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奕娇,杨曙东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518033;2深圳市中医院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也叫IgA血管炎(immunoglobulin A vasculitis,IgAV),西医认为其病理机制为免疫球蛋白A1(immunoglobulin A 1,IgA1)主导的免疫沉积造成小血管的损害,可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则是HSP的常见严重并发症,通常见于儿童继发性肾小球肾炎[2]。有研究[3]表明,在小儿HSP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为HSPN。虽然大多数患者的短期预后较好,但HSPN正在成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调查[4-5]发现,肾病综合征或初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展为CKD的风险高达20%~50%。因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迫在眉睫。西医通常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inhibitor,ARB)等药物治疗小儿HSPN,必要时甚至采用血浆置换等治疗手段[6]。而患儿家属更偏向于寻求毒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故笔者就岭南医学对小儿HSPN的特色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
岭南是指五岭以南的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岭南的地理位置特殊,即地处中国南端的亚热带,该地区夏季长,雨季久,形成了以湿热为主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据中医学“三因学说”理论,因岭南“地”及“时”的特点,必然会造成岭南人体质多湿、热,日久则易出现“虚”“瘀”。清代吴鞠通认为小儿多“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其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易导致小儿肺常不足,心、肝有余,脾肾则易虚。岭南的中草药多有清湿热、健脾的功效,岭南医家根据岭南人的体质,合理运用当地药材,多以清热祛湿、健脾运脾,平补脾肾法治疗因湿热所致的疾病。因此,治疗岭南HSPN患儿时,应当把握小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并结合岭南区域特点和气候特点,辨证论治。
小儿HSPN可见皮肤出现紫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多发于下肢及臀部,可累及面部和躯干,属中医学“紫癜”范畴,亦称“紫斑”,古籍中称其为“葡萄疫”“紫癜风”,若患儿出现严重水肿、血尿,也可归属“水肿”“尿血”范畴。对其病因病机可从辨“虚”“实”入手,再加以辨证施治。
1.1 辨实临床上,小儿HSPN首发于感冒,尤其以季节交替之时多发。古代医家称小儿为“纯阳”之体,叶天士在《幼科要略·总论》中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7]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卫气不固,若感受时邪或异气,或照料失当,则易化火。此外,肺为娇脏,温邪首犯肺,故小儿易患肺系热疾。火邪入营里,则迫血妄行,表现为肌肤紫癜。若未得及时医治,热邪犯血,则斑疹加重;若下犯肾络,则表现为血尿。加之岭南气候湿热,小儿腠理不密,外邪束于肌表,湿热之邪入里,易化热,为实证。
1.2 辨虚小儿禀赋不足,HSPN患儿以脾肾不足尤为明显。就先天而论,小儿气血未充,肾气未固,肾气不足则先天正气虚弱,外邪入侵后易患病,且肾气固摄失调,可致尿血。此外,肾藏精,精血同源,肾精亏虚则血虚。就其后天而论,小儿生长快速,脾胃功能尚未健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小儿后天脾虚则吸收运化功能低下,而脾亦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不统血。岭南地区因气候湿热,夏季岭南人多好食冷冻之物,喜居有空调之处,且有饮用凉茶的习俗,喜爱睡凉席,岭南人的衣食住行习惯都易耗伤阳气,久则必然会导致脾肾气虚。再者,小儿HSPN多病程迁延,久病致虚,且气血耗损,导致其肾阴虚或脾气虚。此外,血热妄行、脾肾虚损,均可使血不循经,久则为瘀,因此血瘀证型也贯穿小儿HSPN发病的始终。
环境造就体质,岭南地区的特殊气候及地理特点造就了当地患儿易实易虚的体质,甚则虚实夹杂,故治疗时应当把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中病即止”的原则。该地区的患儿体质易上火,但若败火太过,又容易损伤脾肾,因此在治疗时应当遵循其病因病机,据其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辨证选方选药。
2.1 早期需“轻”小儿HSPN发病早期除了出现瘀点瘀斑,还伴有发热、恶风、咳嗽、咽痛、流涕,或伴尿血、便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感冒是小儿HSPN发病的“导火线”,不可轻视,治疗应当及时,辨证以风邪入络为主,故治疗需“轻”,即疏散风热,清热除湿。可选用有清热功效,但性味较平和的岭南特色中草药,如花类、叶类的中药以使风邪散去。
