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昌新,赵希兰,孟祥玉,李楷静,田文强,任友珍
【导读】宜昌高新区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提高园区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园区产业结构有序升级,带动园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湖北宜昌高新区前身是1988 年9 月成立的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 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总面积211.07 km2。高新区境内多丘陵、岗地、湖泊、水库、堰塘,资源丰富。全年无霜期271天,年均气温16.9 ℃,年平均降水量1 019 mm,年日照时数1 895.7 h,年极端最高气温39.3 ℃,年极端最低气温-14.8 ℃。1 月最冷,平均气温4.4 ℃;7 月最热,平均气温28.1 ℃。柑桔是高新区农业主要产业之一,现有柑桔种植面积4 335.5 hm2,包括国庆1 号749.9 hm2、兴 津1 376.3 hm2、龟井672.2 hm2、尾张958.1 hm2、椪柑141.6 hm2、脐 橙191.7 hm2、柚类及杂柑类245.6 hm2;2020 年总产量达10 万t,全年平均销售价格800 元/t,总产值约8 000 万元。由于柑桔品质不高、出口受限等原因,柑桔销售价格水平总体不高,但是柑桔仍然是高新区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历年来对农民增收贡献明显。
近年来,高新区按照“调结构、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加快柑桔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品质品牌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生产标准化、熟期结构合理化、销售品牌化、加工产业化,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力争到2021 年全区柑桔面积达4 000 hm2(规划区内、外各2 000 hm2),现已完成品改200 hm2,未完成品改面积计划分3 年实施。2021 年计划完成柑桔品改333.3 hm2,精品果率超过30%,产业年总产值达到5 亿元。到2025 年,全区柑桔品改1 333.3 hm2,产业面积控制在4 666.7 hm2左右,年产量维持在14万t 左右,精品果率达到50%,产业年总产值达7 亿元以上。
调整品种结构。根据高新区白洋镇柑桔产区地理生态条件、现有基础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宽皮柑桔优势产区的优势,总体依然以温州蜜柑等品种为发展重点,适度发展一些早熟脐橙、杂柑、柚类等特色优良品种,温州蜜柑占比保持在60%左右。坚持温州蜜柑的主导地位,优化熟期结构。高新区白洋镇柑桔栽培历史悠久,一直以来温州蜜柑被作为主栽柑桔,产业基础良好,营销体系完善,有必要继续坚持温州蜜柑的主导地位。但目前主要以兴津、龟井、国庆1 号、尾张等温州蜜柑品种为主,熟期集中,品质优势不突出,需从熟期和品质方面进行品种结构调整。通过老果园改造、标准园建设等措施,提高特早熟、晚熟品种和高品质柑桔比例,形成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比例为2∶4∶3∶1 的熟期结构。温州蜜柑重点发展大分四号、日南一号、由良蜜桔等优质特早熟品种,脐橙重点发展九月红、青秋、纽荷尔脐橙等品种,适度发展爱媛系列、金秋砂糖桔、鸡尾葡萄柚、阳光一号桔柚等特色新品种,少量发展伦晚脐橙等优良晚熟品种,确保品种多元化,并结合农旅融合等新种植经营模式。通过科学引进和区试筛选特色新品种,引导柑桔品种结构优化,不断增加柑桔品种花色。生物产业园石花山村2020 年柑桔种植面积200 hm2,以早熟品种为主,年产量约3 260 t。因柑桔品质逐年下降,不适应市场需求,经前往宜昌市农科院实地考察,结合本地土质和气候,选定“爱媛38 号”作为柑桔改良品种,2020 年完成“爱媛38 号”品种改良约3.3 hm2,2021 年将继续做好品种适度规模推广和改良。
优化区域布局。根据现有柑桔基地分布,在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要求下,打造3 条优势柑桔产业带,即以长岭岗为核心的早熟温州蜜柑产业带,以绿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湟橙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新优品种柑桔基地,沿雅石溪流域和雅澧线两侧的“白洋蜜桔”出口基地柑桔产业带,以生物产业园石花山村代家畈为核心的“爱媛38 号”柑桔产业带,辅之以小气候区域优势,形成特色柑桔区域品牌。在受冬季低温影响小,向阳背风,水源充足,土壤易排水、透气性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缓坡地带,新发展脐橙、杂柑、柚类等品种。
加大产业扶持。针对柑桔品改和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宜昌高新区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开展柑桔品改当年高接换种相对集中连片0.33 hm2以上的市场主体、专业大户,扶持0.75 万元/hm2;对当年老果园推倒重建、新建大苗定植相对集中连片0.33 hm2以上的市场主体、专业大户,经验收合格的扶持1.5 万元/hm2。以上两项集中连片达到2 hm2以上的,另增加补贴0.45 万元/hm2。水肥一体化设施栽培连片0.33 hm2以上的,扶持1.5 万元/hm2,大棚设施栽培柑桔等果树的,扶持15 万元/hm2,提高农民开展柑桔品改和发展柑桔产业的积极性。
建设标准果园。实施果园标准化改造项目,以适合机械化生产、省力化栽培为建园标准,大力推进果园基础设施升级,重点抓好果园道路建设、肥水管网建设,建园标准适合机械化生产、省力化栽培。在非征迁区域,通过绿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湟橙科技有限公司牵头,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集成应用为重点,打造标准化果园66.7 hm2。湟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湖北水之翼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水肥药一体化设施设备,打造高标准水肥药一体化设施示范展示园,有利于农业减肥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辐射带动农民向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工农互补,工农双赢。到2025 年,全区建成标准化果园面积2 000 hm2,不断提高标准化果园比例。
