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对策探究

2021-12-04 07:23王丹丹
考试周刊 2021年8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概念意义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要求。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出发,寻求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首先,简要概述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概念,其次,明确了其现实意义,最后,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忽视思维培养、教学目标狭隘等问题,并提出简单易懂、抽象思维、联系生活的解题方式,以培养小学生的解题能力,符合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模式。希望文章的探讨能够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创新的教学目标,推进小学教育的全面改革。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方法;概念;意义

一、 引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育。针对具体的教学科目,多数教师并未采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使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被固化,面对难题不会动脑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实现贯彻落实,教学旨在培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存的人才,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改革。在小学阶段,教师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课程的有序开展。小学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知识抽象,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教师需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关的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的概念

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多元的解题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从解题角度、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等方向出发,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多样性解题思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时需要利用多种逻辑思维,掌握最佳的解题技巧,获取正确答案。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教材内容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方法相对单一。调查可知,多数小学数学教师过于依赖书本,针对教材中的内容,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法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教学大纲对课程进度有相应规划,教师为满足教学要求,没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拉低了教学质量。由于教材中的题目设置问题,只有一种解题思路,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自由发挥。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未正确认识教学方法多样性的重要性,采用了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

(二)忽视思维培养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课程逻辑性强,知识抽象,理解起来存在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等实践能力。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忽视了数学思维的培养,采用了题海战术等不良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下降。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干扰,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采用强化记忆、研究解题模板等方式,让学生记住同类型题目的标准答案,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将影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遇到教師未讲过的题型时,不会自己动脑思考。由于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有标准答案的权威,当学生对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时,部分教师存在打击学生自信心的举动,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挥,从而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带来了消极影响。

(三)教学目标狭隘

受传统教育观的负面影响,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目标狭隘的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仍然重视学生的卷面成绩,导致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错误的教学目标,良好的教学资源存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态度日趋极端,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小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目标出现偏离,往往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忽视了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三、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简单易懂的解题方式

采用简单易懂的解题方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出发,学生易于接受,并且能熟练掌握此类策略。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可知,多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简单易懂的,小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并在实践中运用。为讲授简单易懂的解题方式,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教师需要明确培养小学生分析能力的宗旨,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且从中找到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与学生密切交流,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了解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真实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将教材作为根本,应用简单易懂的解题方式,帮助小学生掌握解题步骤,得到标准答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应试思想,鼓励学生勇敢试错,并以此为经验,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在不断总结经验中获得成功。将“转化法”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面对新问题时可以采用学过的知识与解决。例如:学习减法运算时,教师教会学生运用加法思维;讲解除法运算时,教师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实现转化教学的目的,也能通过简单易懂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解决新问题。小学数学教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会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内容中,获得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遇到难题时,不要马上给出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确思考过程的重要性,即使得出错误答案也没有关系。小学数学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抽象思维的解题方式

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抽象思维的解题方式丰富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的抽象化思维,构建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解决数学难题。例如:针对表格中复杂的数据,教师可以采用画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题干内容具象化,找到解题思路,绘制出清晰的图形。抽象思维的解题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过滤掉干扰项,有效筛选出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快速得到正确答案。在培养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数学原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采用抽象思维的解题方式可以引入枚举法策略,让学生应对数学难题有条理地思考,仔细辨别信息,做好验证。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的方法,重视学生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设置数学问题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获取解题思路,大幅提高解题效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并不是方法越多越好,而是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避免走入误区。小学数学教师做好一题多解的引导教学,在课堂上展示不同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发同学间的思考,从而获得解题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例如:“计算长方形周长”这一题时,部分学生采用(长+宽)×2的方法,也有同学用长×2+宽×2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解题方法需要给予充分肯定,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发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绪,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尊重。强化一题多解的思维,能够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的解题方式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数学思维,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会开动脑筋思考,自主分析问题,在大脑中自主运用学过的知识予以解决,有效降低题目难度。

(三)联系生活的解题方式

小学数学解题问题方法多样化需要重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采用联系生活的解题方式,帮助小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吸收。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教师做出正确引导,让小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重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将生活中的场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利于学生理解。例如:讲授“加减法的相关运算”这一课时,数学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小明的妈妈让他帮忙去超市买东西,给了他50元钱,小明买了3斤苹果花了15元,买了2瓶酱油花了20元,问小明还剩多少元钱?”小学生对此类生活情景十分熟悉,做题时也可代入自身的日常生活,快速得出问题的答案。部分学生会先将苹果和酱油花费的钱数相加,15元+20元等于35元,再用50元-35元,得出小明还剩15元钱;还有学生会直接用50元减去苹果的15元再减去酱油的20元得出剩余15元钱。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得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方法,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与生活相符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多向思考,充分结合生活实际,避免出现与现实生活不相符的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情景在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中应用广泛,小學数学教师需要顺应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学会用课本外的知识进行授课,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景,帮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题目的含义。联系生活的解题方式从实践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强化小学生的反向推理能力。针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难题,教师引导学生从结尾出发,在题目中获取有效线索,了解出题人的命题思路,以此更好地分析问题,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中搜寻到最佳方法。小学数学教材的编著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加强学生对算法的理解。例如:在数与代数的单元中,“乘法”和“除法”都非常重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理解算理内容。“分橘子”这一课中有明显呈现,题目为“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人,每人可分得几个?”教材用小棒代替橘子进行计算,学生从中掌握了竖式表达分的方法,从操作过程中掌握了除法运算,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四、 结语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为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观,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取代。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方法得到推广使用。小学生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中取得进步,面对数学问题,学会自主探究,积极探索,并且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同学之间经验共享,共同努力。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多样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旨在帮助学生找到简单易懂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面对难题可以联系生活去解决,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韦梅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0(38):73.

[2]马洁明.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38):63.

[3]廖国评.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6):234.

[4]殷大新.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7):2.

作者简介:王丹丹,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安海镇庵前小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概念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