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蓝印花布艺术在泰安中小学的传承教育研究

2021-12-05 09:11张中启
纺织科技进展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间艺人印花布泰安

张中启

(泰山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271021)

非遗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国家、民族宝贵的文化财产和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1],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2],体现了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蓝印花布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色调单纯,风格清新,是一种体现东方文化的传统工艺品,蕴涵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调[3],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4],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生活习惯[5],深刻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非遗蓝印花布不但是民间文化的一种载体,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6],以纯真而又朴素、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7],深受广大人民的青睐。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转型,工业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统事物的接受度较低[8],非遗蓝印花布渐渐从人们生活中淡化甚至消失,非遗蓝印花布传承人严重缺乏,技艺水平严重衰退。把非遗蓝印花布艺术引入到泰安中小学教育中,不但可以增进泰安中小学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还可以使泰安中小学学生肩负起保护和传承非遗蓝印花布的重任,推动非遗蓝印花布艺术的有效传承。

1 非遗蓝印花布艺术在泰安中小学教育现状

1.1 师资力量薄弱

泰安中小学非遗蓝印花布传承乏力与泰安中小学的教学师资配置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泰安中小学非遗蓝印花布的授课老师一般由美术老师担任,这些老师文化水平较高,但对非遗蓝印花布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对非遗蓝印花布的技艺掌握不够透彻,教学过程中只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蓝印花布知识和技艺。有些泰安中小学学校还聘请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给学生授课,虽然这些民间艺人技艺高超,但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教学经验,普通话不标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只停留在民间作坊水平,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泰安中小学非遗蓝印花布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1.2 教学课时较少

泰安中小学不重视非遗蓝印花布课程,不是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进行系统讲解,而是将非遗蓝印花布教学内容安排在传统文化课程中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由于非遗蓝印花布课时数明显不足,老师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所教授的内容,缺乏系统性,更缺乏稳定性,教学仅仅停留在比较初级和浅显的阶段。由于老师不能深入对非遗蓝印花布进行讲解,往往只注重非遗蓝印花布简单技巧的的传授,缺乏引导学生领悟非遗蓝印花布更深文化价值的内涵,学生缺乏课外观察实践的机会,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视野比较狭窄,所学知识不够宽阔,学生创新意识受到限制,因此很难达到传承、发展非遗蓝印花布的目的。

1.3 教学手段单调

泰安中小学很多老师在教授非遗蓝印花布课程时,通常采用传统的PPT形式给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一边讲解一些非遗蓝印花布的理论知识,一边结合非遗蓝印花布图片进行分析,没有利用探究式学习模式,也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让学生全方位体验非遗蓝印花布艺术,这必然会造成非遗蓝印花布教学内容的浅薄和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调动学生的视、听、触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1.4 教学内容陈旧

非遗蓝印花布课程属于一门技艺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但要掌握大量的非遗蓝印花布技艺知识,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但泰安中小学对非遗蓝印花布教育不够重视,安排课时较少,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能依据教材给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比较陈旧的非遗蓝印花布知识,学生亲手参与实践的机会少,与生活的联系较少,不能进行深入教学,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比较枯燥,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非遗蓝印花布传统文化的激情。

1.5 教学缺乏规范

泰安中小学中的非遗蓝印花布课程是一门选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先讲解一些非遗蓝印花布制作方法之后,学生就开始实践练习,尝试制作非遗蓝印花布。由于该门课程缺乏合理的教学计划,没有按照科学规范的要求进行授课,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非遗蓝印花布文化精髓,创作的非遗蓝印花布作品缺少生命力,很难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2 非遗蓝印花布艺术在泰安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传承方式

2.1 民间艺人师徒式传承

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具有娴熟的制作技能和经验,因此,泰安中小学为了培养中小学学生非遗蓝印花布制作技能,可以聘请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进入中小学课堂,为学生传授非遗蓝印花布传统技艺,让学生与民间艺术零距离接触。民间艺人在给泰安中小学学生授课过程中,通常采取“口口相传”现场教学模式,教授学生基本的非遗蓝印花布制作步骤,学生按照民间艺人的授课内容一步步进行操作,现场学习非遗蓝印花布制作技艺。

2.2 课堂式传承模式

课堂是施行文化知识传授的有效场所,在泰安中小学开设非遗蓝印花布选修课程,进行非遗蓝印花布传承教育,不但可以给泰安中小学学生传授非遗蓝印花布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还可以培养泰安中小学学生学习非遗蓝印花布文化的兴趣,增强泰安中小学学生对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术的热爱,增进泰安中小学学生对非遗蓝印花布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泰安中小学非遗蓝印花布课程是由专业教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针对非遗蓝印花布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艺术风格、社会历史价值等主要内容,通过正规的课堂教学,对泰安中小学学生普及非遗蓝印花布手工技艺文化,不但可以让泰安中小学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非遗蓝印花布文化知识,还可以让泰安中小学学生体验非遗蓝印花布的艺术魅力,提高泰安中小学学生对非遗蓝印花布文化的热爱,增强泰安中小学学生传承非遗蓝印花布的历史责任感。

2.3 非遗蓝印花布工作室传承

泰安中小学可以针对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需求,成立非遗蓝印花布工作室,教师在进行非遗蓝印花布艺术理论研究的同时,引导学生借鉴和提取非遗蓝印花布艺术元素,设计出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观的非遗蓝印花布产品。通过非遗蓝印花布工作室对泰安中小学学生进行非遗蓝印花布文化传承教育,不但可以发挥泰安中小学学生的资源优势,给泰安中小学非遗蓝印花布文化教育带来活力,还可以创作出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非遗蓝印花布作品,实现对非遗蓝印花布的传承、创新和持续性发展。

