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夏智
(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农业农村局,江苏宜兴 214261)
家禽生态健康养殖较传统养殖,更有利于提高规模养殖安全质量,更有利于维护禽畜养殖生产安全,更有利于实现质量、生态等多效益的并重发展。
响应构建生态环保社会号召,家禽生态健康养殖将成为必然趋势。尤其在家禽集约化发展大背景下,该养殖模式将得到更大面积推广。值得推荐的有以下几种模式。
以家禽粪污二次利用为切入点,利用制肥技术实现家禽废物有机肥的二次利用,同时将其返田供作物生长之用。产出的农作物用作饲料供家禽饲用,以实现家禽与农作物的双高产、双丰收。该模式的利用,最为普遍和典型[1]。
最为常见的模式,有:林下养禽、果园养禽、桑树养禽。这些年,国家重视林下经济。由此,林下散养鸡产业异军突起。该模式中,家禽吃虫降低林木病虫害几率。同时排泄的粪便,堆积发酵,做有机肥可供林木肥源,具有不错的经济效益。
该模式以池塘养鱼同时养鸭多见,该复合生态体中,池塘是该模式经营的中心体,配比适度规模的鸭群和鱼群,将有效利用水资源,同时获得不菲的经济效益。
场址远离污染区,远离人口密集区,远离交通要道。
选购良种,经审核、批准引进的新品种或杂交品种。养殖区内,养殖单一品种,禁止其他禽畜。养殖户持有生产经营许可,引种自正规渠道引进。
养殖规模适中,控好养殖密度。种养结合模式下,合理控制养殖数量,保证养殖规模与种植面积匹配,进而为生态平衡提供保障。
场内配套生产必需的土地、水源、电源,所有人员、禽畜、物品等执行单一流向。场区全进全出,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科学配置日粮。坚持自繁自养,倡导人工授精,推广小单元饲养或多点饲养技术。蛋鸡、蛋鸭鼓励网上平养,肉禽鼓励网上平养与放牧补饲结合。蛋禽适时淘汰更新,肉禽适时上市。舍内配套设施,方便操作、实用。场内配套调温、调湿、通风等设施,配置自动喂料、饮水装置。同时,配套防蚊虫、鼠患等装置,为控制病虫害保驾护航。
畜禽养殖场应有岗位责任、防疫消毒、档案管理等生产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养殖档案应载明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消毒情况;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等。除特别规定外,所有原始记录应保存 2 年以上[3]。
保证用料质量,饲料色泽一致、无霉变、无异味、无蚊虫鼠咬。规范饲料添加剂、兽药使用,确保饲用的安全、高效。
加大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转变传统观念,引进全新养殖模式,采用全新养殖技术,以提升生产技术和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为养殖户作技术样板、示范场,以推进家禽生态养殖的影响面。
扩大生态养殖技术影响面,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探索良种选育、粪污无公害处理、疫病防控、质量安全控制等配套技术。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逐步提升生态健康养殖的科技含量。严控投入品质量,提升饲料生态含量,推广饲用生物霉制剂,减少因营养缺失而造成的禽畜品质降低。
禽畜疫病对生态健康养殖的影响较大,由此,务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加大禽畜疫病的防控力度。
其一,重防。执行严格的免疫制度,履行规范的防疫规定,以增强家禽的免疫力。注意改善场地环境卫生,确保场内清洁、卫生、干燥,降低场内致病菌因子。注意病死禽尸体的处理,严格无公害处理,以防疫情扩散。
其二,重控。健全疾病监控体系,留意疫病流行病情况,随时做好疫病防控应急处理。多用益生菌、中药剂等,增强防疫效果,同时减少药物残留。
总之,未来家禽生态健康养殖将成为一种趋势,该养殖模式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还会为养殖户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今后针对家禽生态健康的养殖技术还将持续推进,实现途径还需更进一步探索,以不断优化为构建生态文明畜牧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