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凤华
河边一丛朴素红蓼,傍着幽蓝秋水,在浩荡秋光中深情绽放,直至霜冷凋零,自在而笃定。在晚风秋波里,遗世独立,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
红蓼,又叫荭草、大红蓼、东方蓼、大毛蓼,《诗经》中叫“游龙”,切合其“枝叶之放纵”之态。红蓼栖于野湖幽水、浅渚沙滩。其影倒映清澄秋水,悠然绘出一幅清玄幽寂的古画,枝影阑珊,留白写意,自生风雅。红蓼摇曳水湄,不沾尘埃,素颜而清净,如古代仕女,裙衫翩跹,云髻高耸,灵动而沉静,温婉而蓬勃。
“梧桐落,蓼花秋。”一坡红蓼,几点苍鹭,粲然向秋光,安之若素,将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蓼花映水绽放,玄远而飘逸,有一种轻盈、俊逸之态。枝头上岔出的串串花穗,将丫枝压向土地,像是一种虔诚的俯首膜拜。蓼花经霜凋谢,花穗结满花籽,顶端却有几粒花开得孤独而落寞。夕光给叶片和花穗镶了一道金边,令人走进宋代陶善镛冷月映山河的画境里。
秋日河边闲坐、垂钓。凝望红蓼沾水,穗子映着灿黄秋阳,有点清丽柔靡的味道,如失意文人的凉凉诗词。顿感时光绵软如江南丝绸,心境高远而旷达。有村姑用篮子拉青螺,小伙用丝网张鲹鱼,田园生活的清苍疏旷。夕光濡染,遥想儿时圩堤上有水牛剪影,老树昏鸦,牧歌轻扬,一派古雅意蕴,不禁莞尔。秋月初上,暮色清凉而欢悦。古院里萦纡着清炒螺蛳和杂鱼姜葱的清香。家人围坐,桂香浮动,呷陈酿,嘬青螺,剔青蟹,剥菱角,舌尖上的幸福与亲情洋溢的温馨,倏觉尘世温柔可亲。
红蓼诗性乡土、入诗入画,或婉约,或恬淡,或豁达。如杜牧的“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浸润着文人的孤寂;白居易“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水边若没有红蓼,秋水塘便失去神采;陆游“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挥洒着旷达与洒脱;苏轼“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尽显味觉上的畅适和感觉上的清雅。
心仪宋徽宗赵佶的《红蓼白鹅图》。红蓼旁,一只白鹅惬意地梳理羽毛,蓼花的清雅和白鹅的悠闲,在古朴泛旧的底色映衬下,呈现清旷幽远的意境。
在乡下,黄昏时分农人将红蓼收割回家,晾干后可驱赶蚊虫。院中乘凉时,月光倾泻,健硕农妇点燃晒干的红蓼,冒出的烟有股辛辣气味,熏蚊效果尤佳。
蓼叶可作辣味调料。汉人史游《急就篇》中的七种调料中“葵韭葱薤蓼苏姜”,“蓼”位列其中。因有辛味,人们常用它去除食材的腥味。故《礼记》载:“烹鸡、豚、鱼、鳖,皆实蓼于其腹中,而和羹脍亦须切蓼也。”除作调料外,人们还用它酿酒。
红蓼蚕豆酱味道鲜美。祖母将红蓼茎叶洗净晒干,一层红蓼一层豆瓣装进米箩里盖敷。待蚕豆瓣上生出一层厚厚绿茸时,捡去红蓼茎叶,用簸箕把蚕豆瓣晒干收好。霜降时令,蚕豆瓣取出,用薄荷芫荽煮的汤水浸泡煮软,再放进细盐搅拌好,放置阴凉处。一周后加香料拌匀装瓶装罐食用。风雪天,围炉夜话,喝山芋粥,佐以红蓼豆醬,灯火可亲,岁月悠远绵长。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芦花凄美无言,红蓼炽热奔放,诠释一种东方美学。秋水红蓼,蓊郁,安静,微辣,清苦,以其独特的情态和气息,长成乡愁里的物象,成为秋天的咏叹调。闲暇时,插一枝红蓼案头清供,盈一屋秋光,品一盏清欢,留一份平和恬淡萦绕心间,日子诗意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