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渗透

2021-12-04 06:05:26福建省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陈心屹
亚太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中职

福建省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 陈心屹

我国传统教学形式与理念对于教育具有一定影响,比如中职学校教学中,学生及教师比较注重专业技能培训,而非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教学形式和方式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不利于中职学生的综合培养。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学校不仅要学会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课程思政内涵,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所以中职学校要加强课程思政的融入,推动师生共同进步。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及概念

“课程思政”一词汇首次出现的时间是2014年,是上海市委为了推进教育改革而提出的一种改革途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此领域内进行创新工作。两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内容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需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贯彻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来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在此基础之上让各类课程都能与思想政治内容相互融合并且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课程思政,即是在整个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让各类课程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逐步朝着教育的目标前进,让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

二、中职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对中职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探索、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综合国力相结合,将劳动教育、科学实践、成绩取得与人生目标、价值实现相结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与国家同发展共前行,铭记自身由谁培养、为谁付出,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也是培养人的工作。它的主体内容以建设学生的“三观”为基础,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逐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让我国人才全面发展,为我国不断地提供可靠的接班人。课程思政是实现课程价值的关键内容,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思政元素。思政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要求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将思政元素加入课程教学当中,让课程设计合理化,让此类教学成为常态教学内容,此类教育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重视知识的传递,不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政元素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整体的融合要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工作,要落实国家领导的重要讲话内容,不断完善整体工作内容。

三、课程思政在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一)教师转变相关教学理念

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促进课程思政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如果教师缺乏专业课程的教育水平,课程效果将低于预期。如果学生没有个人理想和责任,缺乏学习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动机,缺乏学习热情,教育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下的“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是以“三全育人”为教改出发点,围绕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宗旨服务。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将教育教学回归到最初的本心,在教育教学中把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及价值观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将价值观塑造及思想引领融入每一门教育学科中。因此,“三教”改革也是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思政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涉猎广泛,例如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基础技能、程序代码设计等,这些都能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而且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的工具,能够使学生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群策群力,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案与教育素材,把思政教育及课程教学无缝对接在一起。此外,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让课程思政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尝试把知识与思政有效结合,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在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教师要尝试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养。

(一)找准课程与思政的契合点,展开知识讲解

在介绍计算机的处理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科普我国研究超级计算机的历史,从“银河-1”到“天河一号”,以及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原型机型研制成功。或者以“美国断供华为芯片事件”为例,导入课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中国创造”而不是“中国制造”学习的远大目标。

在介绍计算机网络时,教师可以分享我国关于网络强国的国家战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化国际合作,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保障网络安全、掌握核心技术、汇聚网络人才、清朗网络空间、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部署网络强国建设。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二)在教学案例、项目素材中渗透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隐性教育

在介绍数制与编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当代毕昇”王选院士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故事。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产业化和应用,废除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鼓励学生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树立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而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程序设计章节,以某医保药品审计案例设计项目为例,利用IF、FOR等语句,判断所有药品销售记录是否遵循药品数量、单价与总价之间应有的钩稽关系,判断所有药品销售记录自费付款与医保付款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完成药品审计工作。让学生在掌握编程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真切地感受到不断完善制度、实施规范管理的必要性。

(三)小组协作,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章节,教师可以以近期频发的校园贷、网贷的案件为例,设计××学校学生校园消费情况分析项目,让学生分小组在年段展开对各班同学近三个月的消费情况调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的建表、格式化表格、数据计算、制作图表等命令形成数据图表,为各小组对目前学生消费是否存在问题及如何改进提供有力说明,进而形成分析报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了知识,认清了校园贷的本质,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立足专业,结合文史知识,激发爱国热情

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章节,教师可以制作以“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与救亡运动”为主题的演示文稿。在讲解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逐渐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理解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的顽强抗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认识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下,加强对中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情操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之渗透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中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