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利
(重庆市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 402360)
2019年我国羊业生产趋稳向好,存栏和出栏量同比上升,规模化羊场增多,羊业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全国肉羊出栏价格涨幅明显,绵羊平均价格为26.59元/kg、同比上涨16.55%,山羊平均价格为36.42/kg、同比上涨19.85%;全国羊肉消费量为527万吨,在肉类生产中占比呈增长态势。2018年全国羊出栏31 010.5万只、存栏29 713.5万只,同比减少0.67%、0.64%。
大足黑山羊,2009年10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2014年2月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20年评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足黑山羊”商标于2008年4月获准国家商标局注册(当年全市五大地理标志商标之一),目前在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中价值为2.03亿元,年出栏量23万只;“简阳大耳羊”为国家质检总局登记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出栏量20万只;“乐至黑山羊”2018年被批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年出栏量达到55万只。
川渝黑山羊产业带养殖总量偏少,规模较小,良种覆盖率较低,供给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投入的人、财、物不足,产业技术保障有待完善。
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不足,黑山羊消费体验不深入,牧旅结合、休闲牧业有待切入,羊文化产业待挖掘和包装。
川渝两地应联合成立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常设机构,下设黑山羊产业带发展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落实等工作,并联合川渝及全国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组建三个工作组(规划发展组、宣传营销组、技术支持组),推动黑山羊产业带提档升级、快速发展。
在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科研院所、有关专业大学生、农业畜牧系统等技术管理人员,积极参与黑山羊产业带发展,保障技术队伍稳定。统筹协调黑山羊产业适量土地供应,满足黑山羊养殖圈舍、加工等用地需求。对种羊场给予补贴,对羊业企业适当减免税费。在资金方面:整合涉农涉牧资金,设立黑山羊产业带发展基金,集中支持规模大、带动力强、产业链条全的企业;大力发展合作社,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实行整村、整社或连片示范推进;加强科研资金投入,足额保障黑山羊产业相关科研技术团队的科研经费;大力支持种草养羊和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模式。在金融保险方面:鉴于养殖成本的增加、企业资金链压力大的实际,给予养殖企业贷款贴息、农牧业发展资金担保、贷款利率减免等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以及政府平台的产业基金,解决企业资金流动性;增加黑山羊保险项目推进,建立不同的养殖保险项目降低风险,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增强养殖企(户)抗风险能力,保障黑山羊稳定发展和养殖增收。
(1)整合有关营销专家,组建特色黑山羊营销团队,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提升特色黑山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溢价销售。整合有关惠农资金投入营销。
(2)加强黑山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黑山羊产业带与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一是加强产业营销力度,吸引前端的饲草饲料、动保产品企业加入,鼓励其合作参与,以“行业赞助、产品入股、股份合作”等方式,共同参与发展。二是在成渝地区合理规划布局加工项目,结合羊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团队,考虑在羊肉深加工、羊皮革、羊角、羊肠衣加工等方面,研制并试生产(或委托代加工)部分产品,以精深加工产品销售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三是突出黑山羊消费体验感,打造并宣传黑山羊餐饮体验店,让消费者能直观感受黑山羊肉的鲜美。四是牧旅结合,将黑山羊养殖、加工等环节与乡村休闲旅游结合,不断丰富成渝地区体验式休闲旅游项目。
(3)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一是加强品牌培育,在“大足黑山羊、川中黑山羊”等公共品牌下,加强品牌战略规划,培育一批子品牌,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严格品牌管理,加快川渝黑山羊产业带融合发展。二是实施黑山羊产业带羊文化建设,共同策划举办一年一度的黑山羊节,以大足黑山羊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契机,分区域打造“羊文化产业园”,引进文创、动漫等相关产业联动。用羊文化促进羊产业提档升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龙头企业,专注参与黑山羊产业发展,带动黑山羊产业带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