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小川
规模还不够大,产业基础还不够强,打造品牌应该缓一缓……近日笔者到基层调研时,经常听到类似的讨论,争议的关键点就是:产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可以着手打造农业品牌。
应该说,持有这种打造农业品牌要“缓一缓、等一等”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产业基础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这没有错。但不能忽视的是,品牌建设本身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若是在品牌建设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弱项,产业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不完整的。我们经常讲,农业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抓手,只有通过品牌的打造,直面市场竞争,才能更加明白自身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改造升级。市场变化万千,竞争激烈残酷,品牌的培育并没那么多时间和机会“等”和“缓”。
培育农业品牌等不得,和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关。由于长期形成的思考惯性,很多农业从业者习惯于“重种养、轻市场”,抱着先种再卖、种出来再说的心态,习惯于“从内向外”看问题。很多地方这些年引导农民搞单一特色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产业和市场相对单一,甚至是有产品没市场,满足于“萝卜白菜、装筐就卖”的微薄收益,停留在提供农业原材料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产业提质增效的长远规划。又因为目前国内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裕,就造成很多农产品溢价偏低,甚至常常出现滞销,其中不乏优质农产品。细细算账就能知道,这些土地的产出率和农民付出是不成正比的,农民不能在劳动后获得可观的收入,关键就在于缺乏品牌支撑,没有和其他产业市场竞争的底气,损失了农产品市场溢价这一块收入。优质不能优价,无疑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从实际情况看,农业品牌的产业逻辑应该是市场逻辑和消费逻辑,要坚持“由外向内”看问题的。市场需要什么,消费者需要什么,如何实现好产品好资源好产业与市场要素的有效对接。在这种逻辑导向下,只有从品牌和市场出发捋顺产业链条、校准产业“准星”,价值交换才能最终实现。否则,再好的产品、再好的资源、再好的技术,也很难转化成生产力与市场价值。
培育农业品牌等不得,跟品牌资源稀缺性有关。农业品牌是品牌的一种,适用于品牌打造的规律:动手越晚,品牌投入成本会越高。产业规模可以慢慢扩大,基础可以慢慢提升,但农产品品类资源是有限的。等一等、缓一缓往往就会错失发展先机。正如辣椒酱领域出现了老干妈一样,一旦某一品类出现代表性品牌,再想打造出能与之PK的优势品牌,起码要为之付出成倍的资源和努力,最终能否成功也未可知。
这些年各种农产品轮番积压,各种卖难此起彼伏,说到底就是生产者缺乏抢占消费者的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只低着头种地,没有抬眼看市场,没有从产到销全产业链的角度思考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这类地区性单一产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弱,一旦产业扶贫政策发生变化或国内外市场出现波动,市场风险大概率会传导至基层贫困农户,影响群众的持续稳定增收。
培育农业品牌等不得,和农业品牌涉及面广、对地方经济拉动性强有关。农业品牌虽沾着“农”字,但不能简单从农业的视角看问题。相较于其他产品品类,农业品牌有极强的“在地性”,即任何一个农业品牌都是地理物产与历史文化的双重结合。我们讨论的农业品牌尤其是区域公用品牌,和地方文化的关联是紧密和自然的,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提起苹果,我们会想起烟台、洛川,提起茶叶,我们想起杭州西湖、云南普洱,提起红酒,我们自然联想起法国波尔多,看到郁金香,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荷兰,提到牛肉,我们就想起日本神户……由此可见,打造农业品牌,绝不能仅从农业出发看问题。必须要统筹农业、文化、宣传、旅游等多部门资源,抓住具有产地、品种、文化优势的农产品,予以优先发展,打造农业品牌,最终发展成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名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当然,品牌培育等不得,是指要在产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品牌引领,并不是说每个地方都必须上马品牌项目、列出日程。而是在产业推进的过程中,要时刻凝聚起品牌意识,多从产业发展、市场竞争、消费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审视产业发展。
同时,各地也要坚定品牌发展信心,品牌知名度和产业规模并不是完全成正比例关系。能拥有烟台苹果、潜江龙虾这种“大而强”的品牌当然好,从江香禾糯、神户牛肉这种“小而美”的品牌同样值得期待。无论如何,好品牌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研究和投入,等是等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