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洁,李健哲,梁秀群,周 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药学部,广西 南宁 530011)
临床药学专业是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方向之一,是药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目标是培养以药学服务为中心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如何不断完善临床药学实习生培训模式和考核方案,满足社会对临床药学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及临床药学服务技能的需求,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临床药师是全体药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也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2-5]。本校于2014年开设临床药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临床医学和药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医药结合专业实践和人际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临床药学技术工作、合理用药、药物评价(新药评价及药品再评价)、临床药品管理、药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制共5年,前面4年为理论教学,后1年为实习培训。实习培训是临床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为学生完成在校理论学习后,走上工作岗位前提供一个直接接触和融入临床药学实践的机会。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进行临床实践,有益于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及技能应用到医疗机构临床药学相关的实践中。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升华过程,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加巩固和深化[6]。本院从2018年开始接受临床药学的实习工作。通过2年的实习带教,对临床药学实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实习带教过程中发现目前临床药学专业实习模式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带教模式及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参考。
1.1实习生的管理不能统一 目前,本校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临床实习和药学实习2个部分。第1个月在各药房轮转,熟悉药品。随后8个月在临床科室轮转,其中轮转10个内科科室,每个科室轮转3周。主要学习临床病例,掌握相关临床表现、检查、用药等,加强和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最后3个月在临床药学科实习,主要参与临床药师的日常工作,如不良反应上报、处方点评、药品信息的整理等,以及完成毕业论文。药学实习由药学部门管理,临床实习由相应的临床科室管理,导致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生管理较为混乱,不易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和进度。
1.2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临床药学带教教师学历、职称、教学经历不同,使得带教教师的水平有所差异。目前,临床药学专业在临床药学科的实习主要是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即一名临床药师带教一名实习生。由于每位带教教师所擅长的专业不同,平时负责的相关临床药学工作不同,使得学生在3个月的临床药学实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及接触的临床药师相关工作不够全面。
1.3临床与药学未能很好地结合 目前的实习模式使得临床部分和药学部分完全分离。学生在药学部门实习时,接受的是药学生的培训模式;在临床科室实习时,接受的又是医学生的培训模式[7]。并且实习生首先在临床科室轮转,然后进入临床药学实习。在临床科室轮转时,有的指导教师对临床药学专业不了解,缺少指导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的经验,对实习侧重点不清楚,使学生不能明确临床实习中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最终导致缺乏一套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特有的规范的实习培训模式,很难真正提高学生实际临床药学工作的能力及满足医院药学人才的需求。
1.4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考核标准 目前,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考核是完成毕业论文及理论考试、出科考试的形式。临床药学是一个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精通药学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二者紧密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8]。在实习带教中教师发现理论考试、出科考试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减弱实践技能的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实习生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不能有效促进理论与临床实践知识体系的整合,达不到临床实践的效果。
2.1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生由药学部统一管理 针对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生管理较为混乱的情况,建议临床药学专业实习生由药学部统一管理。按照国家临床药师培训要求,临床药学专业实习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9]。实习前1个月进行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期间,进行药品调配部门的轮转,熟悉药品。理论学习包括:(1)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制意识和职业信念。尊重患者,维护患者用药权益。(2)熟悉临床药师的任务及工作流程。(3)熟悉内科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4)掌握《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重要精神及其在临床药事管理中的应用要点。(5)掌握医患沟通与交流的技巧。(6)学会阅读医疗文书、书写教学药历、撰写病例分析、用药教育及文献阅读报告[10]。为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干预打好基础。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入临床科室进行11个月的临床专科实习。
2.2注重知识的全面性 目前,本科共有8名专职的临床药师,包括心胸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抗感染、重症监护病房(ICU)及中药临床药师,均经过国家临床药师培训,拥有带教能力。实习生选择3个及以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的临床药师培训专业,并且由符合资质的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共同组成带教组带教。带教医师应由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每个带教组指导学生数不超过3人。这样既能保证实习生们学到多个科室的相关知识,又能使其参与的临床药师日常工作更加全面。
2.3临床医生与临床药师共同带教,丰富查房形式 临床实践是提高临床药学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将药学知识与医学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阶段。临床实践内容主要包括:(1)查房;(2)会诊;(3)文献阅读汇报;(4)病例分析;(5)用药教育;(6)药物咨询;(7)不良反应上报;(8)处方点评。
查房是实习生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查房过程中实习生能直观地了解疾病进展、检查结果及相关医嘱的变化。既往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生主要跟随医生查房,导致其不能在查房过程中融入临床药学思维,临床药学能力得不到锻炼。所以带教教师应让查房形式更加丰富,每天上午由临床药师带着实习生进行临床药学查房。在查房过程中,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方法,采取“以病带药”的案例教学方式[11]。李晶等[12]也提到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建立临床思维与临床药学思维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创新能力,也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实习培训中得到最大收获,提升实习生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能力。
会诊是临床药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实习生在跟临床药师会诊的过程中可以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把理论用于实际中,真正做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升华过程。另外,文献阅读汇报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药品信息。病例讨论可以让实习生对病例的病程进展、检查结果的分析及医嘱的调整有清晰的认识。用药教育、药物咨询、不良反应上报、处方点评等是临床药师的日常工作。让实习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临床解决实际用药问题,服务于临床,提出自己的观点,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
2.4规范实习考核制度 规范的考核制度能反映实习生的实践情况。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专科临床药师培训考核方案,实习生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并接受考核,应在用药医嘱、药物重整、药学监护、药物咨询和患者用药教育及常用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方面具备基本的药学服务能力。学生每完成一个实习内容,指导教师应进行考核并给予评分;1年的实习期结束后,采用“案例考核”的方式进行答辩,综合评估实习生临床药学专业能力是否达标。只有规范化实习考核,才能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实习,也督促了指导教师的带教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以“医药结合”为基础的临床药学专业实习,学生接受1年的临床思维和药学思维的专业训练。在临床医生与临床药师的共同带教下,提高自身临床思维和药学思维,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做到二者的结合,增加了对临床药学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学习了临床药学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对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