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民
每到年末绩效考核时,我们难免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常居绩效榜前列的教师,有时并不一定能得到大家普遍的认同。部分“科研型”教师,往往学术成果丰富,上课却不一定受学生喜欢,教学质量也可能乏善可陈,甚至给人一种“功利主义”的印象。而一些“普通”教师,受到学生喜欢、家长信任、同事肯定,所教的学生兴趣浓厚、基础扎实、发展多元。进行这种比较,目的并不是说明一线教师不需要“研究”,而是要探讨教师需要怎样的“真”研究。
“真”研究必须基于学生、源于课堂。这是一种常识,一些教师却“常常不识”。他们认为“研究”就是写论文、出成果,于是将自己封闭在书斋里,远离了学生,远离了课堂,仅在文字的世界里“驰骋”。不能说这样的工作毫无价值,但脱离了自己的学生,这样的研究便不是真正的研究。事实上,上面所述的“普通”教师,看似鲜有课题、论文之类显性的成果,但他们却热爱学生、沉浸在课堂,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倾听学生的疑难困惑,倾注自己的心力智慧。学生和课堂是教师研究的“土壤”,缺失这样的土壤,教师的研究成果就是无土之木、无源之水,虚有其表、华而不实。
“真”研究必须回归学生、聚焦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教师研究成果的唯一标准。如果教师的研究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这样的研究就是“假”研究。教师需要研究,但研究不能只是理论的推演、经验的总结,更应是一种实证的研究、行动的研究。这种研究,产生的可能是比较“土”的办法、经验,但那都是“做”出来而不是“造”出来的,是来自于学生的真实、鲜活、具有生命力的成果。
近年来,为了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学校启动了“教育教学创新项目”评比。项目评审两年一届,设培育项目、创新项目、精品项目三个阶梯。与论文评比不同的是,“教育教学创新项目”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评比考查的重点是过程的材料、成果的证据,而不是作为结果的论文本身。比如在对一位教师关于“思维导图”的论文成果进行考查时,学校观摩课堂教学,查看学生作品,组织学生填写问卷,召开学生座谈,对比各项数据,进行师生答辩,最后再考查提交论文的真实性。对比每一位学生的过程性资料,有助于检验论文的观点是否来源于实践的提炼。发生在学生身上积极的变化,更是对这一成果的真实佐证。
教育最大的浪费是智力的浪费。关注教师研究成果的生成和转化,有利于净化学校科研空气,提升研究品质,促进教育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