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飞 柴 盈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事关国家兴衰和民族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文化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回望党的文化建设的百年探索历程,总结党的文化建设的百年成就与经验,对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执政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制度变迁、承担的历史责任以及具体实践都各不相同。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源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呼吁创造符合“民主与科学”要求的新文化来瓦解封建腐朽文化。在批判旧文化的过程中,早期共产党人意识到,文化发展要顺应社会变化,要为国家发展所需要。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完成了党内文化形态的初步构建。
1.创建出版社,发行报刊,占领宣传阵地
报刊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主要工具。早期共产党人将报刊视为无产阶级发声的利器,创办了《向导》《共产党人》,改组了《新青年》《广州群报》,构建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舆论阵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先后创办了新青年社、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北方人民出版社、进步书店、新知书店、读书生活出版社等进步书店和出版社,创办了《布尔塞维克》《红旗》《上海报》等报刊,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及革命思想,坚定民众的革命信心。
2.注重党内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党员素养
中共一大、二大时期,尚没有组建起专门的党内宣传机构,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才组建起党内的宣传机构,以提高党员的理论修养。土地革命时期,一些党员干部思想消极,对革命道路充满担忧,亟需精神文化的引领。1929年,中共召开古田会议,毛泽东指出:“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1]古田会议提出了18种党内思想教育的方法,提醒党员修正错误认识、改正不良行为,对党员进行了一次思想洗礼。
3.建立文化统一战线,聚集革命力量
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统一战线建设,把文化战线提升到与军队战线同等重要的地位。新民主主义文化统一战线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由无产阶级领导,汇聚起进步文化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文化,推动建设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谈到文化战线不同领域的包容性问题时,毛泽东指出:“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在艺术工作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2]1011-1012
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共文化总局根据当时的形势指出,要扩大文化统一战线,将文化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农民、工人、学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成为领导全国文艺运动的核心机关,主要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4.争夺知识分子,大胆提拔任用
知识分子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是推动革命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毛泽东高屋建瓴地指出,“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3],具有先锋作用和桥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知识分子是文化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是党向群众传播革命思想的纽带。中国共产党通过争夺知识分子,建立起左翼文化联盟,掀起了革命文化运动,打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都在积极抢夺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积极行动,将国统区和沦陷区的知识分子输送到延安,将其培养为革命人才。据统计,仅1938年5月至8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就有2288人。全面抗战初期的两年间,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多达4万余人[4]。
1939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这一文件,高度肯定了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1940年,毛泽东在《论政策》的党内指示中,强调要把知识分子吸收进革命队伍并大胆任用、提拔,形成了延安时期对知识分子的主要政策。193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干部学校,面向知识分子招生,以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为党和军队培养干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执政,并着手开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导向。
1.开展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绝大多数人口没有接受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成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全国推行识字教育,在此次会议精神的引领下,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识字扫盲活动,文盲比例显著降低,“农村青壮年中的文盲、半文盲,到1964年已降至48.4%”[5]。从1949年到1976年,小学在校生从2439.1万人发展到1.5亿人;中学在校生从103.9万人发展到5836.5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由 11.7 万人发展到56.5万人[6]286。1978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6]294。党和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措施,推进汉字改革,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建立起基本的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促进了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显著提高。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确立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期,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思想领域尚有残余。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坚决肃清帝国主义势力,一些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改由新中国政府接办或由中国人自办。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逐渐消除了群众的“亲美”思想,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代表先进文化的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肃清旧文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反对旧文化、建立新思想。于是,中共组织出版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毛泽东选集》,在全社会自上而下掀起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运动,马克思主义成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宝。
3.以“双百”方针为指导,以“双用”方针为原则
建国初期,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阻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基本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信、包容的文化心态,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推动了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不管是外来文化还是中华传统文化,只要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有益,都要批判吸收,但不能盲目照搬,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双用”文化发展方针。毛泽东还强调,排外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不可取,要在吸收借鉴中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民族文化。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的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纠正“两个凡是”①的错误方针,打破人们的思想禁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发展路线,开启了文化建设新时期。
1.解放思想束缚,重塑文化主体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受左倾思想影响,错误地认为“外来文化都是资本主义文化、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糟粕”,这些思想违背了文化发展规律,造成了恶劣影响。文艺是社会的晴雨表,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最先从文艺开始:1978年,《人民日报》刊发《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方向》一文,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路线;1979年10月,邓小平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7]210,为衡量优秀文艺作品设立了标准。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双百”方针的指导地位,为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扫清了障碍,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二为”方向②的确立、“双百”方针的恢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具体的文艺政策,成为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遵循,确立了执政党文化建设的新方向。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命题,是文化认识论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概念是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的。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讲话中阐释了精神文明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和建设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8]。中共十二大首次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改变了文化在传统认识论中的配角地位,构建起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两翼”阵型。
“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基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养提升,是国家“九五”计划的发展目标,也是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3.发展文化产业,创新产业格局
改革开放后,文化的经济属性逐渐显露,中共中央开始认可“文化市场”并展开对文化产业的探索性改革。199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了文化产业的范围,即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娱乐业、文化服务业和文化艺术商品经营业[9]。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文化部增设了“文化产业司”,表明文化产业进入政府自觉推动阶段。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首次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厘清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区别,明确了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即“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10]。
在上述理论和认识的影响下,国务院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行政企分离,国有性质的文化单位通过改制转变成为市场主体,多元主体参与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激发了文化生产力,新型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进一步回答了“建设怎样的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
1.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提出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2012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使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这一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全国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实践活动。经过全方位布局,通过文化引领、制度保障、教育引导等多措并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在全社会广泛认知践行。
2.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1],习近平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这一命题,尤其是在2014年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特别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2]。2016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正式提出“四个自信”的重要表述,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3],文化自信成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撑。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肯定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指出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14],至此,“文化自信”得到了全面意义上的阐发。
