来的效果差异目前无法定量分析并研究其机制;⑤重视个体差异,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的不同,所给予的治疗方式不同,其影响机制可能有所不同。综上,治疗抑郁症要重视患者的心理调护,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拓宽治疗思路,充分发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优势,希望临床上中医治疗抑郁症能取的更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抗抑郁海马神经元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给大脑补充营养素,协同药物抗抑郁
海马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AI讲座:神经网络的空间对应
仿生芯片可再现生物神经元行为
采用GCaMP6 在体大规模记录感觉神经元的活动
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控制饮酒的神经元
萌萌哒之长满痘痘的豆丁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