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1-12-03 17:17谭婷李中元董煌林易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醴陵对策发展

谭婷 李中元 董煌林 易建平

摘要 湖南省株洲醴陵市被誉为“千年古邑”“山水洲城”,人文底蕴厚重,地理、气候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茶叶和旅游产业历来是醴陵市的传统特色产业,是脱贫攻坚战中实施扶贫工作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醴陵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后续推动醴陵市的以旅兴茶、以茶促旅、茶旅互动的“茶旅融合”模式的对策,以期为醴陵市茶旅产业融合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旅融合;发展;对策;醴陵

中图分类号 F-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2-014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2.03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Industry in Liling

TAN Ting, LI Zhong-yuan, DONG Huang-lin et al

(Liling 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Zhuzhou,Hunan 412200)

Abstract Zhuzhou Liling City of Hunan Province is known as a thousand years of ancient and island landscape city,it is rich in human history and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has a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It is special i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Tea and tourism industries have always been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of Liling City,they are the main force of industrial alleviation in the tough battle against poverty and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dvanta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in Lil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 an integrated mode of tea tourism which is exclusive to Liling City and promotes tea tourism interaction with tea tourism,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ea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 in Liling City.

Key words Tea tourism integration;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Liling

茶葉是适宜醴陵大部分山区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茶产业既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高商品附加值产业,可以有效涵盖一、二、三产业发展,在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吸收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1] 。醴陵是旅游资源大市,是湖南省“锦绣潇湘”旅游品牌重要组成部分。醴陵境内,渌水河浩浩汤汤跨城而过,罗霄山脉横亘绵延起伏,自然景观错落有致随处可见。近年来,醴陵重点发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兴建集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绿色生态旅游、人文旅游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强市,致力打造具有醴陵特色的全域旅游圈[2] 。茶旅融合是醴陵两大特色产业地强强联手,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产业链极长,带动提升能力强,经济效益可观,且对于破解茶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将是醴陵市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3] 。

1 醴陵市茶旅融合发展概况

1.1 茶旅产业基本情况

醴陵茶叶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均楚、枫林等11个镇,现有茶园面积1 200 hm 采摘面积600 hm 年产茶量约1 000 t,茶业生产总值1.4亿元,茶农近3万人,茶企36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余家,经营店面120多家,各类茶企解决了近1万人的就业。拥有“翠云峰”“鑫雅域”“云霄山”“湘渌峰”“金妙山”等注册商标。“鑫雅域”小青柑、“云霄山”醴陵白芽绿茶和“金妙山”牌醴陵黄金芽绿茶等品类多次在各类比赛中摘奖。目前,醴陵以“四点一谷一片”为重点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已基本形成,渌江书院、渌江桥、李立三故居(AAAA级)、醴陵窑等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久负盛名;中国陶瓷谷独具特色;北部旅游环线片区人流涌动[2]。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旅游仍接待游客760.3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75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

1.2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奋力推进千亿茶产业建设,鼓励茶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互相促进。株洲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制定茶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和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有意打造“炎茶攸醴—茶祖百里茶廊”,贯穿推动整个株洲市茶旅产业的发展;醴陵市委、市政府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充分挖掘、整理醴陵茶瓷文化,促进茶叶与旅游、人文等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2020年成功举办了湖南省首届瓷茶产业融合发展大会。计划在2021—2025年,充分发挥茶叶、旅游、地理优势,着力打造2条茶旅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即醴北“红色”茶乡线和醴西“绿色”茶乡线。