2.4 非遗蓝印花布学生社团传承

学生社团是学校第一教育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扩大非遗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社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泰安中小学开设非遗蓝印花布学生社团,可以为爱好非遗蓝印花布的中小学生搭建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增强泰安中小学学生学习非遗蓝印花布的兴趣,熏陶和丰富泰安中小学学生的精神世界,吸引广大同学参与以非遗蓝印花布为代表的传承工作。泰安中小学非遗蓝印花布学生社团可以为泰安中小学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场所,通过定期举办非遗蓝印花布图片展览、学生作品展览、专家讲座,播放影像资料和举办校园非遗蓝印花布设计大赛,为泰安中小学生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形成鲜明的、有特色的泰安中小学校园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蓝印花布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非遗蓝印花布实训基地传承

泰安中小学开设非遗蓝印花布课程,校内主要进行简单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非遗蓝印花布技艺的操作还需要在实训基地进行。泰安中小学学校不可能长期聘请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在校园里进行教学,而且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年龄偏大,分散在各地,因此,泰安中小学必须在传承人所在地建立非遗蓝印花布实训基地。泰安中小学通过与非遗蓝印花布实训基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手把手传授给学生非遗蓝印花布技艺,学生通过现场观摩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的非遗蓝印花布作品,可以提升鉴赏能力;现场观摩非遗蓝印花布民间艺人制作非遗蓝印花布,可以掌握非遗蓝印花布制作技艺。

3 非遗蓝印花布艺术在泰安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作用

3.1 促进非遗蓝印花布艺术的传承

非遗蓝印花布艺术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手工技艺财富,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灿烂结晶,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主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蓝印花布,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非遗蓝印花布传承人。泰安中小学是发现和培养非遗蓝印花布传承人的最佳土壤,在泰安中小学开设非遗蓝印花布课程教育,不仅可以让泰安中小学学生了解非遗蓝印花布艺术,激发泰安中小学学生学习非遗蓝印花布艺术的热情,还可以唤起泰安中小学学生继承和发扬非遗蓝印花布艺术的责任感,为非遗蓝印花布艺术的传承提供保障。

3.2 提升中小学学生的人文素质

教育学家杨叔子认为:“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非遗蓝印花布艺术来源于生活,植根于民间,是民间智慧、民俗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精华之一,体现了当地的风土民情、文化特征、社会制度和礼仪风俗,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人文特色。因此,在泰安中小学开展非遗蓝印花布艺术课程实施美育教育,能够充实泰安中小学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泰安中小学学生的乡土意识和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感情,激发泰安中小学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泰安中小学学生的个人修养、文化水平和审美修养,使泰安中小学学生热爱非遗蓝印花布文化并积极传承民族文化。

3.3 培养中小学学生创新思维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说过:“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如果把非遗蓝印花布引入到泰安中小学课堂,让泰安中小学学生感受到非遗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体验到非遗蓝印花布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人格魅力,不但可以增强泰安中小学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可以激发泰安中小学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泰安中小学学生的创造性和民族意识。

4 非遗蓝印花布在泰安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4.1 纹样的创新应用

非遗蓝印花布纹样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地域风俗中形成的独特艺术造型,体现了民俗生活习惯和地方艺术特色,其纹样构图形式通常采取连续式与单独式、对称式与适合式。因此,在泰安中小学开展非遗蓝印花布纹样创新教学,可以让学生采取综合式灵活多变的构图形式设计非遗蓝印花布纹样,让学生在重视平面装饰的同时更注重画面节奏的安排把握,只有这样,学生设计的非遗蓝印花布纹样才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更加富有现代感和时代感。

4.2 色彩的创新应用

传统的非遗蓝印花布采用的染料是靛蓝还原染料,采用蓝地白花单套花版印刷,色彩素雅沉静。因此,在泰安中小学开展非遗蓝印花布色彩创新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保留非遗蓝印花布传统蓝色的基础上,通过搭配鲜艳的色彩对非遗蓝印花布色彩进行创新,这样,学生设计的非遗蓝印花布不但可以传达出非遗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还可以保留非遗蓝印花布自身的艺术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使非遗蓝印花布色彩艺术更具有时代生命力。

4.3 文创产品的创新应用

非遗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是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非遗蓝印花布逐渐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消逝。因此,在泰安中小学开展非遗蓝印花布文创产品创新教学,不仅可以在把握好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将非遗蓝印花布特有的吉祥元素融合到文创产品中,设计出具有高度文化价值和独特魅力的非遗蓝印花布文创产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消费习惯,还可以更好地传承非遗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和民俗文化。

5 结语

非遗蓝印花布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门类中“中国化”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一种兼收并蓄,而又具民族独立的精神。在泰安中小学开设非遗蓝印花布课程,在教学中更多地渗透非遗蓝印花布艺术,不但可以对泰安中小学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泰安中小学学生的人文素质,激发中小学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还可以赋予非遗蓝印花布艺术新时代的新活力,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的非遗蓝印花布文化,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民间艺人印花布泰安
极致的乡愁——泰安九女峰“故乡的月”仪式堂
民间艺人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泰安杂记
吴元新蓝印花布四代传承人的故事
Reflections about the Summer Camp of Shandong University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现状调查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