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永洁
研学旅行是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需求、培养目标发展起来的校外教学方式,是借助旅游吸引物实现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进而达到综合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的规范有序开展,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当地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发展地方旅游、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都大有裨益。研学旅行时间的有限性以及学生团体在交通、食宿等方面对安全的严格要求(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使得研学旅行对当地和周边的旅游吸引物有更多的依赖。当然,为了地方旅游业发展以及履行社会责任,当地政府和各研学基地也必须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为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提供更为合适的校外课堂。
博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人文景观众多,研学旅行资源丰富,结构分布合理,可以较全面地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旅行资源。当地研学旅行资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博山山水资源丰富,山美水秀。博山即“多山”之意,有大小山头1300 多个,海拔800 米以上的有13 座之多,以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最;就水资源而言,孝妇河、泉河、五阳湖等不一而足。独特的山水资源为博山赢得了“鲁中山水画廊”和“淄博后花园”的美誉,是学生进行自然景观观赏体验、培养审美情趣的理想场所。此外,博山遍布以开源溶洞、博山溶洞为代表的溶洞群,地层发育较全,煤炭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类较多,生态良好,植被覆盖率达58%以上,具有开展自然生态观赏体验以及地质、动植物科普研学的先天优势。
博山地处古代齐、鲁两国交界处,在精神文化层面既有齐文化的自强不息、重实干、重创新精神,又有鲁文化的含蓄内敛、不事张扬的特点。从人文资源来看,早已形成了以孝文化、陶瓷琉璃文化和饮食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架构。博山原名“颜神”,是中国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颜文姜践行孝道坐化成神的传说历久弥新。博山陶瓷肇始于约8000 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实用到装饰,精品迭出,特色鲜明。琉璃制作更是一绝,有“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之说,既有国家级非遗的鲁派内画,也有独具特色的灯工料景艺术,还有花球、套色雕刻、鸡油黄、鸡肝石等琉璃工艺,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同时,博山为鲁菜的发源地之一,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山菜技法丰富,功底深厚,程式严谨,被称为“礼仪规制的活化石”,既典型体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传统,又与孝文化的重孝尚礼、陶瓷琉璃制作的工匠精神相得益彰。此外,博山还有齐长城遗址,主殿为唐代木制结构建筑的颜文姜祠,有南方园林特色的因园,为纪念范仲淹所建的范公祠,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等等,这些都是中小学生体验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
古博山地处偏僻,山多田少,清人孙廷铨在《颜山杂记》里说博山“山多田少则得粟难”,“故其民力力焉凿山煮石,履水蹈火,数犯难而不息”。制陶烧琉璃既维持了生计,创造了博山陶瓷琉璃的辉煌,也体现了博山人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地域文化性格,焦裕禄精神就是其典型体现。如今,博山建有焦裕禄纪念馆、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接受红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研学旅行场所。
从研学旅行学生来源方面来看,博山区现有中小学在校生3.7 万人,是研学旅行,特别是低年级研学旅行的稳定生源。博山原为淄博市政府所在地,深厚的人文积淀和自然资源对淄博其他区县的中小学生研学有很大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因为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及便利的交通,博山也不断吸引着市外甚至省外的学生前来研学旅行。
2018 年至今,博山先后建立了博山幽幽谷、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焦裕禄纪念馆等九个省市级研学旅行基地。随着基地的不断创建,博山的研学旅行市场正逐步打开。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幽幽谷是博山现有的研学旅行基地中建立较早、相对完善的基地,自建成以来有着较为稳定的研学生源。博山幽幽谷研学旅行基地2019 年共接待游客23.8 万人次,其中由学校、旅行社、文化机构、家委会等牵头组织的“泛研学旅行”人数占65%,这虽然不完全是纯粹的研学旅行,但也充分显示出学生、家长有着强大的研学旅行需求。