岭南地区阳光充沛,雨水充足,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山银花是岭南常见的中药,是华南地区金银花的主要品种,其归经及药效与金银花相似。山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医师偏爱用山银花治疗HSPN初期风热症状明显的患儿,选方可用银翘散加减。此外,枇杷叶喜温喜潮湿,也是岭南地区常用草药,《滇南本草》对枇杷叶有记载:“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8]故可酌量用于治疗临床表现有咳嗽、脓痰的患儿。布渣叶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对小儿感冒有一定治疗效果,《生草药性备要》描述其:“味酸,性平,无毒,解一切蛊胀,清黄气,消热毒,去食积。”[9]小儿多易积食,并由此引发感冒,此时用布渣叶既可清热又可消积。另外,对于大便硬结的患儿,可用岭南特色中药龙脷叶润肺止咳,兼以通便;对咳嗽、咯痰严重的患儿,则应选用性味平和的鸡蛋花,以清利湿热、止咳化痰;斑疹隐隐的患儿,可加蝉蜕以透疹外出。总之,针对小儿早期HSPN,可选用的岭南中药众多,虽该类药物较平和,清热之力未至太过,但仍应当秉承“中病即止”的治疗原则,不可长期使用,切莫清热过度,耗损小儿阳气,加剧其肺脾肾虚。
2.2 急性期宜“凉”若对小儿早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治疗不当,则会风邪入里,热毒犯营血,患儿可出现瘀点瘀斑愈加密集,疹色鲜红,或伴有腹痛、关节痛、呕血、尿血、便血,甚则出现高热,烦躁,谵语,舌质绛红,苔黄燥,脉滑数。小儿HSPN发病期火热炽盛,或溢于皮肤,或下行为尿血。此期病情进展快,故当以治标为主,宜用“凉”法,即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选方可用犀角地黄汤。小儿肝常有余,可用水牛角代替犀角,入肝经以解热,定惊。水牛角气味、药效均较犀角薄弱,故其用量宜大,可用20 g水牛角入药。生地黄可助水牛角凉血解毒;牡丹皮、紫草可凉血活血;此外临床上还常选用茜草凉血止血。若血瘀严重,可选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岭南人好用鲜品白茅根煲汤,白茅根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白茅根必用鲜者,其效方着,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时,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验,远胜干者。”[10]岭南人推崇药食同源,时常将道地药材与日常饮食相结合,鲜白茅根入膳,可清热毒,止血尿。若患儿腹痛明显,可加岭南特色药材高良姜、广木香以行气止痛;对辨证为寒证腹痛的患儿,可予阳春砂以温中,肉桂以散寒止痛;尿血严重的患儿,可使用小蓟炭、侧柏叶、蒲黄止血。
2.3 后期重“平补”紫癜后期瘀斑瘀点隐现,色泽暗淡,患儿神疲乏力,腰背酸软,纳呆,或伴有腹胀,尿茶色,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小儿HSPN后期病情反复,病程长,表现为脾肾气虚,故需补益脾肾,扶助正气。李宜瑞[11]教授在诊治岭南小儿HSPN时遵循“三因制宜”之法,因岭南地域特色致患儿体质偏气虚痰湿,故补益不宜滋腻,而当“平补”以顾护中焦。此外,在选方时予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加减。张仲景认为四季脾旺而不受邪。脾本喜燥恶湿,但岭南常年湿热,故固护脾胃对岭南患儿而言尤为重要。五指毛桃盛产于广东,其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化湿之效,并素有“南芪”之称,为当地常用平补中药[12-13]。岭南人亦常将五指毛桃与茯苓作为汤料食用,取其健运脾胃,行气祛湿的功效。广陈皮亦属广东道地药材,其性温,味苦、辛,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是岭南医家常用的“平补”脾气要药。若患儿腰酸明显,且有遗尿者,可予岭南特色药芡实、莲子以平补脾肾,固精;若患儿兼有脾虚湿盛,则可予炒薏苡仁以健脾祛湿;若患儿腹胀、少食明显,可予广佛手以理气和胃,疏肝健脾;若患儿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明显,则应滋阴降火,当选黄柏、知母泄相火,予熟地黄滋阴。对紫癜后期患儿表现出的“虚证”,应结合其临床症状及舌脉,整体辨证,调和阴阳,不可固守一方。在小儿HSPN恢复期,除了予平补药物治疗,还应当嘱咐其进行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如练习八段锦等。食疗方面可以山药、莲子、薏苡仁等入粥,起到补脾益气之效。此外,HSPN患儿应当戒食辛辣刺激食物,以燕麦、荞麦、糙米、黑豆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代替肥甘厚味之品。
岭南医学历史悠久,临床疗效被岭南群众广泛认可。岭南医家结合岭南地卑雨润,气候湿热,而小儿体质稚阴稚阳的特点,在治疗HSPN清热凉血之余,更应当固护脾肾,用药不可过度寒凉以损伤阳气。同时治疗小儿HSPN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对于虚实夹杂的证型,应在把握其主要治则之外,对其兼症加以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