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高质量党建领航“双一流”建设实践探索

2021-12-05 04:59唐雪梅
关键词:双一流中医药思政

唐雪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党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是增强办学治校能力的关键所在。高质量党建为护航高校改革发展,引领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置身“双一流”建设目标,面临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新课题,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新办法、新途径。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靠实主体责任,构建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站位,深化党建工作内涵,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以特色党建推动学校高位发展,以高水平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党建工作中主要制约和影响因素

党建工作不仅包括党务工作,还涵盖研究理论科学、践行实践活动、执行约法规章等,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和“双一流”建设“提质增效”的新形势下,党建提质增效和自我完善需要立足实际,对照检查,科学分析,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规范落实。

1.距离精准性、常态化尚有一定差距

个别高校部门仍存在政治意识不强、党的领导弱化、党建工作虚化、责任落实软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党建工作视野和思路不宽,与业务工作脱离,与政治监督割裂,工作浮于面上、不能深入;有的对党建缺乏研究和部署,工作缺乏整体架构,没有系统性、规范性整体推进步骤,距离做精做准、具体化常态化仍有差距。

2.工作方式、内容特定性、差异化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由于党建工作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思维墨守成规,工作模式陈陈相因,加之党建工作参与主体知识、能力和情感的个性化差异,一定程度地束缚了党建工作质效的提升。应对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习先进经验,吸纳优秀做法,瞄准短板、弱项,靶向整治。并借助差异化方式,贴合教师、学生党员群体特点、工作学习专业实际,分对象、分层级、人性化、多样化“定制”党建工作方案,为师生党员自觉、热情融入党建工作提供更多途径。

3.工作队伍、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和途径有待调整

近年来,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医院校特点的高素质人才工作体系,高等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大多具有海外经历、年轻化特点,未经历过复杂、严峻的政治考验,加之受国内外形势变化、多元价值取向等影响,一些高层次人才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知有所偏差和误区。因此,高层次人才培养相关工作体制机制需要深入调研,因情施策。另外,身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队伍发展中“职业愿景模糊化”“专业归属单一化”“文化建设平淡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更好地提高辅导员队伍思政教育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将学工队伍建设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相融合,将自身发展与学科优势相融合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4.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同步融合性、互促性有待高位谋划

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创新发展作为中医药院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可为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带来杠杆效用,但此项工作目前在顶层设计、建设规划、主体责任、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立足“十四五”建设目标和一流大学建设要求,加快一流特色学科建设研究,构建一流本科中医药教育体系,集成重组,进一步优化学科和方向布局,强化课程建设,推进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

5.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脱离现象

一些高校存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未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具体党建工作中缺乏一致性,配合不够密切,导致“两张皮”现象。存在学生党建教育阵地狭小、教育功能发挥不够,教育内容、方式吸引力不强,学生党建工作规定动作流于形式等具体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两促进、两提高”。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高质量党建领航“双一流”建设路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需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发展大势、内涵建设发展规律,弄清关键问题,找到破解问题方法路径,将阻碍发展的问题、难题各个击破,统筹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建设发展必须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视党建工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综合素质,以高质量党建领航学校“双一流”建设。

1.强化高校党委领导职能

一是做“实”学校党委全面领导责任制。学校党委要切实担负党建责任,夯“实”基础,出实策,做实事,谋实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主导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更加清晰明确学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务会议等的决策程序和制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贯穿党委工作始终,做到政治上“把方向、举旗子”,战略上“管大局、做决策”,组织上“抓班子、带队伍”,改革中“聚心力、强基础”,监督上“扛责任、保落实”。同时,抓好巡察监督,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做好党支部学习教育和检视整改,坚持以上率下,实地调研,突出问题导向,找准着力重点,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办学治校的科学化、现代化。

二是做“深”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推进“样板党支部”“标杆院系”“双带头人”等先进引领活动,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推进标准化建设。以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手、党务骨干”党建队伍,打造“专家讲授与专题讲座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融合”高质量党课,“鲜明主题教育、生动实践活动、深刻警示教育”党日活动,以及“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榜样示范等,扎实推进主题学习教育经常化、党组织生活和党员行为规范化、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

三是做“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坚持围绕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突出学校各级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突出中医学科优势,强化中医药院校产学研社会服务功能和“互联网+党建”教育方式,科学治理、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确保党建工作方向和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推动党建引领高质量学科发展

