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黄安云
(1.湖北经济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武汉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互联网时代社会舆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些发生在高校的具有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如学生安全事故、学术腐败、教师失德行为、教育考试安全事件等,很容易演化为网络舆情危机,成为高校和政府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有效监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健全应对机制,强化高校舆论引导,是学界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一方面可以为当下的学术研究提供指导性研究坐标,另一方面也可为政府、高校和网民正确理解各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象提供科学指导。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起步于2010 年,属于网络舆情研究的一个子集,其研究框架包括概念界定、基本特征、预警监测、传播演变规律、应对措施、引导机制、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标题检索相关文献,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总共检索到文献172篇,每年的文献数量由2010年的2篇逐年递增,攀升到2020年的31篇,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本文对近10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舆情演化、舆情应对及引导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学界在高校突发事件和高校网络舆情这两个方向上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内容高度相关,相互交叉。20世纪90年代,朱根林、刘泽南等人开始关注高校突发事件问题。早期研究集中在概念、特点、类型、成因上,之后扩展到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沟通、防范对策、应急处置等多方面的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10年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少高校突发事件经社交媒体传播、围观,引发舆情危机,由此,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进入学界视阈。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网民在突发事件的刺激下形成的并通过网络传播的具有倾向性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集合。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学界认知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对舆情主体的界定不同,有研究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是高校师生[1]或网民[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拥有不同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情感依附的多元主体”[3]。高校师生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孕育的基本主体,其他网民、网络大V、自媒体、传统媒体参与其中。实证研究显示,随着舆情的发展,参与讨论的主体走向多元化,如在高校突发性事件微博舆情演化扩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关键节点主要是媒体机构以及公共知识分子群体[4]。这说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动态变化的,并非仅局限于高校师生,当高校突发事件演变为社会性话题,舆情主体也会扩散为多元复杂主体。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涉及的两个关键概念——“高校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的关系问题也引起学界关注,主要认为两者并不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一方面,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可能经网络持续发酵,引发网络舆情危机,另一方面,负面网络舆情可能诱发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因此两者存在交互作用[5]。在现实生活中,由网络舆情直接引发的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同时高校突发事件更易遭遇网络舆情危机。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外部因素和高校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外部环境变化、媒介技术的优化提升等,有研究者指出高校舆情从源头上看,大多指向社会与高校某些长期积压的共性问题和现象[6]82。王凤仙等认为从结构化理论视角来看,社会环境的变迁、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以及个体心理意识的觉醒等动力因素汇聚在一起促使高校突发事件的产生,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是传播主体借由高校突发事件与社会环境互动并相互建构的结果[7]。还有学者认为,复杂变动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等因素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有密切联系,其认为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偶然性因素背后有必然性,但相关论述总体还较为笼统,缺乏细致的分析。
内部因素指向高校内部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突出的矛盾,包括高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处置及权威信息发布滞后,校园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大学生文明上网教育缺位等。关菁华等提出,高校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时期的特殊场域,发生在高校的突发事件更加容易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发生[8]。学生群体对高校突发事件较为敏感,但因社会阅历缺乏,心理成熟度不高,意见表达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观性、非理性,甚至极端性,而“自主性宣泄”容易诱发网络舆情。上述分析对网络舆情参与主体的特性和高校的内部突出矛盾给予较多的关注,却忽略了高校自身的外部形象、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性。
学界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视角。一是简单迁移视角。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直接迁移至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强调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复杂,爆发概率高,扩散速度快,破坏性强等共性特点,忽略了高校的特殊场域、特殊舆情主体等赋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独有特性。二是构成要素视角。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包括高校人群特征、环境特征、舆论客体和舆论载体等特性分别展开分析。如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主体“活跃性高、盲目性强,大学生好冲突、好表达,轻信与从众突出”[9],高校舆论内容“容易扩散,传播渠道多元,社会化媒体成为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的重要聚合平台”。三是综合分析视角。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效应明显,网络舆情极易升温,线上线下影响互相叠加”[10],“诛连效应、爆炸效应、大量谣言伴生”[11]49,“校内校外两个舆论场并存且同步交织、互相借力,舆情集群效应明显”[12]93,这些观点指出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同于一般网络舆情的特殊性。
网络舆情运行演化是舆情形成发展的典型路径描述。识别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关键节点有助于深化对网络舆情的认知,掌握网络舆情的演化动态,从而实现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疏导[13]74。学界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分为两种,即三阶段、四阶段。三阶段一般指舆情发生、发展、淡化三个阶段,四阶段是指舆情潜伏期、明显期、高潮期和消退期[14]。上述演化过程分析了基本周延,借用了网络舆情发展阶段的划分,笼统嫁接、泛化的过程分析可能造成认知的简单化、片面化,继而难以归纳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自身规律。黄苏芬等将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路径划分为八个阶段:事件产生——通过学校贴吧、社交网站等媒介传播——学生关注、转载、参与评论——少量声音主导,形成网络舆情——各方观点碰撞、汇集—舆情进一步发展,形成舆情危机——学校相关部门介入——舆情结束[15]63,此种划分更具体细致。
舆情监测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一环,研究者围绕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模式、舆情形成衡量指标、舆情研判指标、舆情预警指标体系及方法等展开了具体的研究,为舆情预警、舆情管控提供参考依据。江瑞芳提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时间跨度和舆情热度大致呈倒U型的模式[16],王学俭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从舆论强度和量度进行双指标衡量[17],王宗强等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参与人、事件现状、事件影响力、媒体介入状态、师生态度”等舆情指标组成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判指标体系。姚福生等提出量、度、传各方面的指标是监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衰减和消退的标识[18]。舆情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在操作上便于量化和收集,需要做到及早发现危机,判断舆情走向。目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的选取和设计区分度较低,缺乏明显的识别要素,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需进一步检验。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辐射范围广,部分事件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及时有效应对及引导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尤为重要。因此,这部分是研究的焦点,研究成果数量最多,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有94篇,在总量172 篇中占比为55%,研究内容包括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舆情应对和舆情引导等。
