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轲,凌欣华,徐国宝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 梅州 514000)
雷州山羊1只,体重25 kg。由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从附近农户家购买。实验前由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院实验动物饲养员饲予青草、玉米粉,饲养一段时间临床检查健康后进行实验,试验期间自由摄食、饮水。
手术盘、手术刀柄、手术刀片、手术剪、剪毛剪、止血钳、握式持针器、镊子、弯三棱缝针、10号缝线、一次性注射器(5 mL、10 mL、20 mL)、培养皿、培养基、接种环、载玻片、盖玻片、试管、试管架、酒精棉球、碘酊棉球、脱脂棉、纱布等。(以上器材均由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临床兽医分室提供)
3%双氧水:取100 mL 30%的过氧化氢,置于1 000 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
10%硫酸钠来苏儿:取50 g硫酸钠做溶质,溶解于400 mL 2%来苏儿中,混匀,用2%来苏儿定容至500 mL。
硫酸钠活性炭等量混合粉末:用电子天平称量等量的硫酸铜粉末与活性炭粉末,在干净的培养皿中研磨混匀,备用。
在山羊放牧的草坪中随机选取5个土壤取样点,每个点取土壤20 g左右,取得的土壤样品置于干净托盘中,混匀后备用。用1:1 000~1:2 000浓度新洁尔灭溶液对手术器械进行浸泡消毒。选取颈部下1/3处,剪毛,剃毛,用酒精棉球、碘酊消毒后,用0.5%普鲁卡因于所选定的术部作局部浸润麻醉。沿血管走向,在距离颈背部约3指宽处避开血管作2~3 cm切口。以手术刀柄向下扩张切口,形成囊状,填充草地土壤。对侧颈部以同样方法处理。以左侧伤口为对照组,右侧伤口为治疗组。造病后,每天观察并记录创口的变化、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的其他变化。
实验动物造病后,每天观察、判断污染创口的发展转归情况,每2 d对实验动物的体温、脉搏、呼吸进行1次测量,以监测动物机体变化情况,直到治疗结束。
将实验所需消毒灭菌的器械、培养皿、烧杯等物品进行流水清洗,置于烘干箱烘干后用牛皮纸包裹扎好,整齐地平放入蒸汽灭菌高压锅的内筒中,在121.3℃高温下灭菌30 min。超净工作台在使用前清理干净,紫外线照射1 h后,打开抽风设备,保持无菌环境,即可使用。
在伤口化脓明显时,无菌操作,用无针头的无菌注射器从化脓创中抽取脓液,置于经灭菌的离心管中做好标记,及时进行划板培养,每个脓汁样分别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做2个划线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无菌的环境下,右手取针尖稍弯的接种环,火焰灭菌并冷却后,挑取少量脓液用三区划线的方法划线,左手取琼脂平板,在酒精灯火焰左前上方,使平板面向火焰,以免空中杂菌落入,右手将已沾脓汁的接种环在琼脂表面密集而不重叠的来回划线,面积约占整个平板的1/5~1/6,此为第一区。划线时接种环与琼脂呈30°~40°轻轻接触,利用腕力滑动,切忌划破琼脂。划完第一区后接种环上经火焰灭菌,待冷后,在划线末端重复2~3根线后,再划下一区域(约占1/4面积),此为第二区。第二区划完后可不烧灼接种环,用同样方法划第三区,划满整个平皿。划线完毕,将平板扣入皿盖并作好标记,置于37℃温箱孵育18~24 h,观察琼脂表面菌落分布情况,注意是否分离出单个菌落,并记录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透明度、色素等)。
细菌涂片:取洁净、透明、无油迹的载玻片,先用接种环取少量水于玻片上,再挑取少量菌落,在液滴中混合并均匀涂布,自然干燥,将抹片的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灯外焰上来回拖过数次,略加热(以不烫手为度)进行固定。
细菌染色及鉴定: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将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色液,染1 min,水洗。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滴加脱色酒精,30s。水洗,滴加沙黄复染液,复染1 min。水洗,吸干或自然干燥,在光学显微镜下镜检,记录细菌颜色、形态、大小等。
1)清洁创围: 先用数层灭菌纱布块覆盖创面,后用剪毛剪将创围被毛剪去,剃干净,剃毛面积以距创缘周围10 cm左右为宜。离创缘较远的皮肤,可用肥皂水和消毒液洗刷干净。用酒精棉球涂擦创围皮肤,干后用5%的碘酊涂擦创围皮肤2次。
2)冲洗创腔: 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5%高锰酸钾交替反复冲洗创腔,直至脓汁排完。
3)清创术:扩大创口,除去深部异物,切除坏死组织,消灭创囊,做辅助切口,小心别损伤脓膜。
4)创伤用药:对照组侧灭菌纱布蘸10%硫酸钠来苏儿(2%)填塞创腔引流。治疗组侧灭菌纱布蘸2%来苏儿后,包裹硫酸钠粉活性炭粉(体积比1:1混合)填塞创腔引流。
5)根据创伤转归情况,进行治疗和换药。待伤口转为肉芽创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创围,创面涂抹蜂蜜,创口表面覆以隔离用纱布。如创腔较大可对伤口进行缝合,加快伤口愈合。
山羊颈部两侧的化脓创脓液中的致病菌经分离纯培养到2种不同形态的菌落,白色菌落和绿色菌落。
白色菌落致病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湿润、扁平、大小不等、灰白色的菌落。
白色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呈红色,单个散在,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
绿色菌落形成光滑,微隆起,边缘整齐波状,蓝绿色的中等大小菌落。
绿色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呈红色,单在、成对或偶尔成短链,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化脓创的研究、治疗等不断进步,治疗方法众多,但对化脓创的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研究依然重要,有人曾对伤口分泌物进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的研究,革兰阴性杆菌为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但葡萄球菌也在逐年增加,多数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株。本次试验就针对草地土壤作为污染物致化脓创后,对其脓汁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了解草地土壤可致化脓创致病菌的种类。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到经草地土壤致化脓创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该菌群对脂肽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等几大类抗菌药物均具有耐药性,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提示该类化脓性感染治疗时应及时确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可在无药敏试验的情况下优先选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