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茂
(崇左市扶绥县岜盆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扶绥 532102)
猪肺炎支原体疾病(又称猪哮喘病)受养殖环境与气候变换等因素影响。该病不存在季节性,传染性较强。病猪感染后通常出现干咳与气喘等症状,并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进行传播,在幼猪与妊娠母猪中发病率与致死率偏高。农村养殖环境普遍较差,且散养户居多,养殖技术不成熟且管理粗放,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该病在猪群中扩散开。
该病属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多出现于生猪幼崽。在感染此病后,小猪通常会出现打喷嚏、鼻塞、面部变形、歪斜、萎缩等症状。该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减缓幼猪生长速度与降低饲料转换率等,在农村常因发病进程缓慢而被散养户忽视。患病猪的免疫力下降,若不及时治疗,会被其余细菌、病毒入侵感染产生并发症,最终导致死亡。
猪链球菌病病发无季节性,5-11月为疾病高发期。饲养密度、卫生环境、通风效果、气候变换等都有可能导致该病的传染与暴发,该病潜伏期在1~30 d,主要表现以败血症、脑膜炎、淋巴性脓肿、关节炎居多。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也同样容易感染,以养殖户、屠夫、运输司机居多,因此需要采取充分的防范措施。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传染性较强,仅在猪群之间感染,妊娠母猪与幼猪最容易被感染。感染猪蓝耳病后,母猪多表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流产等现象;公猪感染后多表现精神不振、厌食、呼吸急促等现象;幼猪感染后表现为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该病感染死亡率高达80%,属当前我国养猪业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猪瘟又称“烂肠瘟”,其中非洲猪瘟作为该病代表,广为人知,时至今日仍有猪场深受其害,中小型养殖户及散养户的养殖积极性急剧下调,生猪产量因此也大幅下降。该病传染性强、潜伏期短,以高热与内脏出血坏死为特征表现。猪瘟虽作为烈性病毒,但在可控范围内,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即可遏制猪瘟传播。
农村生猪养殖业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借助药物手段做好预防措施。①接种规范疫苗。接种疫苗须确保在疾病发生之前接种,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此外还应根据国家牲畜疫苗接种相关规定以及不同的疾病接种适宜的疫苗,做到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②可通过药物保健。通常情况下,生猪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可借助药物保健以提升抵抗力,使猪的身体状况暂时处于平衡状态。药物保健大致可分为抗生素保健、中药保健、功能性添加剂保健等,应合理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及药物残留。另外,不得对妊娠母猪与未感染疾病的生猪进行药物保健,防止病菌变异产生耐药性。③定期驱虫作业,驱虫是养猪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碍于农村大多数散养户规范化养殖起步晚,并没有树立此意识。因此基于当下农村的养殖环境,养殖户应选择好驱虫药的品种、调整用驱虫药的时间、定期查看驱虫效果等,在驱虫的同时还能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①合理选择地址。选择适宜的养殖场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生猪疾病扩散的风险,选址时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当地气候、水源情况等,提前预防病原在猪群中扩散,防止猪疫病影响到周边民众。②科学建舍,注重消毒工作。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对养殖场的空间及功能进行合理布局,确保整体通风环境良好、排水通畅等。养殖过程中还要做好日常消杀工作,减少外界环境导致疾病发生的概率。③控制饲养密度。秋冬季气温偏低,空气质量较差,仅靠通风与保温无法彻底解决疾病的产生,因此养殖户要适当控制生猪饲养密度,防止因密度过小导致感染疾病。
①建立防疫制度。有关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生猪防疫责任追究制,强化对生猪防疫工作的监管。②健全兽医体系。充实乡镇兽医队伍力量,确保能够在猪疫病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到及时诊疗。此外,各村委会还可成立养殖业防疫小组,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实现生猪养殖疫情防控长效稳定。
③加强执法力度。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应强化自身职能,深入农村养殖场进行全方位视察监督,做好生猪养殖的检疫工作,确保农村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猪肺炎支原体疾病的治疗应先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这样既可以防止病原菌出现耐药性,又能有效控制住病情。通常选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四环素类药物进行胸腔注射或肺脏内注射进行给药。此外为了防止病原菌出现逃逸,还需搭配抗生素进行治疗。
当发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后,对病猪以及有过接触记录的母猪进行隔离治疗与记录。治疗则是通过药物加饲料的方式进行,在饲料中添加金黄素或百可利200 g/t使用。此外,为了加速缓解病猪鼻炎的症状,可以采用在鼻腔滴入硼酸溶液的方法,以加速病猪进食。
因治病猪链球菌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故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病的症状选择搭配磺胺药物。若是关节型、呼吸道型病症,兽医可以选择使用恩诺沙星加头孢噻呋钠;若是脑膜炎型,兽医可以选择注射脑链康,而另一侧选择注射地塞米松与青霉素,通过反复用药达到治疗的效果。
猪蓝耳病情况复杂,传染性强。一方面养殖户要注重疫苗接种与饲料管理;另一方面对病猪的治疗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在猪的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维生素等,为病猪注射五联血抗,在饲料中添加重症病毒康颗粒等。
猪瘟一直是我国农业部门关注的重点,截至目前尚未有确切有效的方法治疗猪瘟,主要还是以预防工作为主。①注射猪瘟疫苗,主要有乳兔苗、细胞苗、淋脾苗3种。②在饲料中添加预防拌料,为控制猪瘟蔓延与减少养殖户损失奠定基础。③做好日常消杀工作,包括消毒饲养用具、彻底清除猪粪等。
本文对农村养猪环境下生猪常见病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具体以药物预防保健工作、猪舍环境日常优化、建立长效防病机制3方面为抓手,对症下药,确保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