但因为研学旅行没有在当地中小学全面开展,且成立时间较短,大部分基地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存在对研学旅行缺乏深度认知、研学主题不突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薄弱、基地各自为政、专业人才匮乏、对博山孝文化和饮食文化关注度不够深入全面等问题。具体而言,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并没有全面推行,没有全面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研学基地,没有形成单个研学资源之间的联合或联盟,没有把当地文化特色和校本课程串联起来,缺乏融合教育部门、文旅部门与基地共同开发的研学旅行课程。
作为研学旅行真正的发起者、教育效果的真正责任人,学校首先要积极顺应国家教育趋势,落实学生研学政策,真正发挥其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从根本上推进研学旅行在博山全区中小学适龄学生中全面开展。目前,博山除了已经在高中推行研学学分制以外,其他各年级的研学旅行基本处于散在、偶发状态,这多与学校顾虑学生安全问题、组织难度较大有关。这就需要学校放下思想包袱,遵循教育规律,做好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真正承担起在研学旅行中的责任和义务,放手让学生走向校外课堂。
其次,积极发挥学校和老师在研学旅行中的能动作用,全程参与研学旅行活动。目前,国家还没有规范的、权威的研学旅行指导师认证,研学旅行指导师一般情况下主要由基地导游承担。相较而言,学校教师应该更擅长从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方面指导学生完成研学,避免研学过程中“只游不学”现象的出现。教师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参与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研学旅行前的动员与准备、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过程中学生管理与评价,指导学生研学旅行报告以及研学成果展示等,使教育元素在整个研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尽管严格意义不能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待研学旅行,但就研学旅行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其对旅游吸引物的依赖来看,研学旅行无疑对整合博山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宣扬当地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以及形成“以研促旅”“以研扬文”“以研保生”(通过研学旅行实现保护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态)的局面有不小的改善。因此,博山当地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规划、总体协调的职能,研究研学旅行规律特点,处理好开展研学旅行和当地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把控好研学基地建设,促进研学资源融合,加强师范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学旅行大环境。
首先,深刻认知研学旅行对中小学教育的重大意义,以政策为导向,推动研学旅行发展进程,以需求促发展,借助博山自然、文化资源特色建立精品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形成研学需求和基地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从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到唐代勃兴的“壮游”之风,再到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理念,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强调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开展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借助旅游吸引物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养。2016 年,《教育部等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发布,标志着中小学研学旅行在全国层面开展。博山区各职能部门应应时而动,积极合作,在全区中小学逐步全面推行研学旅行。在培养当地生源地同时,依靠当地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研学品牌基地,吸引淄博及附近地区甚至省外的学生前来旅行。同时,加强示范引领作用,把博山研学发展成山东其他地方以及省外学生的研学旅行“飞地”。例如,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自2018年成为研学旅行基地以来,已经接待了不少市外乃至省外学生前来研学,这除了得益于独具特色的博山陶瓷琉璃文化外,同时也与基地先后在济南、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设立展馆的发展模式有关,这为其他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其次,整合现有研学旅行基地资源,统筹确立研学旅行大主题,有针对性地建设新的研学旅行基地。如前所述,博山现有的各级研学旅行基地既没有完全包含博山旅游资源,也没有完全展示博山文化特色,体现“乡土乡情”和“县情市情”,而且在研学旅行主题的确立上缺乏对“校情”“生情”的充分关注。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加大对未开发研学资源的投入,避免产生研学资源开发利用内容重复、主题重复、特色不突出等现象,做到物尽其用、异彩纷呈。