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并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这意味着今后我国的运载火箭将可以使用国产液氢作为燃料。
在此次系统调试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氢液化系统按计划顺利完成开车、生产及自动停机复温程序,累计连续稳定生产35 h,产出液氢35.55 m3。设计液氢产能为每天1.7 t,调试过程中实测满负荷工况产量为每天2.3 t,达到预期目标。
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 所所长王成刚说:“这套系统我们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90%以上国产化。”
目前,我国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动机都采用了液氢、液氧作为燃料。这套日产量达到吨级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能够有效支撑我国高密度的发射任务需求。
王成刚所长说:“既实现了我们自主可控,也对我们航天系统氢氧发动机研制起到重要的支撑,这也会助力我国氢能产业,氢的储运、长距离的运输,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些年,随着我国航天高密度发射任务的持续发展,火箭发动机对于液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此次我国首套吨级氢液化系统研制成功,不仅能够满足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需求,在提供清洁能源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要将它转化成液态需要经过多个复杂的环节。其中一个就是要降温,液态氢的温度是零下253 ℃,这样一来对于存储液态氢的材料就提出了耐低温的要求。
在此之前,我国航天领域所使用的液氢大多数由国外设备生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和攻关,我国在多个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从而实现了液氢完全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