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卓嘎
(山南市贡嘎县吉雄镇人民政府,西藏 贡嘎 850700)
牦牛作为高原地带的主要畜牧业品种,牦牛产业始终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牦牛作为当地对外输出的大宗商品,其健康状况是牦牛正常有序生产的关键,同时也关系到当地人民的整体收入。因此,高原地带普遍重视对牦牛疾病的防控和卫生治理,但是高原地带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同时可能存在管理落后以及饲养不科学的方面。因此,容易导致牦牛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例如炎症和感冒等,所以为防范和杜绝此类疾病再次发生,必须对其进行研究。
感冒作为一种急性的全身性疾病,发病较快,病因主要与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高原地带全年较为寒冷,并且昼夜温差较大,雨雪天气较多,而犊牦牛尚未发育完全,身体的抵抗能力较低,因此,在这样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易多发感冒,其症状主要为:进食量减少、活动量减少,同时伴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等,最明显的特征为体温升高、眼角膜发红、耳朵以及鼻尖发凉。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部位的炎症表现,此类疾病多发于春季和秋季,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剧烈,白天与黑夜的温差较大,犊牦牛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支气管受寒或者是吸入过多的寒冷气体造成黏膜受损,进而细菌入侵导致炎症的发生,同时,继发性支气管炎,主要是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继发症状,比如感冒可能会同时引起支气管炎,另外一些寄生虫疾病也容易引起相应的支气管炎,例如肺线虫的寄生。支气管炎最明显的症状为咳嗽,此类症状分阶段表现,在最初阶段,牦牛主要表现为干咳,咳嗽时间较短较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3~4 d鼻腔中会有黏液流出,表明炎症加剧,而后咳嗽加剧,同时牦牛呼吸时肺部的呼吸声较为明显,体温无明显变化,有时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脉搏增加。
咽炎为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主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炎症主要是同平时的饮食以及气温有关,喂养饲料颗粒过大,质地坚硬,都有可能造成咽炎,同时温度过高也容易造成咽炎。而后者常常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这两者之间区别较为明显,若牦牛感染继发性咽炎同时炎症较轻,则主要影响饮食和饮水,会有轻微的体温升高以及脉搏、呼吸加剧,若炎症较重,则除上述症状出现以外,还会出现相应位置的淋巴结肿大、咽部肿大,最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呼吸,导致咳嗽。
炎症类疾病发病较快,同时给牲畜造成巨大的痛苦,所以治疗上述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针对炎症进行消炎处理。
阿司匹林或者是安乃近是治疗感冒的主要药物,前者主要是混合饲料喂服,后者为肌肉注射,一次性10 mL。若发热较为明显,同时要服用降温药物,服用阿司匹林10~25 g,在服用药物之后,注意牦牛生长环境保持正常温度,同时,提供充足的饲料喂养和饮水,一般情况下,上述治疗方案便可缓解症状。若治疗效果一般,应及时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是磺胺类药物,同时配合缓泻剂,促进其排便。
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是祛痰镇咳、抗菌消炎﹐必要时实施抗过敏疗法。具体疗法:内服氯化铵10~20 g,1次/d;或用10%~20%痰易净加松节油、克辽林和薄荷脑等进行雾化;或向气管内注入5%薄荷脑石蜡油,10~15 mL/次,隔日1次,4次为1疗程。为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炎症消散﹐可将青霉素100万IU或链霉素l g溶于1%普鲁卡因15~20 mL,缓慢注入病牛气管中1次/d,连用3~6次为1疗程。
对于轻症病例﹐局部涂擦鱼石脂软膏或用复方醋酸铅散(以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同时用0.25%普鲁卡因青霉素局部封闭。对于重症病例,除用上述方法治疗外﹐外加青霉素,1.0万~1.5万IU/(kg体重),肌肉注射,2~3次/d;或10%磺胺噻唑钠100~200 mL,10%水杨酸钠100 mL,分别静脉注射,2次/d。
牦牛感冒主要与日常喂养方式相关。喂养环境在阳光充足、温暖适宜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温工作,防止牦牛受寒,平时还应增加牦牛的运动量,增强体质。
支气管炎症主要与平时不卫生的喂养方式相关,要坚持对牦牛的生长环境消毒,保持其空气清新,并且要注意日常的防控工作,喷洒适量的消毒药剂,对于有支气管炎症的牦牛要及时的隔离,防止传染,保持牛舍内干燥,保证饲料的干净和卫生。
加强饲养的预防和管理,严禁给犊牦牛喂颗粒过大、质地过硬或温度过高的食物﹔保持圈舍干燥、清洁,注意保温﹐防止贼风﹐同时做好圈舍的通风换气与定期消毒工作﹐防止犊牦牛受寒、饥饿;对于原发病﹐要做到及时诊断与治疗﹐治疗时须用投胃管﹐要谨慎进行,避免损伤犊牦牛咽部黏膜。
对于咽炎的防控和治理,首先应从饲料入手,要对饲料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干净卫生,同时,为防止由于饲料本身造成对牦牛咽部的损伤,应对颗粒较大的饲料进行精细化处理,同时饲料拌合时应控制其温度适宜,同时最重要的是防止细菌的感染,每日做好消毒工作,记录牦牛的身体温度,做好通风,发现有咽炎发生的情况要立即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研究表明,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引发牦牛呼吸系统产生疾病的重大原因,因此,对于牦牛饲养环境的治理尤为关键,并且平时的预防措施也必不可少。细菌是导致犊牦牛患病的重大源头之一,而呼吸系统类疾病与细菌有很大的关系,畜牧行业应明确防范细菌类疾病的产生,认真做到每日对牛舍、饲养所用的工具进行全方位彻底的消毒,同时对饲养人员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一般来说,常采用苛性钠作为消毒剂,具有明显的杀灭细菌的作用。
高原地区牦牛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影响牦牛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症,此类病症的产生主要与当地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畜牧业主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关,因此,对此类呼吸系统类疾病,首先要注意平时防治措施必须到位;其次,当疾病发生时,要及时的隔离,然后对牦牛所在牛舍进行大规模彻底的消毒;同时对有明显患病症状的牦牛进行及时有效的药物处理,最重要的是要对当地的畜牧业主进行科学的畜牧知识培训,使牧民对呼吸系统疾病有所了解,并做到预防措施严格准备到位,要加强牧民对相关病症的了解,同时研究病症的发展变化,从根源上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