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姜大成,孙云龙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别称雪蛤、哈士蟆、田鸡,是我国重要的野生药用动物,同时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产于长白山区域[1]。东北林蛙是同时具有食补、保健及美容功能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两栖类药用动物[2]。由于东北林蛙的经济价值极高,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为满足市场需求,东北林蛙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3]。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吉林省便有养殖户开始尝试东北林蛙的人工养殖,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养殖方式从自然放养发展至人为干预繁殖、越冬等阶段的半人工养殖,回捕率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着威胁野生资源的弊端[4]。近年来,养殖者们也在不断探索东北林蛙的全人工养殖,但是成功率较低,且无系统性和规范性。本文从东北林蛙的养殖方式、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治等方面阐述东北林蛙的人工养殖现况,旨在为养殖户技术创新提供帮助,以期早日实现东北林蛙养殖系统化、规范化和工厂化。
半人工养殖主要是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至变态期,变态后的林蛙回归山林自然生长,不进行人工喂养。目前,东北地区大部分养殖户仍选用半人工养殖方法养殖林蛙。半人工养殖林蛙对地形、水源以及林相的要求比较严格。最合适的养蛙地形为两山夹一沟或三面环山,蛙场内要有一年四季流淌的小河以及森林覆盖率达70%[5],这种养殖模式不仅对生境有很大的要求且有以下的不足值得探讨。回捕率较低:据作者走访调查,长白山区林蛙放养3 年的回捕率仅为3%~5%,养殖户的经济收益难以保障[6];野生资源的保护难度大:由于养殖户承包期限相对较短,养殖户为了争取经济效益而进行灭绝式的猎捕,破坏了野生资源及生态环境[7,8];过度地人为干扰,破坏了林蛙的养殖环境[9]。
东北林蛙全人工养殖是指东北林蛙在蝌蚪孵化饲养、幼成蛙饲养、越冬出蛰和动物性饲料生产等都在人工提供与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养殖方式[10]。全人工养殖主要是指在温室大棚里养殖东北林蛙。相比于半人工养殖,其优势在于显著提高林蛙存活率、雌化率和回捕率[11,12]。近年,东北林蛙的人工养殖不再局限于东北,呈现出了逐渐南移的趋势。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东北林蛙南方养殖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13,14],且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林蛙性别的方式增加雌蛙的比例,提高经济价值。裘文泽等[15]指出控制蝌蚪孵化池的温度在25~30 ℃可将雌化率由40%提高至81%;或于蝌蚪变态期投放雌性诱变剂提高雌化率,但这种化学干扰方法得到的雌性蛙,不能抱对产卵,不宜作为种蛙。目前全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回捕率呈现两极化,养殖成功的东北林蛙回捕率极高,但在养殖周期内,林蛙群体性疫病、养殖技术缺陷等因素极易导致林蛙的死亡甚至全军覆没,且许多问题无法解决,尚无系统性的养殖规范可供参考。全人工养殖的资金投入大,风险大,投入周期长,这对资金不足的中小养殖户是致命的威胁[6],是全人工养殖难以全面铺开的主要因素。
孟庆霞[16]提出灵芝与林蛙互补共生立体栽培养殖方法,这种养殖方法解决了灵芝的连作问题,缩短了成品期,且林蛙可在灵芝下接受灵芝孢子粉,提高了林蛙的药用价值。白传波等[17]提出“林蛙-蔬菜”种养联合技术,指出利用林蛙捕食蔬菜田中的害虫从而杜绝农药的使用,并且不再圈山养殖林蛙,而是以圈田代替,有效提高了林蛙的回捕率。
东北林蛙从蛙卵到长成商品蛙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其中以蝌蚪期、生殖休眠、变态期和越冬期的死亡率最高,是养殖东北林蛙的技术难点。本文对东北林蛙的4 个时期进行分别描述,希望可以对养殖户起到指导作用。
东北林蛙的产卵数量很多,但是变态率以及幼蛙的存活率都很低,这与林蛙在蝌蚪期的生长过程和状态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饲料对林蛙蝌蚪的影响比较大,优质的饲料配方应注意植物性饲料与动物蛋白合理搭配,且总蛋白含量应在30 %左右,以保证蝌蚪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18]。除此之外还应选用不溶于水的胶状颗粒,即容易让蝌蚪方便咬食,又不污染水质[19]。林远锋等[20]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影响蝌蚪生长发育的光照条件,经实验证明,以光照强度为4 000 lx的红光每天照射蝌蚪12 h,蝌蚪生长发育状态最佳。李艳慧[21]提出蝌蚪的放养密度应与蝌蚪的日龄成反比。从蛙卵孵化后至变态期,放养密度应由3 000 只/m2逐渐降低至1 500 只/m2。由此可见,蝌蚪期饲养技术对于林蛙的养殖至关重要,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控光饲养和控制放养密度等方法提高蝌蚪的存活率。
林蛙抱对产卵后,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恢复体能,才能正常进食,这一过程称为生殖休眠[22]。人工养殖的东北林蛙生殖休眠死亡率在70%以上[23]。邓际华等[24]指出,低温、食物缺乏和体内水分不足是导致林蛙生殖休眠的主要诱因,可通过给予足够光照、维持蛙圈温度(20 ℃)、保持蛙圈湿度(65%)、避免噪音干扰和及时补充喂食等措施降低林蛙的生殖休眠死亡率[22]。故在林蛙的生殖休眠期要满足其所需的环境,提供安静且郁闭度、温度及湿度适宜的条件,以提高生殖休眠期林蛙的存活率。
