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疏调理论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2021-12-05 06:34:56田华石丽琼周建惠刘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1期
关键词:增生症气机月经

田华,石丽琼,周建惠,刘蓝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乳腺增生症治疗现状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腺体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的一组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触痛,乳房结节、肿块,少数患者可合并乳头痒痛、溢液,其主要治病因素为女性内分泌紊乱、雌激素过多及精神因素。本病以经前2周内出现乳房胀痛,严重者乳房胀满似有结块,症状呈周期性反复发作,与月经和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为特点。中医学属“月经病-经行乳房胀痛”范畴,西医学属于经前期综合征范畴。乳腺增生症多见于青中年女性,近年来,随着女性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方面压力增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趋于年轻化,常常伴有烦躁易怒、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日常工作和生活。西医治疗多以调节激素为主,常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和雄激素制剂(甲睾酮)两大类,前者竞争性结合雌激素,使血清中雌激素浓度下降,后者直接对抗体内增高的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或予局部手术切除。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多发性病变手术切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疗效局限。中医药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独具风格。近几年来,中医药应用于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越来越多,如中医推拿、中医针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已被证实对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2-5]。中药方剂治疗乳腺增生症同样显示出独特优势,麦伟锦等[6]以乳疬散合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结果显示以疏肝理气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杨彩云等[7]用柴胡六君子汤疏肝健脾,消除痰湿之根本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92例,结果表明,柴胡六君子汤能有效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经前乳房疼痛、肿块、烦躁易怒等症状。疏调气机理论认为气机郁滞是导致乳腺增生症的关键,治疗以疏调气机为总纲,疏利肝气与调护脾胃相结合,统筹兼顾相关并发症而综合治疗,体现中医整体治疗观念。乳腺增生症发病原因多样,病机复杂,仅从单一证型治疗,效果局限,涉及多个证型的中药复方疗效显著,更具优势。

2 病因病机分析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经行乳房胀痛范畴,其发病机制为肝气郁结、胃虚痰滞,女性月经前、月经期气血冲脉盛,冲气夹肝胃之气郁结或痰湿阻于乳络,乳络不通,不通则痛,发为乳房胀痛。

(1)七情内伤,肝气郁滞女子常“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灵枢·五音五味》)而善郁。社会生活中,女性敏感,更易生气郁闷,故而情志失调,疏泄失司,肝经郁滞,气机不畅,气滞于乳络,不通则痛,甚者心情抑郁易怒,胁肋胀痛,月经紊乱,乳房结块。《医学入门·妇人门》云:妇人多忧思忿怒,忧思过则气结血结,忿怒过则气逆血逆,甚则乳硬胁痛。经前、经期,冲脉气血充盛,肝司冲脉,肝脉夹乳,冲脉过乳,乳络气血郁滞不畅,遂而发病。

(2)先天脾虚胃弱,或饮食失节,思虑过度,损伤脾胃气机。亦可见郁怒伤肝,横乘脾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郁脾虚,水湿停留。《外证医案汇编》曰:“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女性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情志内伤,肝气不舒,愤懑忧思而肝脾郁结,气机条畅失常,气血瘀滞,水湿凝结成痰,瘀阻于乳络,乳络不通,发为乳房胀痛。

3 国医大师张震疏调理论治疗乳腺增生症

气是生命的本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五个方面的生理功能。气循行流通于人体周身,如若循行流通不畅,气机升降出入异常,精、血、津液输布受阻,日久成病。张景岳《类经·疾病类》言“病随气动,必察气机,治之得其要”。

3.1 张老疏调气机理论

体内气机有序运行是推动和激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根本,使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得以平衡协调,构成人体生命运动。气机失常导致人体内出现各种病理状态。肝主疏泄,怒伤肝,抑郁愤懑结聚,无从发泄导致气滞,或劳累思虑累积日久,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终致气机郁滞不畅,集结成病。临床上多数乳房胀痛出现于行经前、情绪激动后,或过于劳累、精神紧张之际。表明精神因素、情志刺激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气郁、气滞、气机不畅是经期乳房胀痛的主要病机。

