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强 叶超 毛露 Dirk Hermann 陈艾东,
(1.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病靶向干预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66; 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 南京 210096; 3.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德国 埃森 4512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已被公认为是大脑、肾脏、心脏和血管中正常和病理生理过程的最重要调节因子之一,对稳定血压具有关键作用[1]。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RAS的新成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2-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1-7)-Mas受体轴[2]。它与经典的ACE-AngⅡ-Ang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轴具有反向调节的作用,对高血压有很好的负向调控作用,ACE和ACE2是RAS中的关键酶,在血压调节中相互平衡[3],对血压的调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ACE2已成为高血压治疗一个很有希望的药物靶点。现对此做一全面分析和阐述,旨在为高血压的治疗整理出新思路。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已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高血压的影响,但仍有很大比例的患者不能达到预期的血压控制[4]。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全世界约有25%的成年人受高血压影响[5],本病也是全世界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6]。高血压可引起心脏后负荷增加,为了维持正常的心脏输出量,心肌发生代偿性的向心性肥厚,从而增加做功,高血压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或舒张性心力衰竭[7],其成为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ACE2是从心力衰竭患者cDNA库中克隆出的人类ACE第一个同源基因,是一种1型跨膜蛋白,其N端位于细胞外,而C端以羧酸肽酶的形式位于细胞内;其氨基末端域与ACE有42%的同源性,它能将AngⅠ合成非活性的Ang(1-9),并能将AngⅡ转化为Ang(1-7),通过其对Mas受体的作用,负调控AngⅡ诱导的心血管损伤,表现出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8-11]。ACE2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实验证明,ACE2启动子中的CpG4和CpG5在高血压患者中被高度甲基化,并且在5个CpG位点之间显著相互作用[2]。ACE2通过作用于RAS中的血管活性肽来平衡血压[3]。ACE2可裂解爱帕琳肽(apelin),将[Pyr1]apelin-13转化为[Pyr1]apelin-13(1-12),该代谢产物经证实为一种血管舒张剂,具有降血压作用[12]。ACE2是抗高压肽在体内的靶点,实验证明抗高压肽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是通过ACE2-Ang(1-7)-Mas受体轴实现的[5]。有实验表明,牛磺酸通过抑制ACE基因和蛋白表达,促进ACE2表达,使血管收缩,降低外周血管总阻力,从而抑制高血压[9]。
Ang(1-7)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及其周围,细胞质中鲜有分布,它可由不同的酶产生,但最有效的是ACE2,它可通过Ang(1-9)作为中间步骤从AngⅠ产生Ang(1-7),也可由ACE2降解AngⅡ而来,ACE2将AngⅡ的羧基端苯丙氨酸裂解形成Ang(1-7)[5],后一种途径更为有效,因为ACE2对AngⅡ有亲和力。AngⅡ损伤心血管健康,而Ang(1-7)的作用与AngⅡ完全相反[8],与Mas受体结合后发挥一系列有益作用,如抗纤维化、抗肥大和血管舒张等[4]。Ang(1-7)主要存在于包括肾脏在内的多个组织和血清中,具有拮抗AngⅡ的作用,与肾组织中的G蛋白偶联膜受体相互作用[13]。Ang(1-7)是一种特异性的Mas受体激动剂,在RAS的反调节机制ACE2-Ang(1-7)-Mas受体轴中起中心作用,可抵消AngⅡ的作用,促进利钠和血管舒张[14-15]。其实,Ang(1-7)并非只通过Mas受体的介导发挥作用,有研究认为Ang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是Ang(1-7)的血管抑制作用的原因,而其他研究表明Ang(1-7)以非竞争性的方式抑制AT1R,低浓度的Ang(1-7)降低了AT1R对AngⅡ的应答,表明Ang(1-7)可保护机体免受AngⅡ的有害影响[13]。
Mas受体是在肾脏中发现的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13],是Ang(1-7)活性介导的受体。与ACE2一样,Ang(1-7)和Mas受体发挥作用。实验证明,醛固酮会降低Mas受体的表达,从而影响RAS的降血压作用,但未改变ACE2和Ang(1-7)的表达或催化活性。Mas受体与Ang(1-7)结合后发挥其舒张血管、减轻心肌纤维化和抗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ACE2-Ang(1-7)-Mas受体轴起对抗ACE-AngⅡ-AT1R轴的平衡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作用[11]。Ang(1-7)-Mas受体信号介导AngⅡ-AT1R信号的拮抗作用,如血管舒张、抗高血压和抗纤维化,其通过激活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PBK/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途径释放。脂氧素受体激动剂除了能显著增加ACE2、Ang(1-7)和Mas受体的表达水平外,还能显著增加ACE2的活性[16],未来有望成为抗高血压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新药物。
