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玛永藏
(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治多管理处,青海治多 815499)
集中藏羊育肥养殖工程,在缩短育肥时间、提升育肥效益的基础上,也因养殖集中而增加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机率。就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而言,育肥场内藏羊感染疾病,往往是大面积的流行,严重影响藏羊健康,影响育成率,降低养殖经济效益。同时,很关键的一点,还威胁到人体健康,带来公共卫生领域的恐慌。由此,育肥藏羊疾病防治工作务必要高度重视,不可马虎。
养殖育肥藏羊,密度集中,多易感染疾病。由此,疾病防治,应秉承“防重于治”的理念,以防为主,合理布局羊场,优化场内环境,改善喂养条件,坚持全进全出,规范养殖制度。同时,还要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注意场内卫生,暖棚、圈舍每天清扫,周边区域每周清扫一次,注意搞好圈舍、场地、用具等的环境卫生。注意清理粪污、垫草、残渣等的无公害处理,集中堆积焚烧或深埋,以切断病源传播途径。注意消毒管理,规范场内消毒制度。育肥场门口设立消毒池,将其与外界隔开。池内多用广谱、消毒力强、不易挥发的消毒药剂,注意定期更换,确保消毒效力。育肥舍周边用生石灰,每2~3周播撒1次。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用漂白粉每月消毒1次。
注意人员消毒,每次进藏羊育肥舍,需更衣、紫外线消毒。同时,严格封闭化管理,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场区。进生产区时,注意消毒、更衣、换鞋等等,经严格消毒后,可按指定路线行进。严格全进全出,配用广谱、高敏、低毒消毒药喷施。同时,定期用新洁尔灭或过氧乙酸,对用具彻底消毒。
防疫接种,是增强抗体,降低疾病感染的得力措施。结合本地流行病情况,重点做好羊梭菌病、羊大肠杆菌、羊痘等疾病的预防接种。
羊梭菌,用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菌苗,每年的春秋各接种1次,皮下注射,每次5ml,有效免疫期达半年之久。
羊大肠杆菌病,用羊大肠杆菌疫苗,每年春季,藏羊3月龄-1岁期间,视具体情况,皮下注射,接种1次,每次1ml,有效免疫期达5个月之久。
绵羊痘,用绵羊痘冻干疫苗,经生理盐水稀释50倍注射液,皮下注射,每次0.5ml,有效免疫期达1年。除上述接种外,还要做好本地流行病情况调查,针对易发多感病例进行预防性接种,以增强体质降低患病机率。
藏羊育肥场驱虫,坚持做到每月驱虫1次,多应用伊维菌素注射液驱虫。从羊进圈开始,待应激反应消失后,首先驱血液原虫,拌料驱虫,连用三天,然后用肝片吸虫药拌料一次。进圈20d左右,开始剪毛同时驱虫,驱虫用伊维菌素注射液。一个月后使用拌料阿苯达挫粉一次拌料驱虫,4000斤羊使用阿苯达挫伊维菌素粉500g。
喂料关系到营养摄取,影响到抗病体质。场内藏羊养殖,建立在年龄分群、公母分群基础上。选喂的草料,适口性好、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同时,注意饲草料的贮藏管理,避免受雨淋、贮藏不当等而导致出现霉变,诱发各种中毒症。正常用料的基础上,适量加喂维生素、微量元素、骨粉等等,以确保用料的营养多价。喂料量的控制,育肥藏羊坚持做到每天2~3次的定量饲喂。每次饲喂,间隔时间在4~5h。饲料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污染腐败。
配合地方疫病防控中心,做好本地流行病的检测。定期监测结核病、布病的发病情况,及时查处强制免疫病种,一经确诊阳性病例,务必要及时捕杀。针对病死藏羊,注意深埋、焚烧等无公害处理,避免致病菌的扩散蔓延。针对病畜排泄粪便与各类生活垃圾,需要采取无公害处理,避免病原体及细菌的传播,同时降低养殖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口蹄疫,多部位水疱、溃疡,多见部位在乳房、蹄和口腔。防控重点在于预防接种,疫苗有O型和亚洲I型。除了疫苗接种外,应做好养殖场清扫和消毒,破坏致病菌生长环境,以起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结核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后期,食欲不振、毛发灰暗,甚至病畜毛发脱落,后期常演变成慢性疾病。该病的诊断是牛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阳性。目前没有特异性疫苗,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控制疫情,但需长期给药,增加养殖成本。由此,出现病畜,及时捕杀,严格无公害处理。
布鲁氏菌病,常出现生殖系统病变。此病以预防接种为主,常用的疫苗为19号布鲁氏菌疫苗和M5号疫苗。值得注意的是该种疾病为人畜共患病,所以预防疾病同时,注意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小反刍兽疫,以高热为其典型症状。体温40℃以上,食欲减退,黏膜可见潮红。口腔坏死性病变,腹泻,粪便恶臭,呈水样便。此病以防为主,接种用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本病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一旦确诊,及时扑杀,上报给上级部门,采取必要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