一是科学定位。高校党建工作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动力源和助推作用,主要包括强化政治建设、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体制机制、夯实组织基础、强化服务功能五个方面。在工作实践中,以好经验、好做法的学习推广增强思政课的实效;党建和各业务工作同频同步,互促互进,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和创新党建工作定位;通过逐步修改完善学校相关制度体系实现党建工作制度科学规范有序;通过“双带头”人队伍建设、落实支部党内生活制度、健全学校工青妇组织利益诉求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渠道,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强化服务功能。

二是精准切入。将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特色化党建工作内容,拓宽师生创新党建工作路径,为党建引领高质量学科发展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向和方法。可立足“党建内容与日常教育教学融合”“以时代性、特色化为标准整合党建工作内容”“互联网+党建拓展渠道”三个点,注重中医药文化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哲学文化育人体系的建设,党建工作内容与实践性教学、科学研究的融合性研究,“互联网+党建”模式的开发利用,以此不断提升师生对党建思想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不断提高用党务指导业务工作的能力。

3.增强党建工作力量建设

一是选优配强“领头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将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选拔培养“双高双强”的教师党支部书记,推进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同时,采取定期组织支部书记集中轮训,配备党建实践导师等方式提升支部书记党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激发增强内生动力,形成“头雁效应”,促进优秀党组织建设。

二是精挑配齐“播种者”。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职能作用,着力构建“精准思政”体系,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各类课程育人功能。从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安全稳定、队伍建设、评估督导等多方面进行体系构建,以“师资、教材、教法、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能力。

三是构建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统筹机制、思想政治引领机制、人党培养发展机制和组织关怀激励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重视度和关注力,有针对性地把相关内容贯穿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中,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政治热情,主动靠近、加入党组织。

四是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主要是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严格入党程序,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树立学生党员标杆,全面协同推进。并通过落实思政教育全程化、建立政治辅导员多元化培训体系、打造思政文化建设团队等实策,促进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规范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党建育人作用,共建“大学生党员实习基地”“党员工作站”,解决党建和双创的“两张皮”问题,实施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使党建工作更具活力和凝聚力。

五是发挥先锋模范榜样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标杆效应”,深入实施教师党员先锋工程、大学生党员素质工程,引领带动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利用先进人物的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引领示范,促进良好的团队文化形成、精益求精的学习科研风尚和创造创新奋勇拼搏的精神。

4.延伸特色党建工作模式

一是构建“党建+思政”育人模式。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院级党委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发展大学生基层党组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途径,强化领导、教师与学生党建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场所,丰富深化教育内容,拓展形式载体,创建党建工作品牌等,突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学校各院系、部门齐心协力,各尽其责,积极构建“党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中医药课程思政”“党建+文化阵地建设”等,共同夯实“思想政治”,落实立德树人。

二是构建“党建+优秀中医药文化”育人模式。深挖中医药文化思政元素,聚焦学科建设要素,着力师资队伍建设、支撑平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等方面,通过优秀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教育,中医药文化的民族性、“仁术”思想、和谐思想、独特的思维方式等同步教育,中医药的理念文化素养、行为文化素养、道德文化素养提供的素养培育,优秀传统医德培育,将教育内容深化为价值维度。

5.拓展党建平台载体建设

“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是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和基层党建自身发展的需求。加快互联网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必须突出其政治性,突出党建资源实现新整合,党群互动联系实现新跨越,防止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一是网络平台助学。拓宽视野,打破区域性限制、校际间壁垒,共享优质资源,利用高效联动红利,构建大数据、共享型、开放式的“智慧大党建”网络平台、手机APP等学习实践新高地。可利用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整合各地各校党建阵地平台优秀党建内容,关注党建工作中的人文情怀与价值内涵,以学习资源的丰富化、多样化、精优化,以及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提升师生学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情感温度。同时,亦可同步实现学习打卡、学习在线指导、检验学习成效等,并公布学习情况排名榜,以此督促学习自觉性,提升学习实效。

二是线上活动助力。尝试线上学生党员活动新模式,组织党建主题学生知识竞赛、微演讲、学习沙龙等线上活动,有效做到党员学习、教育、管理不断线。同时,在活动中适时植入教师微点评,为学生党员就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答题解析”,深度解读,促进学生在活动中互享党建工作经验、互助党员队伍建设。

三是云端课堂助讲。结合高校在线平台教学和学校自身党建精品课程建设,开启“云端课堂讲学”活动,策应疫情防控下的“学习革命”,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育形态和新的人才培养范式推动党课“质量革命”,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落地落实。

做好党建工作唯有用心用情。高等中医药院校肩负着“四个服务”、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重大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牢正确方向,凝聚共识,集聚人心,汇聚行动,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中医药思政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