临床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不明确的独立疾病,在全球13亿高血压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后者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研究表明RAS的活性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性[17],过度活跃的RAS会增加患病的风险,RAS阻断剂的成功治疗支持了这一理论。AngⅡ可升高动脉血压,直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ACE2在血管内皮组织中高度表达,能有效地将AngⅡ代谢为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肽Ang(1-7),有研究认为AT2R是Ang(1-7)的血管抑制作用的原因,而其他研究表明Ang(1-7)以非竞争性的方式抑制AT1R,这导致了人们对RAS的反调节成分越来越感兴趣。现在人们认为,RAS由截然不同的对立的两条系统轴组成:ACE-AngⅡ-AT1R轴和ACE2-Ang(1-7)-Mas受体轴,ACE和ACE2是RAS的两条手臂,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ACE2-Ang(1-7)-Mas受体轴被认为是一个有希望的高血压治疗靶点[18]。ACE和ACE2二者密不可分,ACE和ACE2基因多态性的结合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3]。虽然ACE2基因多态性(突变或变异)对高血压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ACE2-Ang(1-7)-Mas受体轴与ACE-AngⅡ-AT1R轴的交叉联系有关[8]。ACE2是RAS的关键酶,定位于染色体Xp22,因此,增加位于Xp22染色体上的ACE2的表达可防止血压升高,而抑制或缺失则可促进高血压。ACE2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所以控制相关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为治疗或预防高血压提供新的机会[2]。AngⅡ通过天冬氨酸残基的脱羧作用生成的Alamandine与Ang(1-7)在结构上相似,唯一区别是Alamandine氨基末端存在的是丙氨酸残基,而Ang(1-7)中的相同位置是天冬氨酸残基,因此二者的生物活性也相似。实验证明,长期服用Alamandin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心肌肥厚和恶化的左心室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5]。在动物模型中,患有高血压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中的ACE2 mRNA表达、蛋白表达和活性均降低[19-20]。对高血压进行免疫治疗并不罕见,几项研究已对Ang疫苗作为抑制RAS的一种策略有了新的认识,抗高血压疫苗作为一种特异的靶抗原,与细菌、病毒疫苗相比,其多因素的高血压病因复杂,Cytos生物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血管特异性疫苗(CYT006-AngQb),该疫苗由一种具有N末端Cys-Gly-Gly延伸的AngⅡ肽组成,该肽与来自噬菌体Qb外壳蛋白的类病毒颗粒共价偶联。类病毒颗粒可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降低到ACE抑制剂所能达到的水平,并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针对AngⅡ的疫苗接种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抗高血压药,可以提供持久的效果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通过接种疫苗来实现慢性RAS抑制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法,然而疫苗在控制高血压和阻断RAS后对身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比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复杂,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适当和早期干预除了治疗潜在的病因外,还可能有助于控制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妊娠期高血压就是其中一种,妊娠期高血压最严重的一种形式是先兆子痫,先兆子痫可导致子痫,通常导致孕产妇和胎儿死亡。近年来发现Ang(1-7)与AngⅡ有相反的作用,在人类妊娠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妊娠的血管舒张特性,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应尤其注意。
RAS过度增强是高血压的重要病理生理学特征,ACE2-Ang(1-7)-Mas受体轴可减轻或消除高血压状态下这一效应,可通过对抗AngⅡ的效应和增加[Pyr1]apelin-13(1-12)、抗高压肽等这些降压肽的表达,对高血压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干预ACE2-Ang(1-7)-Mas受体轴,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新的方向。脂氧素受体激动剂除了能显著增加ACE2、Ang(1-7)和Mas受体的表达水平外,还能显著增加ACE2的活性,未来有可能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