提升品质品牌。大力开展绿色防控、设施栽培、省力化栽培、控水增糖、完熟栽培等优质高效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加快采后绿色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柑桔高品质栽培。做大做强白洋柑桔品牌,不断提高宜昌蜜桔公用品牌使用率。白洋柑桔是绿色食品,是湖北省名牌产品,要利用品牌优势统一印制包装,制作产业发展宣传片,打造“白洋柑桔”品牌;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开展多层次立体式广告宣传。高新区对当年参加各级政府组织的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的农业经营主体,每次补助5 000~2 万元,促进品牌宣传推广。
壮大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柑桔苗木、生产、农资、分级、包装、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以及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建设。推进采后处理生产线更新改造、提档升级和采后标准化处理水平,支持企业引进高质量红外线分选设备,实现果品商品率达到90%以上。加快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推动电商销售,进一步畅通柑桔电商销售渠道。对于柑桔销售大户和电商销售大户奖励1 万~3万元。与文化部门配合,搭建柑桔科普、文化宣传平台,举办柑桔采摘节、文化节,开发特色生态旅游,延伸产业链。全年致力打造一个集生产、观光、科技应用与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柑桔标准示范园,即以裴家岗、朱家冲村为核心,以绿橙、湟橙公司为主体,结合美丽乡村实施建设白洋万亩柑桔城市公园。
强化组织保障。高新区农林水中心牵头,白洋园区、生物园区及各职能部门及各村参与,按照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分工负责,统筹推进。每季度召开碰头会,根据农时、农事及项目建设需要进行会商,强化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强化政策支持,积极筹措资金。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完善“政府产业基金+担保公司+银行+合作社+保险”模式,发挥好财政资金、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品牌创建等方面补齐短板,扶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另一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外地企业等社会资本注入高新区柑桔产业建设,完善“政府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投入机制,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融资体系,突破柑桔产业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
强化宣传引导。开展柑桔产业发展评先争优活动,评选产业发展标兵10 名,各奖扶5 000元。对严格按照方案实施,项目实施绩效好,带动效果显著(特别是带动贫困户效果),诚实守信的经营主体,邀请媒体进行宣传,并优先安排农业项目,予以扶持。
完善体系,强化保障。一是产业发展体系方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结合特色亮点打造工作,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金融创新等手段,重点扶持隆华食品、绿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柑桔产业化联合体,做实利益联结,带动小农户发展。二是金融保险体系方面,通过政府出台补贴、贴息贷款政策,依靠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解决合作社和社员融资难、风险防范的问题。三是品牌营销体系方面,组织和鼓励合作社在主销城市开设销售窗口,开展农商(商超)对接,通过联营、直销、网络配送销售等方式,力争在大中城市均有白洋柑桔的批发营销网络和终端客户群,对出口企业进行各项政策支持。四是科技推广体系方面,通过绿橙公司与西南大学深度合作,聘请专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专家团队,培育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建立健全行业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柑桔行业自律;开设行业论坛,收集和发布供求信息,引导会员掌握行业动态。五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整合全区植保、农机、农技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构建“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队伍”模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六是信息与服务平台方面,依托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立柑桔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生产、加工、销售等信息搜集与传播服务工作。
加强疫病防控,确保质量安全。加强柑桔溃疡病、大实蝇等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深入与院校合作,开展无病毒苗木基地建设,培育优质无病毒苗木,为全区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严格执行产品准入准出制度,加快推进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多级监管平台。
强化绩效考核。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项目绩效情况的考核;对资金使用方向进行严格监管,履行监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