例如,山水资源和陶琉文化目前已经成为博山研学旅行主要的名片,相比之下,关于孝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研学主题和课程开发相对较弱,需要加大开发和投入。就研学主题而言,可以进一步探索开展以溶洞、煤炭、动植物品类特征为主题的科普研学,以山水资源、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为主题的自然和人文生态体验研学,以孝文化、陶琉文化和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学习、文化体验和文化传扬研学,以学习模范人物、体验艰苦创业、接受革命教育等为主题的红色主题研学,以溶洞、山体、水源为内容的励志拓展研学,以及以蔬菜种植、田间劳作为主题的劳动体验学习研学等。同时,倡导研学旅行基地之间的联合,协调利益分配,塑造良好的研学旅行生态。
再次,树立全局观念,与旅游大环境协调发展,让研学旅行积极借助文旅融合、深度旅游、全域旅游等背景平台,全面展示博山自然资源风貌,深刻彰显博山文化特色。对地方旅游市场而言,研学旅行当然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它与当前旅游主流所倡导的理念和模式并不相悖,不需要另起炉灶,完全可以借力发展。例如,可以借鉴文旅融合的开发型融合、体验型融合、保护型融合、重组型融合等经验,更好地把当地以孝文化、陶瓷琉璃文化和饮食文化为首的文化传统融入到研学旅行课程之中,可以借助深度旅游中深入体验的理念和模式来丰富完善研学旅行的体验环节,甚至可以借助全域旅游理念,把博山打造成为以研学旅行为品牌的特色研学大基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全域旅游,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推进产业融合、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有利于不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更好满足旅游消费需求。”这一要求同样适用于研学旅行。
除此之外,博山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研学旅行执业人素养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王煜琴等在《研学旅行执业实务》中指出:“从广义来说,研学旅行执业人是指监督、审核、策划、制定和实施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各类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从业人员。”到目前为止,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以及旅行社、基地工作人员的权威性考核和认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制定标准,把好关口,保证研学旅行顺利开展。
就研学旅行基地和景区景点而言,庞大的研学生源无疑代表着庞大的市场资源,除了能带来经济收益之外,还能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但研学旅行毕竟不同于旅游,“研学旅游(研学旅行)本质上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因此,研学产品从根本上应该是一种结合旅游体验性属性的‘教育+’产品,而不是‘旅游+’产品。旅游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载体和形式”①谌春玲:《研学旅游市场的挑战与发展问题研究》,《经济问题》2020 年第6 期。。因此,研学基地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廓清研学旅行概念,真正实现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充分彰显自身特色的同时使旅游吸引物契合教学需要、教学规律,尽心打造研学课程设计,以研学促发展,树立基地研学旅行品牌,吸引和留住研学旅行生源。“研学旅行,课程为王”是近几年研学旅行发展得出的结论。旅游资源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游不学”,使研学旅行流于形式。为此,研学基地及景区景点应深入研究教育规律,联合学校、文化机构等做好研学课程开发,保障校外课堂教育实施的力度、深度和有效性。
其次,加强与当地其他研学基地与景区景点的协调与联合,采取互补发展模式,充分合理利用博山研学旅行资源。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无疑使各研学基地存在追求“大而全”以及跟风建设、雷同发展等问题,这难免造成资源浪费,导致“热门资源一窝蜂,冷门资源无开发”的状况。博山的研学旅行基地也存在这种现象,像以山水为资源的研学课程和主题就存在雷同建设、主题重复,但博山溶洞地质资源研学、孝文化资源研学等却缺乏开发;而本应该由对博山菜、博山饮食文化最有发言权的聚乐村等传统博山菜品牌机构开发的研学主题和课程,则成为其他基地的研学内容之一;其他如焦裕禄纪念馆之类的研学基地也为自己研学资源实操性较弱、体验性不强所困扰。其实,就高年级学生研学旅行实践而言,一个基地很难独自提供最极致、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研学旅行资源。况且,让学生长时间在一个基地逗留,既不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没有体现研学旅行“游”与“行”的内涵,这就需要各基地之间加强联合,优势互补,理性发展,形成张弛有度、各具特色又和谐衔接的优质研学旅行专题线路和综合线路。
最后,基地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宣传。网上搜索博山研学旅行基地,很少搜到宣传研学旅行资源、展示研学旅行课程的信息。基地完全可以利用智慧旅游、云旅游等媒介手段,加强营销,吸引研学生源,推进博山研学旅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