1.3 融合发展有序进行

株洲将军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株洲市级龙头企业,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坐落于耿飚将军的故里——枫林镇隆兴坳村,茶园面积近100 hm 自2010年生态茶园基地建成以来,坚持走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生态和社会并重的产业化之路。每年采茶时节,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2 000元,该公司的“云霄山”醴陵白芽观光产业园项目正在申报中。原贫困村均楚镇周坊村,是黄金茶种植示范基地,平均海拔在500 m以上,拥有均楚桥、周坊水库等旅游景点,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茶历史悠久,家家户户有茶,现有茶园面积约140 hm2。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茶叶+旅游”模式发展茶叶产业,茶叶成为了该村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支柱。茶旅融合示范点——醴陵市五彩茶瓷文旅特色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6亿元,规划面积667 hm 包含了1 500 m2的游客接待中心、茶叶良种育种基地,大型现代化茶叶加工工厂、茶瓷艺术体验馆、茶文化展览馆等,目前项目已完成布局,进入开发实施阶段,已完成等高坡新植茶园开发200 hm2。

2  醴陵市發展茶旅融合的优势

2.1 生态资源优势

醴陵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湿润气候,处于罗霄山脉西麓,湘江支流的渌水流域,雨量充沛,温、光、热、植物资源丰富,水源充足而少受污染,适合人类生活居住。地处25°~30°N,属中国黄金产茶带。年平均气温17.5 ℃,年平均无霜期281 d,有利于旅游活动开展。总的来说,醴陵自然环境优美,山水格局别具特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具有宜人的山地气候,具有发展避暑、休闲、康养、茶旅融合等产业的良好条件。

2.2 文化底蕴优势

醴陵种茶、制茶历史悠久,产量巨大,品质上乘,早在清朝就是外贸大县,清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约1870—1880年),为产茶最盛时期。有史书记载:醴陵茶叶远销西北诸省,产量列为全省之冠,可与安徽祁红媲美,最高销量3.9万箱(平均30 kg/箱)。民国版《醴陵县志》称“红茶业之兴盛,及株萍铁路之修筑,均刺激钱庄之发展”,醴陵红茶产业经济规模空前。醴陵有“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瓷都”的美誉,是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发祥地、生产地,也是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醴陵新旧八景、仙山圣迹、名人故居、遗迹墓葬、红色革命纪念地等景点,书院文化,农耕民俗文化都可以跟茶文化相得益彰,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2.3 交通区位优势

醴陵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是全省唯一一个拥有海关、商检火车站机构的县(市)。地处“一带一部”交汇地段,属于湖南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是湖南与江西、浙江、上海、大西南地区沟通的交通要冲。醴陵境内浙赣复线横贯东西,醴(陵)茶(陵)线连通南北,沪昆高速、岳汝高速、106国道、320国道纵横交错,沪昆高铁在醴设站,从醴陵东乘高铁到长沙南不到30 min,城区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只有90 km,距江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株洲火车站仅40 km,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4 经济水平优势

醴陵经济综合发展和基本竞争力双双位列全国百强县(市),是全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人口106万,消费能力强劲,人、财、物的流通量大。醴陵百姓素来有以茶会客、日日饮茶的习俗,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自身内需就是一个大市场,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本地茶叶消费市场占有率不到20%,有巨大市场开发空间。近年来,全市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年均增长率均超过30%。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全面推进,湖南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两山铁路”(韶山—井冈山)的加速建设,将推动醴陵市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3 醴陵市茶旅融合目前存在问题发展

3.1 茶旅融合发展理念不足,融合不到位

茶旅游是出于人们对茶叶历史、地区习俗、民族传统、 茶叶消费和国外风情等感兴趣而产生的旅游方式[4]。茶旅融合发展是指以茶资源为基础、以茶基地为载体、以市场为发展动力、以产业化为导向,同旅游业相融合,充分发挥利用茶资源与茶产品优势,形成经济链[5]。目前醴陵市茶旅融合发展仍在摸索阶段。大部分茶园散落不集中,经营业务仅限于种茶、制茶、卖茶,既没有深入开发茶产业的高附加值,也没有拓展“茶+旅游”“茶+餐饮”“茶+瓷”“茶+互联网”等“茶+”产业延伸链。醴陵是全国工业百强县(市),与陶瓷和花炮两大支柱产业相比,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整体规划,资源整合等工作不够,茶旅融合实施范围小,规模小、成效小,茶叶和旅游产业未能实现很好地融合。

