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茂森
农村公路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在农村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保证农村朝着现代化进步,我们需要提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视。为此,南京市农村公路开展县道一年全覆盖、乡村道两年全覆盖的路况检测评定与养护分析工作[1]。
截至2019年,南京市县道总量1976.22km,乡村道总量乡村道7096.76km。交通运输部相关文件规定“到2025年,优良中等路率达80%以上”;江苏省政府要求“优、良、中等路的比率县道不低于90%、乡村道不低于80%,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稳中有升”;南京市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县道优良率不低于90%、优良中率不低于92%;乡村道优良率不低于80%、优良中率不低于85%”。
同时,为执行关于印发《南京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及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县道公路养护检查应做到当年全覆盖,乡村道公路养护检查应做到两年一次全覆盖[2]。
按照《江苏省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试行稿)相关规定,主要检测评定内容包括路面破损(PCI)、路面平整度(RQI)、桥隧构造物(BCI)、路基(SCI)、沿线设施等指标(TCI)。根据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的数据计算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并依据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数据和评定结果,提出养护需求分析及养护建议[3]。
3.2.1 外业检查采取背靠背的检测方式,现场采用路况综合检测车(LEiS)对路面的破损(PCI)和平整度(RQI)进行自动化检测。
除检测车的数据外,还要结合人工检测路基(SCI)、沿线设施(TCI)及桥梁CBMS 数据库中桥梁等级情况(BCI)。LEiS可实现以车流速度(0~100km/h),同时检测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前方图像及GPS 信息。
3.2.2 数据外业采集之后,对采集的破损照片信息进行识别,第一步是电脑自动识别,第二步工作是人工复核,需要对照前方图像,对病害数量进行复核,多删少补病害数据,确保数据准确。
2019年度南京市农村公路养护外业检测数据结果较好,路网路况水平较高。南京市各指标按逐公里平均值进行计算,并对MQI 进行了逐公里等级评定:≥90 为优等路,80~90 为良等 路,70~80 中等路,60~70 次等路,<60 为差等路。
2019年度南京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全市县道MQI 平均值94.25,优良率达到97.7%,优良中率达到99.4%;全市乡村道MQI 平均值87.46,优良率达到81.9%,优良中率达到96.2%。所有指标均达到各级政策标准的要求。
江苏省每年分上下半年对全省13 个地级市及各区县(市)进行技术状况检测评定和考核,2018年底南京排全省第四。
而在2019年底的检查考评中,南京市农村公路县道路况综合排名已跃居全省第一,并且在区县(市)的排名中,全省前十名占了四个名次。2019年度全省的县道检测考评中南京市的成绩突出,这与平时检测和养护重视的程度息息相关。
县乡村道的SCI、BCI、TCI 指标差距不大且较为稳定,县道RQI 指标明显优于乡村道,直接导致MQI指标高于乡村道。影响PQI 的两大因素PCI 和RQI中,差异较大的是RQI,其中一个普遍原因是乡村道水泥路较多。各季度养护路况数据分析及各区之间、各街道之间数据对比存在一定差异,浦口区和江北新区由于工程建设较多导致部分县道被重载工程车辆碾压损坏;雨花台区城乡接合部区域较多,导致车流量较大,部分道路平整度欠佳而大中修困难需要有完备的交通组织后才可施行,目前雨花台区正在有序改造部分路段,以提升路况水平。
5.2.1 南京市各区基本情况(GPD 总量、人口、道路情况)
表1 南京各区基本情况表(2019年)
各区GDP 水平会影响各区道路建设投资金额,因此各区原有道路路况就会有所差别,但在养护检查中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因素逐渐减少,甚至不能直接影响各区路况排名。
各区面积大小影响管养难度,面积越大的区越有可能出现养护不足的路段,但可以通过加大农村公路巡查力度,提高巡查频率等措施弥补。从2019年检查结果看,区域面积也不是有力的影响因素。
各区人口数量,尤其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可以大致判断道路的使用量,因此可以看出雨花台区道路使用负荷较高,这可能是导致其整体路况欠佳的原因之一。另外,道路使用负荷越高,道路小修保养难度及交通组织产生的费用就越高,大中修的计划就越难实施(需要有备用道路)。
路面类型,总体水泥路占比约少的路段,农村公路路况整体越好。沥青路面对比水泥路面平整度相对较好,导致整体PQI 得分相对较高。而县道占比较多的区,整体路况水平也较高。
5.2.2 市场化进程
目前各区均已积极推行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市场化进程有所差异,县道除江宁区、栖霞区正在推进相关工作外,其余各区均已完成市场化改革;乡村道除溧水区的沥青路面、浦口区外,其余各区均由各街道自行开展养护工作。市场化推进较快的溧水区养护路况排名第一。
5.2.3 养护资金投入情况
目前各区财政均以大于等于省市补助标准(每年县道2 万/公里,乡道0.8 万/公里,村道0.2 万/公里)对农村农路养护进行配套补助。养护考核与养护资金挂钩的区养护路况排名靠前。
养护好是“四好农路”的硬性要求,它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一条路,还涉及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因素。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往的管理经验要随着地区发展有所改进,农路的运行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路网功能在变,农村公路路况要求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解决乡村道养护问题,要与时俱进,转变工作思路,及时跟进调研了解新要求新需求,有的放矢逐步解决自身问题。
为了减少区域间路况水平差异,各道路管养单位应做到以下几点提高自己辖区内道路路况水平。
6.2.1 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
6.2.2 建立考核结果与财政资金安排相挂钩的考核机制,日常考核不能浮于纸面。
6.2.3 加强一线养护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街道养护管理水平。
6.2.4 加强乡村道调研工作,了解道路养护需求,有条件的要聘请第三方全面摸底。
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它也是衡量当地市场经济活跃性的标杆。目前,南京市农村公路建设在工作人员的努力和科学合理的政策的指引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公路质量已经达到了优良水平,但是其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使用负荷较高的公路的质量状况欠佳,导致这些道路的保养工作难度较大,造成的整体费用损失较多,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专业工作人员依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原先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创新道路保护和优化策略,努力提升农村公路的建设水平,使公路建设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