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恒
2014 年以来,浙江省始终把高考改革试点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聚全省之力稳慎有序地推进工作。至今,已平稳实施了4轮高考招生录取工作,学校和学生总体满意,社会评价总体积极正面,改革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
浙江省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坚持为党选人、为国选才目标,聚焦教学、考试、招生、管理等工作统筹推进各项综合改革。
2014 年9 月,在贯彻落实国家顶层设计及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浙江省政府公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同时出台了有关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学考选考办法、职业生涯规划等20 多个配套文件。将单一的高考招生变为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4 种招生模式并存的格局。其中,统一高考招生考试科目实行“必考+选考”,即“3+3”模式,除语、数、外3 门必考科目外,选考科目实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 选3”;外语和3 门选考科目一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高考改革试点本身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发展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试点中出现的科目之间选考人数不均衡、师资阶段性短缺等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和保障措施,以保障考生利益。2017 年11 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优化学考选考安排。2020 年6 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学考定时定科、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当年有效、细化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等6 条具体措施。
适应高考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推动高中学校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走班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必修分层、选修分类、体艺分项”的走班教学形态。合理统筹3 年教学安排,增强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充分保障学生选课权利。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导师日常指导,建立和完善学生职业生涯档案。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坚持全面评价、客观记录、民主评定、公开公正、简便实用的原则。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生成高考电子档案。积极推动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创造条件运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学生,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针对新高考录取生源结构推进分类、分层教学。
根据高考改革后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高考组织工作,认真做好标准化考点和评卷点建设、命题安全保密、考点周边环境整治、交通安全保障等工作。高考录取时取消批次,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由原来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学校+专业”改为同时选定学校与专业的“专业+学校”方式,按考生的志愿选择直接投档到具体高校的具体专业(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专门建立应急处置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做好招生计划编制发布、高考成绩和分段线公布、投档录取、录取结果公布等关键节点的风险防控工作。针对选考科目考试、数学卷不分文理考试、志愿填报、投档录取等具有全新要求的操作环节,均面向全体考生开展模拟演练,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作为国家首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浙江省坚持立足实际,勇于先行先试,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的改革实践。
2020 年数据显示,统一高考招生仍是主流。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4 种招生模式的录取比例大致为76∶5∶16∶3。
浙江省4 种招生模式均推进综合评价选拔,统一高考招生实行高考与高中学考、必考和选考相结合,高职提前招生实行高中学考或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结合,单独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实行统一高考、高中学考、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均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精神,为解决“唯分数论”提供了借鉴。尤其是近年来,“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进一步拓展深化,实现了从“评分”“看分”到“评人”“选人”的转变。
浙江省高考方案在招生模式(4 种)、选考科目(7 选3)、考试机会(外语和3 门选考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选报志愿(不多于80 个)等方面,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学生实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从改革实践看,实现了从选课、选考到选录的全面贯通。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在高考改革试点关键群体中,学生对新高考的满意度最高。
上述改革举措解除了在之前高考模式下,考生填报志愿时“高校与专业难以兼顾”的选择之痛;同时,打破了高校之间的身份标签和壁垒,实现平等竞争生源,促进高校打造专业品牌、办出特色。调研显示,学生的专业思想更稳固、学习兴趣更浓厚,更加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
浙江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7 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初步构建了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考招生制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浙江省目前已平稳完成4 轮新高考的录取工作,投档到专业、关键环节开展模拟演练等做法已被移植参照,产生了较好的试点扩散效应,高考录取整体呈现出“四高一低一无”的良好态势。“四高”即志愿填报率高,2020 年达到94.70%;志愿投档率高,整体投档率达97.27%;志愿满足率高,平行投档完全按照考生志愿投档,不进行任何调剂安排,各区域、院校生源分布较为均衡;志愿匹配度高,实现考生高考成绩与学校层次、专业水平高度匹配。“一低”即退档率低,2020 年高考第一段退档只有24 人,为改革前第一批文理科退档率的1/70。“一无”即无专业计划调整,录取进程大大加快。
据2020 年年初北京师范大学第三方评估,2017—2019 级三届新高考录取学生共31 万份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对新高考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5%,对投档到专业(类)、外语和选考科目一年两考等具体举措的满意度超过90%。“改革为了学生”的目的基本达到。
