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确定第三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的通知》,明确佛山市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强化人大对部门预算的监督等10个项目为第三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指导意见》,2020年继续开展第三届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征集工作。经自主申报、材料审核、会议初评等环节,并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通过,确定佛山市禅城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实施绩效挂钩、进度通报、约见约谈三项机制,强化人大对部门预算的监督”、河源市东源县灯塔镇人大“党委领导、人大主导、部门协同的村(居)综合工作考评机制”、廉江市人大常委会“全覆盖工作评议 全过程跟踪问效”、广州市天河区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暗访调研机制,找准监督突破口,构建垃圾分类监督工作新常态”、清远市阳山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五个一’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珠海市金湾区人大常委会“高标准制度建设、高质量服务、高频次运作,使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充分发挥作用”、汕头市南澳县后宅镇人大“创建海岛品牌 打造特色站点”、深圳市坪山区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百分制分段评价机制”、台山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推动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东莞市大朗镇人大“创新打造“1+2+N”宣传模式 讲好基层人大故事”10个项目为第三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这些案例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推广性,是全省县乡人大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践成果。
通知要求,各地级以上市人大常委会要继续在助推基层人大工作创新上下功夫,加强对创新案例实施工作的跟踪指导、完善提高和宣传报道,培育一批依法探索创新、符合地方实际、体现广东特色的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典型。县乡人大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创造性地做好监督、决定、代表等工作,把县乡人大工作、人大代表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夯实基层人大工作的基础,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