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1+2+3+4”研究生党建模式构建初探

2021-12-05 04:59冯思哲
关键词:双一流导师研究生

夏 婷 刘 进 周 珊 李 彦 冯思哲 白 瑜 郭 静

(1.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2.绵阳市骨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中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1,2]。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党建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理论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然而研究生党员流动化、分散化,党建活动形式化,党建管理主体单一化[3]等诸多因素制约着研究生党建工作由“量”到“质”的发展与突破,因此研究生党建模式需要创新与探索。

一、构建研究生党建新模式的意义

1.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之行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党员是研究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研究生党支部是广大研究生思想引领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主要问题[4]有:研究生生源组成结构复杂、学习及管理分散,党建工作困难大;组织生活组织困难、质量不高;缺乏规范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锻炼薄弱;导师在研究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弱化等。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建在研究生教育中作用,就必须探索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新模式。

2.助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之举

“双一流”建设是走好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总体目标,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研究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是新时代培养优秀研究生人才,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研究生培养与党建紧密结合,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新途径,以党建领航,党建与培养同频共振,有助于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

二、“1+2+3+4”研究生党建模式的构建

1. 强化“一个”基础,建强基层党组织

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抓基层,切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其工作质量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1)优化研究生党支部设置结构形式

党支部横向设置向纵向设置转变[5],按学科、专业方向设立党支部,同一专业内,支部成员培养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大致相同,高年级的党员可带动低年级党员学习,能较好发挥“传帮带”作用。其次,以学科为抓手,支部书记为学科负责人,学科教师团队带领研究生党员,导师与研究生、学科与研究生联系更加紧密。再次,以抓好培养支委成员为重任,支委成员是支部的核心成员,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明确支委成员的职责,加强对支委的培训、监督、考核,充分发挥支委的表率作用。

(2)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党性修养

充分重视理论学习、修养党性,打造专业优秀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学术团队影响力,创新教学、学习模式,建立长效教育机制,注重学习考核。

(3)创新党组织生活

打造研究生党建品牌,打破地域限制,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丰富组织生活活动形式,积极与其他支部交流互动,组织外出学习、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加强与群众、社会的联系,提高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打造高校党建品牌节目,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提高研究生党组织活动的感召力。

2. 创新“二个”制度,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1)完善党员发展制度

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源头,从严入党申请人的学习、考核制度;根据党员发展流程,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入考察、培养,提高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充实党组织的后备力量;在推选发展对象时,结合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科研成果、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民主评议等要素综合考量, 并充分采纳研究生导师、学科意见,全面考核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素养以及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德高尚的优秀研究生纳入党组织。

(2)落实研究生导师参与制度

发挥好研究生导师思政育人的第一责任人作用,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列入导师考聘体系,培养过程中增加导师组会,纳入必修环节,提高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导师思政及党建工作的培训与引导,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6],研究生党员以学科、专业建立纵向党支部以党建带动科研、科研助力党建,使党建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相呼应,促进思政育人和科研育人相互融合。

3.搭建“三个”平台,构建研究生党建新体系

(1)“党建+科研平台”着力构建科研平台[7],党建促科技创新

研究生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科研力量,研究生党员是科学研究与学风建设的带动者。依托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发挥党组织在组织动员、宣传引导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搭建科研学术活动平台,并结合党在新时期的任务要求,实现党建与科研相融合, 最大限度发挥专业内研究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过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研究生创新基金、苗子工程、科研创新团队;组织举办 SCI 论文写作培训、专利申请、课题申报、前沿实验技术培训等系列学术讲座;组织举办学术论坛、朋辈导师学术沙龙等营造研究生学术氛围;不断推进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充分将学术交流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结合,形成研究生学术素养有效提升的合力。

(2)“党建+新媒体技术”开拓党建新阵地

研究生培养以导师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按年级建立基层党支部,研究生党员学习、生活分散流动,缺乏凝聚力。研究生党建需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开拓新媒体阵地,实现党员之间学习生活密切交流、增强研究生互动性,随时掌握研究生党员思想动态,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分散的党支部构筑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党小组,主动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浪潮。依托国家党建网站如党建云等,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学习,加强党性教育;推广掌上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大国”渗透每一位党员,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效果检验;创建党群学习平台,建立 QQ 群、微信群等,促进党建工作高速运转;开通各类公众号平台,党建工作由线下拓展到线上。

(3)“党建+云平台”构建新型智慧党建管理,创新党建管理服务模式

基于研究生群体特征,利用信息化手段,着力打造研究生智慧云党建平台,创新党建管理服务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网络民主评议体系,提高党建工作效能,增强基层集体党组织的活力,为研究生党建工作实施成效提供科学有效的评价支 撑,以此为镜对映射出的党建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和加强。创建党员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完成党员信息的规范性、精细化管理;创建教职工和学生党员的信息库, 根据对党员个人信息的收集、记录、剖析、整改、转出等阶段,促进党员信息的规范性和专业性管理。积极推进中央党校在线教育平台使用,完成党务工作学习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制定党的有关专业知识网络学习任务,激励党员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经验分享,实现网上教育常态化。

4. 推进“四项”建设,创新党建育人机制

(1)推进思想建设育人创新机制

加强培训教育,夯实党的理论基础。将思政培训工作常态化,把“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列为培训重点,抓好专题教育,定期举办党史知识竞赛、演讲等加深对党的理论学习, 真正从内心热爱党。

(2)推进组织建设育人创新机制

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夯实党员队伍建设。运用研究生党员年度等级评分、奖学金评审、优秀党员评选、标兵党员评选、先进党小组评选、样板党支部等方法,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保障、激励争先创优,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创新型的“四型”基层党组织。

(3)推进制度建设育人创新机制

加强经费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学院投入专项经费并制定经费使用办法,明确活动开展的申报、审批、验收等程序,保证基金得到良好运转。编撰研究生支部管理手册,对常见问题、工作细则等重要文件汇编成册,使研究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重视研究生考核体系建立,摒弃“笼统考”,建立“个体化”考核标准。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自我监督、外部机构监督等,设立意见箱,接收意见反馈。

(4)推进作风建设育人创新机制

严格遵守党章党纪,时刻保持党员身份全面发展。明确党员责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激发党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极参加党建活动。深入群众,发挥带头学习、带头参加,带动非党员研究生共同进步。

三、结语

“1+2+3+4”研究生党建模式是一种以建强“基层党组织”,完善“党员发展及导师参与”两种制度,探索“党建+科研、新媒体、云平台”三大平台,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四大创新机制的全方位探索的研究生党建新模式,有利于建立健全研究生党建长效、合力育人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为助推“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该党建模式适合新形势下研究生党支部的发展,为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双一流导师研究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