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 彭 杨
对合唱队声音融合度训练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合唱教学中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声音融合度在合唱中对表现音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已经将数十年的实践完全覆盖在内。或者集体学习,抓住时机,借助轻声,将假声带动起来;或者应用分声部方法进行练习,利用假声,将头声找出来,促进共鸣腔的进一步扩大。表现音乐的基础是合唱中的声音融合度,训练目标之一是解决声音的限制问题,找到共鸣位置。训练过程中可以逐渐增加其他声部,让学生学会用头声进行歌唱的方法。
在合唱队的日常训练中打牢基础。统一明确要求和规定合唱队各声部的声音,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对轻声唱法的基础知识有所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对声音融合这一声乐进行掌握,实现声音融合度训练目标。根据音乐节奏,集体朗诵歌词,主要采用柔声,将气息运用方法学扎实。或者应用不同方式方法,比如应用假声演唱高声,或者练习弹跳气息和连贯气息。
想要到达较高的共鸣位置,就要利用胸腹进行联合呼吸。同时在中音中带入一些高音,有利于提升声音融合度训练效果。对独立声部开展训练工作时,必须深刻认识提高声音融合度的益处。加大对合唱音乐表现的训练力度,使音域表现力不断扩大。使自然音域逐渐扩展,到达高音区域和低音区域,同时加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对于合唱表演而言,同样有规律可循,必须保证准确的音准和节奏。
为了让学生尽快达到合唱表演最佳状态,不仅需要掌握艺术规律,还要拥有强大的表现力。同时进行创新性应用,不断扩展,找到歌唱的支撑点。美学也是合唱所需,在训练合唱气息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循序渐进原则。在合唱队声音融合度训练中必须重视单独的气息练习,然后探索塑造音色的方法和相关技能。进而增加有关音高的气息练习,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出发,对合唱队员的知识覆盖范围进行扩充。增加合唱声音的明亮度和饱满度,统一合唱中各个声部。
合唱对声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达到标准。通过声音能够将合唱队员的乐理水平充分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高度重视乐理基础知识,例如识谱、音准等,从而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合唱训练中不应该急于排练歌曲,而是待到合唱队员的乐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再开展排练歌曲工作,这时就可以大大降低难度,自然会使整体合唱具有较好效果。
识谱能力是合唱队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中学生有多年学习音乐课的经验,只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就会具备这种能力。训练初期需要从音阶开始,然后到旋律句子,接着对音乐中五声和大小进行调试。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乐队成员更好地进行识谱学习,在学习中可以应用联想法帮助记忆唱名,这样可以使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为满足合唱声部中的和声需求,部分乐谱的难度比较大,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而言,会存在很多学习困难,为此,教师也有较大困扰。
训练音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各种各样的练声曲,训练过程中需要尤其突出四个字,分别是轻、暗、靠、看。所谓轻,就是要保持声音弹性,避免用力发声;所谓暗,就是防止声音过于亮,需要将上颚中间区域确定为着力点,避免声音中的白和闷情况的出现,对高位有要求却不过度强调,居于真声和假声之间,其中以假声为多;所谓靠,就是借助慢、轻、含的方式唱出音阶,使自己发声的同时可以听到队员和钢琴音准,更倾向于靠上,使谐振现象得以产生;所谓看,就是以指挥手势为依据,随时调整自己的音高,使其灵活变高变低,通过手势和表情的观察及训练,促进学生音准的提升,为合唱提供保障和支持。
教师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切不可产生妄自菲薄的心理,认为经过千挑万选的精英都是著名合唱指挥家排练的合唱队员,因此唱出的声音会更加悦耳动听。教师需要认识到当前合唱队员同样是经过层层选拔挑选而出的,合唱水平有限的原因是日常训练中缺少充足的自信心。只要队员中成员有进步,就要给予鼓励,争取获得更大突破。
对于合唱声音中的融合度训练而言,其过程比较漫长且充满艰辛,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在发音时可以应用循环呼吸方式,换气时,保持橄榄形状,使气弱进弱出,要有足够长的发声时间,给队员提出高要求和高标准,必须对听声音给予重视,示意时需要应用具体手势,使所有队员的声音逐渐靠在一起,针对队员听力慢慢进行培养,使耳朵识别出有问题的声音,再不断改进和完善。采用这样的训练方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训练呼吸的气息;第二,训练听力,打下坚实基础,更有利于后续的歌曲声部和声配合的学习;第三,训练并且巩固正确训练状态,将合唱队自己的声音和灵魂塑造出来,树立自信心。
上述训练项目开展频率为平均每周2—3次,每次时间是半个小时,连续训练时间为一个月,后续训练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分为声部教唱与声部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加强二者融合度配合,同时高度融合合唱和声部。每次仅仅对一页上的旋律进行教学,这是因为可以发挥识谱基础作用,考虑到具体识谱能力,可以随着音乐开展识谱工作,将主唱进行突出。对队员课后的熟悉过程非常重要。由于带领的都不是音乐学习特长生,会发现他们具有较低的音乐素养,同时存在音准问题。优点是基本没有比较个性的声音,这正是合唱队所需要的。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指导,同时有效完成课后作业。
合唱是一种集体表现声乐的艺术方式,其中,集体是表演主体,它与个人独唱具有明显差异,提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合唱来说,集体的共同性更为注重,这也是合唱声音的特点和要求。在表演合唱时,必须做到高度统一声音,各个演唱者都需要很好地掌控自己的声音,将个性最大限度地克服,对集体的共性进行寻找,对集体中的美进行探寻。
1.均匀气息
气息是歌唱的前提和基础,古代就已经开始强调气息的重要性,现代更是讲究歌唱中运用呼吸技巧,实际也是说明气息必不可少。气息内容包括两个层面,分别是吸气和呼气。吸气又分为吸气速度、吸气量和吸气深度,必须统一三个方面。在歌唱时应用不同运气方法,声音效果就会表现出很大差异。对于独唱与合唱而言,流动气息是其主要特点。气息的根本是流动,若气息不流动,就会僵住。气息的统一运动,使其能够将统一声音表现出来。
2.头腔共鸣的形成
保持声音向前流动状态,始终位于声音的高位置上,主要是指头腔共鸣需要充分与完全。获得头腔共鸣具有一定难度,必须满足一定条件,集中声音,使其明亮,形成松弛的穿透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歌曲更加优美动听,带给人们轻松愉快的感受,增加音色的清晰明亮度。
3.直声唱法
对于合唱队员的发声,此方法更注重发声位置,不仅平直还要靠前,将此音高的频率保持住,防止抖动现象的产生,促进直声产生。靠前高位、保持准确音高、清晰线条、统一音色、柔和声音、自由伸缩,这些是直声唱法的特点。
为了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好地对中学合唱队的融合度进行有效训练,学校需要为教师创造机会,使其去各个音乐工作坊进行研修。让教师能够对各个区域的合唱培训模式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借鉴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综上所述,为了使中学合唱团发挥最佳水平,就必须加强对其声音融合度的训练。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五种加强训练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为不断提高合唱团水平和能力贡献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