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吉刚
(四川省隆昌市金鹅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 隆昌 64215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为促进四川省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应重视内江区域基层官方兽医队伍的建设,改革工作方式,提高兽医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当前,在一些基层的兽医队伍建设中,存在着兽医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的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一些年纪偏大、资历偏老的技术人员的后期适应能力减弱,对实际工作的热情降低,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活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的经济成本,如动物检查费、员工管理费和固定资产维护费用越来越高。基层的兽医队伍建设,资金相对匮乏,租金、流动资产利息、兽药自营业监督成本、牲畜和家禽经营的监督成本以及财政拨款的业务费用,导致基层畜牧业的支出巨大,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组建兽医团队,造成兽医团队的技术水平不高,设备落后,严重阻碍了兽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的畜牧生产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畜牧技术有待不断提高。应当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的兽医队伍,这样才能保证牲畜和家禽生长的各个阶段以及家禽育种和孵化所引起的问题都能得到专业的解决和及时的处理。而目前,内江区域的一部分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牲畜和家禽的状况并不十分了解,很多牲畜出现的健康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最终将导致畜禽的成活率大大降低。
在当前基层兽医队伍建设中,考虑到人才短缺,乡镇兽医站应加大兽医招募力度,积极引进相关专家,扩大乡镇兽医队伍人才库,进一步提高整个乡镇兽医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具体措施上,有关部门可以积极引导高校兽医专业毕业生加入乡镇兽医部门,地方政府也可以为青年人才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同时,区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应积极与高校、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建立沟通联系,以准确掌握畜牧兽医人才市场的状况。做好招聘工作,为基层兽医队伍扩充力量。
加大人才的培养,是提高基层兽医队伍素质的重要一步。因此,有必要培养最先进的人力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高基层兽医在执行与动物疾病有关的任务中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标准体系,提高基层兽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完善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模式,并丰富预防控制措施的内容。对于牲畜中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应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传播方式,制定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对动物疾病的防控水平,从而预防动物疾病的传播,避免更大的风险并提高畜牧业的发展水平。
推动基层兽医队伍建设,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在当前乡镇兽医队伍建设中,兽医基地的经济来源比较单一,难以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这对于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基层防疫和检疫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层畜牧兽医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并通过加强财政支持,提高标准等具体措施,促进乡村兽医队伍建设和防疫人员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为了预防牲畜传染病的传播,地方政府部门应增加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的专项资金的投入。
此外,有必要科学有效地实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具有良好素质的基层兽医还应支持和鼓励其参与动物防疫工作,这不仅能加强基层兽医的工作意识,增加基层兽医的营业收入,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认识水平和兴趣水平,有利于积极开展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进而得到监管部门和基层兽医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鼓励,推动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投资和配置兽医工作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并对之积极有效地应用和保护。
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才的发展,应加强专业培训。应注意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化和正规化。有关部门应加强与当地高校的沟通与合作,利用高校的师资优势为基层兽医提供学习指导,及时更新乡镇兽医团队的知识库,采取有效的方法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提高自身畜牧发展服务能力。培训对象应包括官方兽医、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以及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动物传染病预防和检疫、动物产品质量和安全法规、动物传染病应急管理措施以及对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的评估等知识。可以结合岗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和防疫人员培训的培训体系。新兽医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动物检疫和职业道德等。兽医管理团队的培训重点在于与兽医和药品政策管理有关的内容。检疫人员的培训应侧重于动物检疫和与动物健康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实践技能的培训。在教学方法上,岗前训练可以采用集中式训练,实践训练可以有效地将集中式训练和自学结合起来。传染病预防人员的培训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逐步进行。在执行培训任务时,有必要结合有效的评估机制来合理评估培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