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的特点和防控措施

2021-12-04 09:34:10
畜禽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氏杆菌牦牛病牛

卓 央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性败血病毒,其基本特征是牦牛组织器官炎症反应,甚至还会出现急性败血症,因此,该病毒也叫牦牛出血性病毒。该病的发生时间不固定,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发病的高峰期是初春和秋季,抵抗力较弱的牦牛如果感染巴氏杆菌病毒就会对其生命产生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隔离和治疗,就会造成疫情的大范围暴发。因此,做好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地理概况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 600 m以上。高原大陆性气候是其主要的气候类型,城关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也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在工农业的总产值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2 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2.1 较高的海拔和较广的流行范围

牦牛饲养比较集中的高寒缺氧地区是巴氏杆菌的主要发病区域,有些地区每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牦牛巴氏杆病疫情,但海拔较高的地区是该病的主要疫源地区。

2.2 较低的发病率和较高的致死率

牦牛一旦感染巴氏杆菌病毒,一般还未采取任何救治措施就会发生死亡,所以,巴氏杆菌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2.3 季节性

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病无显著的季节性,但是在潮湿多雨和气候骤变的环境下具有较高并发病率,通常呈现散发性的特点,秋季和夏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2.4 传播途径

牦牛巴氏杆菌是一种条件病原菌,健康畜禽的呼吸道是其经常存在的位置。一旦牦牛饲养管理不当,或在潮湿和寒冷以及通风不畅的情况下就会降低畜禽的机体抵抗力,巴氏杆菌就会趁机对畜禽造成侵害,通过淋巴液输送到全身的血液中,最终导致败血症的发生,出现内源性的传染。畜禽将具有毒性的病菌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不断的排出体外,进而对饲料和饮水以及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巴氏杆菌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另外,该病菌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经飞沫进行传播,使健康家畜发生感染。除此之外,巴氏杆菌也能够经蚊蝇叮咬和皮肤伤口感染。

3 牦牛巴氏杆菌的临床症状

巴氏杆菌的潜伏期一般6 d,不同的病变类型其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

3.1 肺炎类型

肺炎类型的牦牛会出现全身水肿的情况,且牦牛的咽喉部和颈部以及胸前部的皮下组织存在比较严重的水肿。同时,在牦牛的舌头周围也会发生肿胀的症状。因此,牦牛一旦感染巴氏杆菌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而且皮肤黏膜增多,情况严重的牦牛会因窒息而死亡,病程在36 h左右。

3.2 败血类型

败血类型的牦牛体温在42℃左右,食欲和精神方面有显著变化,而且牦牛的心率会加快,会发生腹痛和腹泻的症状,且牦牛的粪便会出现黏液和血液。牦牛发生腹泻后体温下降的速度比较快,直到牦牛死亡,病程在24 h左右。

3.3 肺炎类型

肺炎类型的牦牛存在典型的呼吸困难症状,而且还存在咳嗽和流鼻涕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牦牛会发生水肿,肺炎类型的巴氏杆菌病牦牛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病程在7 d左右。但是该类型的巴氏杆菌病牦牛一般在痊愈后其自身的免疫力会显著提高。

4 病理变化

病牛一般会表现出咽喉部急性炎性水肿,如果对病牛的咽喉部和胸前皮下组织进行按压会出现明显的压痕,切开水肿部位会出现淡黄色浑浊的液体,胸腔还会集聚大量的絮状纤维素。

病牛的肺部会出现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大的病变实质范围,而且前腹侧肺部比较坚实,胸腔液明显增多,肺部背侧会出现大泡性肺气肿或者间质性的水肿。

5 牦牛巴氏杆菌病防控措施

5.1 预防疾病

1)应加强牦牛的饲养管理。为了提高牦牛的机体抵抗力,应对牛圈进行定期清扫,使其处于良好的环境中。同时,还应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可以采用石灰乳等进行彻底的消毒。

2)如果当地出现大范围巴氏杆菌病传播的情况,应对牦牛群进行整体的评估,并对健康的牦牛进行疫苗接种,有利于提高牦牛的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防御疾病的发生,不断强化消毒处理工作。饲养人员要充分掌握疫苗的接种时间,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是牛巴氏杆菌灭活菌苗,体重不同的牦牛其接种的剂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体重在100 kg以下的牦牛肌肉注射剂量为4 mL/头,体重超过100 kg注射剂量为6 mL/头,免疫力的维持时间可达9个月。

3)应及时将病情严重的牦牛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发病的范围和数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巴氏杆菌也会传染给人,所以,牦牛饲养员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避免感染该疾病。

5.2 治疗疾病

针对疑似病例应及时的进行隔离处理,并尽快进行相应的救治,一般最开始皮下注射抗牛巴氏杆菌病血清,大牦牛的接种剂量在60~100 mL/头,而小牦牛的注射剂量在40 mL/头。目前,治疗巴氏杆菌的主要药物是光谱抗生素,由于有些牦牛在发病后会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的采用敏感抗生素,一般采用氧氟沙星进行肌肉注射,其注射剂量为牦牛4 mg/(kg体重),连续用药3 d。在采用恩诺沙星治疗时,也是采用肌肉注射,按照2.5 mg/(kg体重)用药,连续用药3 d。也可以采用青霉素联合链霉素的治疗方法,2次/d。另外,还可联合使用磺胺类药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能够使疗程显著的缩短。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抗生素治疗的第1天可以适当增加药物使用剂量。针对病情严重的牦牛,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其食欲和饮水等方面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脱水和肺炎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应根据病牛的实际情况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主要使用的药物应该包括葡萄糖和盐酸氢钠和氯化钠,使牦牛的机体酸碱平衡得以有效的保障,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吸收药物,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病牛在治疗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有效降低病牛肺部水肿程度,缩短整个疗程,为牦牛的尽快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 结语

为提高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效果,应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法。牦牛一旦发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进行相应的治疗,并做好牛圈的消毒工作,对病牛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最大程度防范病原的进一步扩散,使牦牛巴氏杆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得以有效的降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饲养者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氏杆菌牦牛病牛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3:54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跟着牦牛去巡山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3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4
目前牦牛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