文化自信来源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习近平认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5],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引导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丰富其时代内涵,赋予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3.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宏观原则和具体措施,要求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文化体制改革以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起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文化模式,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多与世界文化沟通互鉴。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广大文化服务者发挥自身潜能,激发社会文化活力。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③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努力,改革的重难点问题已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搭建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基本框架。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积累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充分实践,探索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作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精神活动,需要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伟大成果,“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1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7];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突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以之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回顾党的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文化建设才能一帆风顺、乘风破浪,一旦以僵化的甚至歪曲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化建设就会遭遇重大挫折。无论任何时候,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领导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时期。瞿秋白在中共党内最早提出了“文化领导权”问题,他主张共产党要积极争夺文化领导权,认为“文艺革命上的领导权的争取,也就是无产阶级的严重任务”[18],这是革命领导权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延伸。经过对文化理论与革命实践的深入思考,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得出“现时中国革命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19]。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而五四运动之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灵魂,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均强调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曾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0]。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文化渗透,只有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海神针”,从制度层面为文化建设保驾护航,才能从容面对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和革命信仰要求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百年文化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坚定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人成长于民、扎根于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2]1012;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7]211;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群众是创造先进文化的主体;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当作衡量作品好坏的根本标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21]。
发展文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惠及人民,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旧社会,劳动人民难有机会接受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向工农打开大门,党和政府举办了工农速成中学、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提高了一批工农干部、产业工人的文化水平④。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积极开办培训班、夜校、党校,以提高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提升人口的整体素质、启蒙人民的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不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单独存在。在极端贫困的条件下,人民更加需要的是生活必需品,而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料的丰富,文化就有了发展的条件。1919~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⑤,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公共文化产品,为人民享有文化权利奠定了经济基础。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22]。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如雷锋、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形成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后,高考制度恢复,凝聚了改革共识,文化建设也迎来春天,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文化也以不同的存在方式展现着魅力。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文化政策时,尤其要注意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把握当下局势,不要超越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通过话语生产传递主流价值观,是引导公众思想的“软实力”。当前,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也经历着深刻的变迁,立足多元的文化生态背景,审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耦合关系,从容应对全球变局,才能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提升文化传播实效。
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的确,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是以综合实力为支撑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经百年建设和发展,领导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实现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嬗变。然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1],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影响着我国先进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度。
历史与现实表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才能以“硬实力”助推“软实力”,在国际传播中掌握话语主动权,塑造积极的文化形象。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要充分利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促进改革开放迈向新阶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传播是文化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环,文化传播力与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及便捷性息息相关。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的纽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建构到被民众认同的重要平台,因而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播媒介这一隐形场域。第一,要抢占报纸、期刊等传统传播阵地,发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主流媒体的权威作用,发挥主流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优势,扩大媒体影响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新兴终端、新兴技术,发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积广的优势。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追求传播发展的智能化,建立以大数据、AI、AR等媒介技术为支撑的传播场域,利用大数据技术定制精准的传播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终端,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加快推进新旧媒体融合,让文化媒介这一文化传播的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实现文化引领思想、引导舆论的传播目的。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要认真贯彻“文化走出去”战略,让世界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推进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文化传播不是扁平结构,而是多层次架构起的立体范畴,提高文化传播效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创新话语内容,话语内容要兼具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前提下,梳理我国的话语特征,总结出能准确阐释中国道路、中国价值、中国理念的对外表达内容,充分挖掘话语资源,增强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其次,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深入挖掘文化话语的传播规律,让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被大众理解,实现“官方话语”向“日常话语”“导向性话语”转变,增强叙事方式的渗透力和亲和力。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要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表达;要寻找多样文化的“话语共性”,建立我国民族性话语与世界性话语的有效连接,在多元文化话语共振上构建文化话语传播体系。再次,要创新话语传播体系,突破以传统政府和官方媒体为主体的传播格局,建立政府、主流媒体、智库、民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传播体系。多元主体要以政府为中心,各有分工,互相配合,实现话语内核的一致性。
要规范审查制度、促进文化发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对反主流文化产品的审查力度,强化源头治理,坚决抵制文化产品的低质化,遏制不良文化供给。反主流文化产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可能会扭曲社会伦理道德、腐蚀人民精神生活,甚至会反对马克思主义、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恶意诋毁社会主义,因此要坚决铲除其生存土壤,不管是广播电视、报纸期刊还是数字媒体,都不能为其提供发展空间。同时,还要强化对主旋律精品佳作的推介力度,推动文化产品朝着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发展,将能够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第二,要净化网络空间,筑牢网络文化基础,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但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完善、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显现,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信息监控力度,积极应对国外势力的干扰,形成良好的网络秩序,构建起网络文化安全防线。
注释:
①“两个凡是”指的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提出“两个凡是”有一定的历史和政治原因,然而,中国要前进,就必须打破把毛泽东的话作为判断一切是非标准的神学信条,也就是说必须打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
②“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取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④开办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是为了提高工农干部的文化水平,随着工农干部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补习学校转为业余学习或与各级党校合为一体。工农速成中学是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的重要平台,1950年4月,教育部和北京市文教局联合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工农速成中学招收劳动模范以及工农青年入学,授予他们中等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方便他们毕业后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
⑤“三座大山”是指旧中国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大敌人,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