3.2 气机郁滞致乳房疼痛治疗关键是疏调气机

疏调气机理论在治疗此类疾病时主张以疏肝调气为主体,辅以健脾补肾维护先后天之本,体现了对人体气机失调较全面的治疗理念。疏调汤由柴胡10 g、香附10 g、郁金10 g、川芎 10 g、枳实 10 g、杭芍 12 g、丹参 10 g、白术 10 g、茯苓15 g、山药20 g、仙灵脾15 g、薄荷6 g、生甘草6 g。柴胡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可升举清阳,疏肝解郁,条畅气机,为君药;香附性甘平微辛,入肝经,能疏解肝郁,可通行三焦,是理气之要药;郁金芳香宣透,行气解郁,且其善入气分行气导滞,活跃气机,香附与郁金互相配伍能协同增效;淫羊藿甘,温,入肝肾经,温补肾阳;山药性味甘平,既能补脾养肝,又可益肾固精;白术性温,味甘、微辛带苦,入脾经和胃经,具有燥湿健脾,山药、白术与淫羊藿同用,可强化先后天之本而顾护脾肾。故香附、郁金、白术、山药、淫羊藿共为方中之“臣药”。丹参味苦微寒,主入肝经血分,有活血祛瘀、通络调经、清心除烦等功效;川芎性味辛温,可活血祛瘀,行气解郁;枳实味苦性微寒,能理气宽中除胀消满,枳实与柴胡互相配伍,一降一升,调畅气机,升清降浊,各得其位;白芍苦酸微寒,有敛阴柔肝、补血、平抑肝阳之作用,与甘草相配则“甘酸化阴”更能发挥白芍柔肝养血缓急之功效;茯苓甘淡性平,甘能补脾,淡可渗湿,其性和平,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以上诸药是为方中之佐药。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是为方中之使药。以上诸药共同配伍有利于人体的气机条畅运行[8]。国医大师提出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疏调为本,一体两翼,统筹主症与兼症的整体观念。全方升降适宜、组成恰当,共凑疏肝解郁、补益脾肾、条畅气机、理气活血之功效。解气机郁结与行血中凝滞相结合,在驱邪的同时,亦能匡扶人身之正气。主治肝郁不舒,气机失调,其主治与乳腺增生症的病因病机正好契合。临床用疏调气机汤加夏枯草、橘核、昆布、刺蒺藜、浙贝母。其中夏枯草清泻肝火,散郁消结,橘核理气散结止痛,昆布为食药两用之品,可消痰软坚散结,刺蒺藜能疏肝解郁,治乳闭不通缓解胸胁胀痛不舒。浙贝母可清热化痰,开郁散结。兼有脾虚现象者加山药、薏苡仁以健脾除湿,杜绝痰缘。夹轻症瘀血患者,加泽兰活血祛瘀调经,辛散温通,性平和而不峻,为首选之品。治疗法则以补肾健脾调冲任扶其本,行气活血消痰化瘀止痛治其标,而疏调气机应贯穿始终。

4 医案举隅

女性,49岁,2020年6月18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侧乳房胀痛半年,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乳房胀痛,有时可扪及硬块,疼痛以月经前明显,月经后症状逐渐减轻。最近1周自觉双侧乳房胀痛明显,月经来潮后乳痛未见减轻,夜间痛醒。月经紊乱8个月,2~3个月行经1次,每次4~5 d,量少,色暗,末次月经2020年6月3日。现症见:双乳胀痛明显,有时刺痛,伴烦躁易怒,夜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数。乳腺B超检查提示:双乳乳腺增生,左乳囊肿(10点距乳头15 mm处探及7 mm×4 mm无回声结节),右乳多发低回声结节(1点距乳头30 mm处探及7 mm×5 mm低回声结节、9点距乳头26 mm处探及6 mm×3 mm低回声结节)。钼靶检查示:双侧乳腺腺病,右乳增生结节(BI RADS Ⅲ类)。中医诊断为:乳癖,辨证为证型:肝郁化热;西医诊断为:双乳腺增生症。治以疏肝理气,清热解郁。处方:疏调消核汤去仙灵脾、川芎,加生地10 g、墨旱莲15 g,共10剂,水煎服,每日3次。2020年7月1日复诊诉:服药后双侧乳房疼痛减轻,烦躁易怒减轻,夜眠仍差,大便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守前方,去枳壳、香附,加夜交藤、柏子仁各15 g安神助眠、滋阴润肠,共10剂,水煎服,每日3次。2020年7月20日三诊:乳房疼痛缓解,烦躁郁闷减轻,夜眠改善,入睡可,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再次行乳腺B超检查示:双乳乳腺增生,左乳房无回声结节已不可见,右乳房内低回声结节消失。继守前方10剂巩固疗效,避免复发。

5 讨论

国医大师张老潜心钻研中医经典,结合自己60年中医临床诊疗经验,继承并发扬中医学理论,形成了以疏调气机为核心,以疏调气机汤为基础方药应用于临床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体系[9]。其指出:“欲求临床疗效的提高,无忘对患者气机之疏调”。经行乳房胀痛以肝气郁结型居多,疏调汤治疗效果显著,药用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夏枯草、皂角刺、泽兰、炙甘草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当归、白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调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实土以御木乘;夏枯草、皂角刺散结,泽兰利水,三药共奏消肿之功。临床实践中发现本病发生多与情志失调有关,并可伴有月经不调和不孕。《朱小南妇科经验选》谓:“经前有胸闷乳胀等症状者,十有六七兼不孕症……情绪不欢,肝气郁滞,木横克土,所以经前有胸腹胀闷不宽,乳部胀痛等情况”[10],可见从疏利肝气,兼顾脾肾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合理性。此外,经行乳房胀痛作为一个症状,亦可见于乳核(乳腺纤维瘤)及乳岩(乳腺癌),临床诊治时需加以鉴别之。乳核者乳房结节在行经后仍可触到,多不消失,结节表面光滑、质韧性、活动性好。乳岩初起常无疼痛,经前乳房可扪及硬块,月经后亦不消失,晚期患者可伴乳头凹陷、血性溢液,乳房表皮呈酒窝征或橘皮样变,必要时需进行钼靶摄片、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明确诊断。近些年,女性在工作、学习方面压力增加,承担的社会、家庭责任加重,久坐缺乏运动锻炼,快餐式饮食等导致乳腺增生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病具有潜在发展为乳腺癌的风险,采取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女性生活质量、预防乳腺癌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疗法在乳腺增生性疾病方面的应用效果明显,运用疏调气机理论治疗此类疾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为吾辈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思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增生症气机月经
从气机升降失调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思虑过度所致失眠症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金匮要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研究现状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8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
中国药业(2014年4期)2014-05-09 08:48:33
论中医气机升降出入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