处于变态期的东北林蛙死亡率非常高,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变态过程对幼蛙的体力消耗非常大,坡度太陡或者坡面太滑均会导致幼蛙不能及时上岸,此时幼蛙已由蝌蚪时期的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长期停留在水里会导致幼蛙溺亡[25,26]。幼蛙刚变态上岸时,主要靠吸收尾巴营养,不必投喂饲料,在完成变态后的6~8 d 是其耐饥饿极限天数[27]。当变态幼蛙散开不集堆时,开始投喂饲料。崔岩[28]指出,养殖户们在林蛙变态期内应保持蛙圈内阴、湿、潮的,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温度为20~22℃。对处于变态期的林蛙,应注意变态池的优化,保证刚变态的幼蛙顺利上岸,及时为幼蛙提供食物,在其上岸7 d 时为最佳投喂时间,同时要保持蛙圈的湿度和温度。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变态期林蛙的存活率。
东北林蛙越冬是其对低温以及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所做的适应性反应[29]。林蛙能否度过越冬期主要依靠其自身体质强弱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度。外界环境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为温度及氧气。温度高于6 ℃时,会使林蛙延迟冬眠或解除冬眠;温度低于2 ℃时,体质弱的林蛙很难适应过于寒冷的温度,导致被冻死[30]。林蛙高致死率的另一原因为缺氧,水面结成冰后,水下无法及时提供氧气,且水中植物也无法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解决该问题,姚旭东[31]指出,林蛙的最佳越冬密度为3 000 只/m3,最佳水位深度为50~60 cm。除了控制林蛙的密度,及时补氧也是缓解林蛙缺氧的有效措施,常见的补氧方法为注水补氧及打冰眼补氧[32,33]。注水补氧即从越冬池附近抽取氧气含量充足的水源注入到越冬池中。打冰眼补氧即在深水处打冰眼,667 m2水面打一个宽1.5 m、长3 m的冰孔,顺着主风向排开,借风力的作用形成水浪,加速氧向水中溶解,以提高补氧效果。在林蛙处于越冬期时,养殖者们应注意随时监控越冬池内的温度及含氧量,以保证林蛙在越冬期的存活率。
目前,东北林蛙疾病的防治仍是养殖的难点。养殖林蛙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疾病大部分具有传染性。通常一只蛙染病后,若不及时治理会造成林蛙大面积死亡。尤其对全人工养殖者来说,防治疾病是一项极为关键的考验,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林蛙疾病的发生,有效提高林蛙养殖的收益[34]。
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为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全人工养殖的林蛙,蛙圈面积小,密度高,湿度高,在这种条件下若不及时处理林蛙的排泄物十分容易滋生病毒、细菌等,体质弱的林蛙极易染病。如红腿病病因为假单胞杆菌侵入体内,患病林蛙精神不振,不食,后肢内侧腹下皮肤有出血点(斑),弥漫形成红色部分,蛙指(趾)端发生溃烂,腹部、腿部肌肉有条状或点状出血斑[35]。林蛙食入不健康、不合理的饲料同样会引发疾病,如东北林蛙食入腐烂变质食物,或变态期过早开口进食会诱发胃肠炎。胃肠炎对于东北林蛙而言是一种传染性高、死亡率高的疾病,患病林蛙初期活动异常,躁动不安,后发展为不进食,体色变青,机体消瘦[36]。林蛙的饲料过于单一,缺乏维生素A 及维生素D 会导致林蛙患烂皮病,患病林蛙头皮发灰,表皮脱落、腐烂,取食减少,重则不动不食,有时伴有烂眼症状[37,38]。此外过度光照、雨淋、通风及排水不畅等环境因素也易导致林蛙发生疾病。
由于目前还没有治疗林蛙疾病的特效药,对林蛙疾病的提前预防是防治林蛙疫病的关键。邓际华[39]指出,除每隔3 d在蛙圈内喷洒稀释后的消毒液外,还需定期打扫蛙圈,使圈内湿度维持在60%~75%,昼夜温度差不超过8 ℃,这一防病措施效果明显,建议大范围推广。
每年6~8 月是林蛙胃肠炎的高发期,在预防胃肠炎方面,赵凤春[40]指出,在林蛙胃肠炎高发期内可将5 kg 饲料、10 g 土霉素和20 g 环丙沙星搅拌均匀后,连喂5~7 d,每月2 次,对防治林蛙的胃肠炎有较好效果。
王向利[41]指出,烂皮病的防治除了要做到保持蛙圈清洁、饲料多样化外,还可以在蛙饲料中添加适量猪肝汁,并在1 kg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B6 和维生素D 各200 g,效果良好。
目前,东北林蛙较成熟的养殖方式仍为半人工养殖。全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相比于半人工养殖方式显著提高了存活率、雌化率和回捕率,但全人工养殖方式尚面临疾病防治研究的落后、科学系统操作规程的缺乏等诸多问题。全人工养殖东北林蛙虽有成功的报道,但不成规模。东北林蛙养殖方式的确定,要依据其所处地理环境进行选择。建议对养殖者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的专业知识以及加强其对野生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强科研力度,攻克东北林蛙饵料筛选不科学、林蛙专用疫苗研究暂为空白和越冬技术较滞后等技术难关。希望随着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养殖标准以及技术规程,最终实现东北林蛙产卵、孵化、生长、发育及繁殖等方面完全在人工控制下的工厂化养殖,促使林蛙养殖业成为地方经济特色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