一些学者认为,尽管高校管理人员对网络舆情的管控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但是总体上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不足[19],对管控方案的研究依旧是处于起步阶段[20]。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网络舆情处理不及时,网络舆论引导不到位,管理队伍能力不足,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等。姚翼源从舆情治理角度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结构粗放,回应事件的精准性与科学性存在势差,治理结构弱化,高校网络舆情消解手段迟缓,回应敏感议题时机不当,依托科技赋能粘合各方关系的效能不足等[21]。对于导致舆情引导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学界分析“缺乏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和管理的危机防控意识,缺乏良好的网络舆情沟通管理,缺乏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疏导体系”[22]等是主要因素。同时,社交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也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和协调处置能力提出了挑战。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实践意义,从宏观规划到微观策略,从长期应对方法到短期应急措施,从系统建构到具体实施应用,上述这几方面的研究能为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回应处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这部分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整体性思考网络舆情应对原则和理念。有学者提出要遵循实事求是、公正公开、坚持统一协调、坚持双向交互的四项原则,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机制的创新[15]63-64。在有效介入、精准研判,以及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协同治理等思想观念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从粗放向精细的转变,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从单边向协同的转变[12]95。第二种思路是根据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性提出具体应对策略。喻健、唐亚娟等提出应当第一时间介入,及时掌握话语权,建立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制度,及时回应和澄清有关事实,重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赵治提出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对高校突发事件真相及时公布;构建多部门组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形成有效的应对机制;及时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予以总结和公布,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23]。张允峥等结合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从突发事件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效果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24]。第三种思路是在舆情演化生命周期有针对性地提出各个阶段的舆情应对策略。姚江龙、魏捷提出在舆论爆发期应及时公开实际情况,做好舆情分析研判,在舆论持续发展时期科学进行议程设置,着力培养意见领袖,形成内外引导合力,在舆论消失转化时期配合做好善后处置,引导师生开展反思等[6]83-84。
从不同视角提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措施各有侧重点和针对性,长效应对策略需要时间的积淀,短期应急措施能迅速产生实效,应注重长期措施和短期举措兼备,宏观指导性意见和细节性行动纲领配合,以提升研究的针对性和对实践操作的指导性。
舆情的控制和治理要依靠有效的舆情引导,但传统的宣传说教和舆论控制手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多元复杂的高校舆情环境。一方面,部分学者从不同视角总结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方法。杨一帆等提出要“树立一种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舆情氛围,建立一支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过硬网络管控技能的校园专业网络队伍,建立一个官方消息公布窗口,培养一批校园‘网络大V’担当校园舆情的知情者和引导者”[25]。为掌握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张芝萍提出“要快报事实、重报态度、慎报原因;用好善用定义权、智用解释权、敢用引导权”[26]。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提出要建立舆情引导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处置舆论引导的组织结构,建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预案机制,建立舆情搜集、分析和研判机制”等[11]50。上述舆情引导策略和方法明确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可在实践中尝试运用。
历经十年的发展,国内学界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热度逐年增强,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已打下了基础,已有研究成果促进了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科学认知和有效应对。但总体上看,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研究主体分散,学科融合度不高。文献的学科分布集中在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信息管理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学科上。研究者来源广泛,囿于专业隔阂和学科知识界限,大部分研究在各自学科领域内各自为阵,缺乏学科交叉融合和渗透交流。相关文献作者、文献来源和机构的分布都较为分散,代表性作者如大连医科大学的吴心灵、靳媛,两人各发表了7 篇相关论文,另外有3名研究人员各发表了4篇相关论文,其他作者发表的论文数均在2篇以下,故尚未形成相对集中的作者群。相关文献来源囊括30种期刊,但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最多的刊物上也只刊载了6篇。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是大连医科大学,有7篇论文。较为分散的文献来源和研究机构说明稳定的研究阵地、成熟的研究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
二是研究内容不均衡,重应对研究轻基础研究。目前,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偏重于舆情应对引导研究,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舆情演化过程、监测预警的研究相对薄弱。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演化过程缺乏具体分析,对舆情发展规律缺乏总结。从实践视角来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研究是研究重点,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事先防范、事中干预引导、事后处理总结,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拓展。
三是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深度有待提高。相关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多数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定性研究法,采用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访谈研究、实证定量研究的较少,故研究方法单一。已发表论文的学术含量不高,重复性研究较多。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比较少,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有待加强。在中文社会科学英文索引库(CSSCI)库以“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发现相关论文只有4 篇,而其中只有3 篇受到国家级基金资助,这说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整体质量不高,高水平的权威期刊很少发表该领域论文。
最后,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下一阶段的研究进行展望。首先,跨学科深入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值得关注。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诞生是系统性的、社会性的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痛点在高校的映射,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以从宏观的综合性视角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爆发的社会因素。第二,应注重从泛化的、粗线条的研究转向更细化的微观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水平。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将个案分析和宏观研究相互兼备,运用大数据技术来监控、引导、管理和预测网络舆情走势,提升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判预警能力和应对化解能力,改变高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被动局面。第三,理论与实践应进一步融合,增强应对策略的可操作性。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应对研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13]71。一方面,要将系统性建构和具体策略相结合,探索高校舆情引导的自身规律,建立高校内外协调的舆情引导方式,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处置、分层化解,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制定详细周全的应对策略,遏制网络舆情的酝酿和发酵。此外,要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分析、管控、应对、引导、处置等方面展开系统性研究,推动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创新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