新高考改革既推动了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又推动了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带动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高中教育生态出现积极的变化,一批拥有优势学科、特色项目的学校在高考改革中脱颖而出,“千校一面”的格局正在打破。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在改革中增强了信心。浙江省考生深受高水平大学欢迎,“双一流”大学连续多年增录浙江省优质生源。一些高水平大学的调研显示,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后录取的学生在综合素养、专业认同度、知识结构多样性、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
考试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浙江省新高考改革强化了职责互相制约、信息公开和内外部监督机制,促进了从形式公平到实质公平的深化,堵住了高考中的漏洞与不正之风,确保了社会起点的公平,在社会上树立了正气、引领了风尚。
总体来看,浙江省高考改革平稳落地、改革方向正确、群众基本认可、经验可供复制,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从改革试点实践中有以下五点经验和体会。一是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贯穿考试评价、教学改革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正确的育人导向。二是必须坚持促进公平选才、科学选才的根本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同时把握好促进公平选才、科学选才两大改革方向,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民心所向。三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的总体目标,密切关注改革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坚持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努力做到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浙江实际、满足人民群众诉求。四是必须建立坚强有力、多方协同的推进机制。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考改革工作,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属地管理职责,强化省级各有关部门的协同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谋划。加大改革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在“教、考、招”上同时发力、前后呼应、有效联动;增强底线思维,把宣传培训、模拟演练、风险防控、服务考生贯穿改革始终;充分发挥高校招生端的牵引作用、中学端的推动作用、社会端的助力作用。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认真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全面审视改革试点实践,浙江省在高考改革试点初期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必须增强改革定力,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坚持完善不停步,蹄疾步稳、稳慎推进。
一是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高中学校教学安排失衡、并开科目多,实行会战式复习、压缩学习课时,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为此,从2020 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行高中学考按年级定时定科统一安排,同一年级统一科目统一时间开考,这一调整确保了全省高中教学秩序的统一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了考试次数。
二是选考科目利益博弈的问题。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带着各自的功利目的,把追求尽可能高的分数作为目标,鼓动或引导学生选择某些科目,以避开一些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有的地方甚至停开某些科目,出现物理、化学等学科选考遇冷。对此,浙江省倡导正确政绩观、教育观、人才观,改进教育评价:一方面出台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另一方面要求高校对理工科相关专业要明确物理作为限定性选考科目。保障机制出台后,浙江省选考物理的考生已逐年大幅回升。
三是改革积极性发挥的问题。历次调研显示,在改革各关键主体中,教师对高考改革的满意度最低。这其中有客观上工作量加大的问题,有改革带来的教师能力一时跟不上而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也有待遇保障未及时跟上的问题。对此,2020 年6 月,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在现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适度增加普通高中的附加编制数量,用于配置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充分考虑高考综合改革后高中教师工作量变化的实际,在绩效工资及年度考核奖分配时充分体现绩效和激励因素,向工作量增加较多的教师倾斜”。同时,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从实际统计数据来看,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收入逐年提高,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另外,探索开展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复合型教师培养项目。2020 年,浙江省率先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启动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工作,进一步改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能力。
四是条件保障和能力建设的问题。表现为新高考实行选考推动了高中学校实行选课走班制度,对学校师资队伍、教学场地建设、考试招生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浙江省政府有关文件明确提出,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加快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等教学场地建设。加强考试招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入闱命题(制卷)专业人员工作保障机制,加快命题基地建设,提升命题和考试质量。浙江省教育厅也将出台新的高中学校建设标准,切实保障满足新高考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高考改革任重道远,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浙江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三地一窗口”的意识和担当,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关于高考改革的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做好试点各项工作,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为全国高考改革贡献浙江素材、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