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龙,阮国荣,徐 磊,2*
(1.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9;2. 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南京 211102)
畜牧兽医专业是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曾分别获得福建省“精品专业”、“示范专业”称号。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创业教育,2006年与福建丰泽农牧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海西创业学院”,为海西畜牧业培养行业创业人才。在十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丰富以创业导向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体系。以创业导向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体系由创业实践体系、校内课程实践体系、教学实践实习体系和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1]。本体系重在创业素质的培养与创业实践的探索,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探索出一条可实现的路径。
经过行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校企合作企业调研和动物科学系生源状况分析。并通过走访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的学生家庭,得知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或是畜牧兽医专业中专毕业生,他们经过长期的畜牧行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认可畜牧行业。因此学生家长愿意把学生送到动物科学系学习畜牧兽医技术,并期望将学生培养成家庭事业接班人。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分析,认为创新创业、畜禽生产、良种繁育、动物养殖投入品营销、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已成为福建省畜牧业发展的六大领域[2]。通过对六大领域的岗位分析得出,高职畜牧兽医人才应具有创新创业、畜禽生产、良种繁育、动物养殖投入品营销、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六大核心能力。因此,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采取在创新创业、畜禽生产、良种繁育、动物养殖投入品、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六大核心能力方面进行“岗位轮动”的方式教学。
根据畜牧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动物科学系对主要工作领域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畜禽生产、良种繁育、动物养殖投入品营销、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六大核心能力。以六大领域为主,在完成创业素质教育、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技术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以动物养殖场、兽药生产厂、饲料加工厂、动物医院等校企合作企业为主要实践场所,在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岗位(群) 实施轮岗见习(实习、顶岗实习)活动和实践操作[3]。使学生熟悉不同类型企业(生产场)内部各岗位的运作情况,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
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创业素质教育与创业实操组成。创业素质教育主要由创业见习、创业基础、创业团队熔炼、创办企业与企业文化建设、创业营销与策划、创业动态等课程组成,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团队氛围、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提高队员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学会信任、换位思考,懂得换位思考;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营销策划对象的各种进行分析、重组、优化;学会营销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并制定行动方案,掌握系统地制定各种营销策划方案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市场营销整体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创业实操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创业虚拟仿真以及结合院、系创业大赛,同时结合所学专业,利用畜牧兽医创业孵化基地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宠物蜥蜴养殖、宠物兔养殖、生态跑地鸡养殖、番鸭养殖、观赏鸽养殖、宠物狗养殖、蜜蜂养殖等。
校内课程实践体系主要由课程内实验、课程实训、技能竞赛组成。课程实训主要是一些专业主干课程除了课程内开设相应的实验项目,还结合课程实际,开设了综合性实训项目。如《动物疫病诊疗技术》、《良种繁育技术》、《现代养猪生产》等课程, 根据岗位能力需求重新构建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每学期内校内开展2~3周的课程实训。主要内容涉及养猪生产技能、动物疾病常规检查与治疗技能、饲料原料检测技能、动物精液检查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每年开展一次专业技能竞赛,竞赛项目主要有新城疫抗体测定、鸡的病理剖检、病原检测;动物外科手术;犬静脉输液技术等。其中新城疫抗体测定项目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一次,省级“二等奖”二次。竞赛开展时,广泛发动师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专业技能训练,全面熟练掌握专业技能。
教学实习体系是指学生在系统化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 具备一定操作技能时,针对主干课程利用寒暑假时间,以统一安排和学生自找的形式,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 如动物医院、养猪场等, 从事1~2月的猪饲养管理、动物疾病诊疗等见习工作,了解养猪生产的基本环节,动物疾病诊疗方法等,从而熟悉猪生产与疾病防控知识、技能, 同时强化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全面提高职业素质[4]。
毕业顶岗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与第六学期进行,时间为10 个月左右,前3个月为毕业实习,后7个月为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践是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社会,获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巩固所学理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5]。
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包括课余技能训练活动(如各种创业团队等)和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技术服务等)两个主要环节[6-8]。课余技能训练活动是在专业技能活动基础上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种养殖创业活动。通过创业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专业思想。课余技能训练活动常安排在晚上、双休日,学校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训练项目自主训练,这些项目主要是结合院、系技能竞赛进行。社会服务主要结合当地动物强制免疫进行,学生每年都为当地春防、秋防进行服务;同时利用寒暑假走出校门,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深入企业、社区开展社会服务。
院系建立健全了“实践教学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规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规定”、“顶岗实习实施办法”、“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并严格用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活动,从而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9-10]。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保障。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特点和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所处地理环境位置实际情况,全面规划、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建设BSL-2实训室、动物疫病防治实训室、动物检疫与检验实训室、良种繁育实训室、猪生产实训室等,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而且为校内实训的开展提供场所。
此外,合作企业福建丰泽农牧饲料有限公司等也为学生的相关技能训练提供了场所,为学生进行校外实训创造了的条件。通过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一线行家里手担任毕业生顶实践指导教师,企业根据实习计划安排学生在不同岗位顶岗实践。目前,已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较为巩固的校企合作关系,这些企业现代化的生产条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学生的实训、顶岗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11]。学院为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专门制订有关文件,积极鼓励教师到生产单位挂职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刚入职的年轻教师要在企业挂职锻炼1 年,同时对积极参加生产实践的教师,在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有企业锻炼的老师优先考虑。
依据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并重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就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时,必须取得至少一本职业资格证书[12]。几年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100%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 取得一本职业资格证书以上的达100%。有许多学生同时取得了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疫病检疫检验员、动物饲养工等多项职业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3]。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培养出的学生充分得到行业的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绝大多数家里从事畜牧业这一行的学生都能很好的融入家庭的事业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些同学已经能独立承担经营管理重任了,有些同学工作了5-6后也能独立成功创业;专业课程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动物解剖生理》、《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良种繁育技术》、《动物传染病》分别获得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称号;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分别获得省级、国家级财政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