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恩梅 施德红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第五幼儿园
信息技术与科学活动的有机融合能积极地让幼儿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同时这也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中的思想和精神。
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综合运用图片、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图像、音频、视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CAI课件的展示,常以鲜明、直观、立体的效果为科学活动教学的优化提供良好的条件。本学期笔者通过自制课件,执教了《让谁先吃好呢》这一科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信息技术与科学活动的有机融合所产生的效果及活动过程做如下介绍:
要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自主确立学习目标或任务,自由选择学习的方法,使幼儿的学习方法具有个性化特征。为此,我在备课这个环节上,做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
第一步:活动方案设计
通过活动方案的设计,选择幼儿学习活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列出展现顺序和形式,这也是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案。
1.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运用多种信息媒体形式,建立幼儿学习活动方案,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供素材。如:动物排序的图片、幼儿操作时和展示作品时的录像。
2.根据活动内容,确立几个可供幼儿自主活动的子目标,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及探究目标。
第二步:优化活动设计
活动的组织直接关系到幼儿学习活动的成效。因此,我在活动设计时充分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展示的演示功能,特别是发挥生动、形象、有趣、信息量大的特点,创设学习活动所需要的情境,或让幼儿通过画面的直观形象,多面传递,使每位幼儿参与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
2.选择符合学习内容以及幼儿年龄特征的活动形式。活动的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也可以以幼儿的实践来进行,例如游戏、表演、观察、比较等方法。活动内容应以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为基础,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利用孩子们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以大班科学活动:《让谁先吃好呢》为例,根据课的类型,可确定本活动的训练点:制作绘本故事书《让谁先吃好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分析、判断,说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1)逐步扩展谈话范围,帮助幼儿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提高幼儿的谈话水平。
(2)依次出现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等动物图片,同时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以此来加深幼儿对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等动物主要特征的认识。在不同动物出现的同时配以音频效果来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特征的理解。
(3)利用PPT动画效果创设游戏情境,巩固幼儿对每个动物主要特征的认识,以便于幼儿能较快地结合故事,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活动内容的设置基于学科知识的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提升幼儿掌握学科知识和能力,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游戏主线: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对于这一环节课件的设计,要求游戏规则简单易操作、趣味性强。
(4)依次出现“大树”、“一个个不同颜色、大小的圆”设定其位置,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细心观察、比较;在此环节,感知理解动物们按个子的高矮排序、按嘴巴的大小排序、按耳朵的长短排序、按尾巴长短排序等不同的排列方式,主要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式进行,包括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5)变静为动,利用“动画效果”工具栏,设置“跷跷板”,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的动画,教师交代操作要求: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相应的符号记录在中间。这样可以突出重点,控制信息的流程,提高演示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第三步:设计方案与实际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活动组织的蓝图,是对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性的提前规划,带有一定的理想性。它与实际的教学活动并不一定吻合,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应考虑教学活动中的预设问题。要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达活动经历和问题的时机。这样才能满足幼儿自主表现的需要,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通过观看动画排序画面后,幼儿已不再满足于用嘴巴说说,而这时幼儿对活动的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我们要尽量为幼儿创设参与探究活动的平台,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和过程,体验创造与发现的乐趣。
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重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幼儿理解。那么,此时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教材难点、重点的突破是至关重要的,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活动《让谁先吃好呢》动物图片的出示,让幼儿自由观察,积极探讨,留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观察、比较、交流,同时挖掘幼儿的记忆库,让幼儿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打开思维,大量练习说话。这一步骤的活动组织,给幼儿提供了自由发言的环境,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实践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幼儿运用经验讲述的方式很多,在此,我运用以下3种:
(1)幼儿集体讲述。让幼儿根据个人经验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经验,教师不做规定和提示。
(2)幼儿分组讲述。
(3)幼儿个别讲述。在依次了解了每个动物的主要特征后,利用直观的动画画面来加深幼儿对排序可逆性的理解。使幼儿能较快地掌握排序的方法并学会记录结果。
课件制作时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以求优化教学过程,如第三个环节的设计,幼儿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容易混淆,不好区分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跷跷板的出现,以直观的形象感受,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课件制作是备课的一部分,它的每一步设计不是感官形式上的“花”。要有实效,同时,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稳扎稳打,生动有趣,使科学活动内容落到实处,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下面谈一谈我在自制课件的几点体会:
1.课件设计时要注意心中有幼儿,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这样,在自制课件时可空备教学活动,铲除交流障碍,留下思维空间,避免唤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在制作课件《让谁先吃好呢》时我以幼儿为中心,围绕活动目标和内容,让幼儿自由交谈,讨论,加深对不同特征进行排序的理解。
2.找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切入点,课件制作时要考虑运用时机的问题,如果在最佳时机出现,自然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3.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以“机器”的演示代替一切,不可以“具体形象”代替幼儿的思维想象。
4.制作CAI课件时应考虑到多种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以挖掘它们各自的潜能,如图片、动画、交互式白板等,都各有妙用。
5.自制课件,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幼儿的兴趣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动手动脑的参与欲望被激发,使幼儿始终融入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使之真正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使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不同凡响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