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会,于 洋,郭雪松,张 振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近年来,我国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本科教学是大学教育中最根本的工作,因此,达成了“以本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是导师在本科生从入学至毕业期间对其进行学习、科研甚至生活上全方位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1]。目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科生导师制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是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自2002年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先后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作用和意义得到广泛肯定[2]。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强化师生深度互动,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深入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与应对策略[3]。
大学时期是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正确“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后,使得师生交流不局限于知识答疑方面,还延伸到学生思想、生活等方面,导师可以针对性指导,给予学生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增强学生心理适应与承受能力,提高学生发展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突出导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地位,是凸显“以本为本”教育理念,注重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3]。
促进学生学科专业发展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得导师能高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大学课程的学习,逐步将学科思想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指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
学生进校时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异。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导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可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得到保障,学生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与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丰富多样的指导方法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使潜能得以发挥[4]。
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相对应的可依据的制度做基础,但目前没有相关制度明确指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范畴、职责、方式、方法等。不同高校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对其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可能定义为教育制度、管理制度、教学制度、毕业论文指导制度等,但目前对这一制度还没有一种明确的定位。不同的制度其实施运行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制度定位不清使得不同的实施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此,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所以,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是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未能取得较好效果的一个关键原因[5]。
部分地方高校对本科生导师岗位职责规定模糊,既要求导师指导专业学习和就业规划,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方面的管理,高校希望导师全方位指导学生,从而达到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健康发展。但事与愿违,导致导师从指导者演变成多功能的学生管理者,违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本意与初衷;使导师的岗位职责与辅导员工作职责重叠,导师和辅导员的职责范围产生混淆,造成导师的角色混乱,导师与辅导员分工不明晰,严重影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导师资源缺乏,与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要求的师资在数量及结构上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的重要因素,较高师生比是保证本科生导师制落实的基础与前提[5],有利于导师与学生充分沟通,便于建立平等、自由的关系及进行个性化指导[7]。
本科生导师制注重的是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提出要求,有些是提出建议,所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是关键。由于受中小学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主动沟通,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个别学生很有个性,我行我素,或是追求自由的大学生活,忽视了导师对其学业及人生规划的指导。因此,本科生导师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1]。
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与推广时间较短,管理制度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高校即使有一个整体实施方案也是泛泛而谈,没有形成多维度的督导机制对导师的指导过程进行监管、督促和指导,且忽略过程考核,缺乏激励措施[4]。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部门应制定明确、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并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地方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对制度的定位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讲,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应该是:导师对学生在广度发展、深度提升方面负有指导责任,兼顾学分制下课程选择、考试准备等方面的引导,协助和配合开展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5]。制度应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实施方式、评价标准等,突出制度的可行性和量化性,明确导师指导什么、怎么指导。在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与其定位相符合,才能发挥其功效,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和角色,避免与辅导员工作重叠,制定导师工作细则,有效解决导师角色混乱的问题,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本科生导师的工作重点应为指导学生课程学习、职业规划、单人及团体竞赛项目、学术活动、科研实验、学业规划、考研咨询等,助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明确职责和分工可以让导师和辅导员各司其职,学生可以获得有效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导师起主导作用,是关键要素。从数量上看,高校可以聘请校外的优秀教师或本校已退休的教师及相关领域的企业骨干和行业专家担任导师,这些人员或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是行业的佼佼者,对本科生来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从质量上看,优化师资结构,加大培养力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富有责任心,理解与尊重学生。导师要有创新思想,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其思想、知识与创新思想的影响[5]。
提升师生互选自由度,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优势特点等,师生充分沟通交流,为师生互选提供必要的条件,形成更好的师生组合,这是针对性指导的基础[3]。强化导师针对性指导,拓展形式多样的指导模式,如制定导师学术报告及学生读书报告制度,营造学术氛围;教学科研互补型的教师组成本科生导师制小组,共同指导一大组学生等。
进一步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导师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可以提升实施效果。从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导师条件、导师职责、管理模式到导师的遴选、聘用、过程监管、考评激励等管理制度方面均做出明确的规定[6]。同时完善对学生的考核管理,采取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尝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科生导师制是保证教学质量与科研创新的关键途径,其全方位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目前,本科生导师制还处于发展阶段,建立适合地方高校科学合理发展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及体系,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