3.2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吸引力不够

醴陵茶园一部分是老茶园,选址相对偏僻,道路、通信、网络、餐饮、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落后,游客到此游玩费时、费力,游玩仅限于采茶、观景等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上没有突破传统旅游模式。另一种是设备设施升级中的新建茶园,旅游休闲观光等融合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完善,游客参观完茶园后,就餐、住宿、购物、休闲等一系列活动内容过于单调,导致成了“一日游”“一次游”,吸引力不够,回头率低。

3.3 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影响力

醴陵茶产业整体上缺乏各级知名形象品牌,产品销售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茶企品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加之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表现为品牌意识尚显薄弱,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显得动力不足。目前,醴陵现有茶叶品牌均为地方小品牌,在推广过程中尚未产生品牌效应,相对其他地区名茶,市场竞争力小,名气不大,缺乏影响力,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6]。

3.4 缺乏复合型人才,服务质量不高

茶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以茶文化作为文化核心,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茶园中茶叶的种植、加工、产业设施等物质层面,还表现在茶俗、茶礼、茶道、茶艺、茶食等精神层面,旅游业也是一种专业化程度要求比较高的行业。醴陵茶旅产业从业人员基本上是本地茶农,缺乏系统培训,缺乏品牌营销和文化传播意识,对深入的茶文化知识、地域特色文化知识了解少,服务也局限于基本层面,质量不高,不利于茶旅融合的持续发展。

4 醴陵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

4.1 合理规划布局,强化醴陵茶旅意识

相对于茶产业传统生产模式,茶旅融合发展具有优越性,对于提高茶农经济效益能起到“加速剂”的效果[7]。要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茶旅发展推进机制。建议成立专门机构,明确专门班子,抓好茶旅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日常调度、督查考核等。发改、财政、自然资源局、林业、商粮、旅游、工商等部门要切实将醴陵茶旅融合发展作为日常重点工作、城市城貌提升工作来谋划推进,凸显醴陵茶旅融合发展的醴陵特色。

4.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醴陵茶旅配套设施

要强化资金保障,建议设立茶旅融合发展的专项补贴和产业基金,采取政府投入、企业融资、土地抵押入股等多元化方式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重视茶旅融合发展布局,完善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需求,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提高吸引力[8]。在招商引资上适当倾斜有发展潜力的茶旅项目,吸引更多有实力外来企业入驻,促进醴陵茶旅融合事业的发展。

4.3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醴陵茶旅品牌

积极申请国家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宣传和信息服务,开发一批具有醴陵特色的优质茶叶品牌,挖掘本地优良品质如枇杷大叶种,创新开发新品类,加快促进茶产业成果转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醴陵茶旅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9]。优化营销模式,整合区域多元文化,在各类节假日活动与乡村旅游节会活动中、精品特色小镇经营项目中加入茶元素、茶文化,引入茶旅概念,提高地方知名度和整体形象[10]。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直播间等新媒体,做好宣传造势,逐渐塑造醴陵茶旅形象,打造醴陵茶旅品牌,帮助醴陵茶旅产业走出去[11]。

4.4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醴陵茶旅质量

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茶叶、旅游、营销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组织茶旅管理人员、企业、合作社等相关技术人员开展茶叶种植栽培及加工、茶叶营销、茶叶审评、茶文化推广、导游服务、旅游接待、个人素质等内容的技术培训,充实其对醴陵茶文化、地域文化、茶艺、茶礼、旅游景点人文历史、典故等知识,举办茶旅相关技能大赛,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醴陵茶产业全面提质升级[12]。整合茶叶信息服务资源,搭建统一平台,为茶旅融合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支撑。

5 结语

醴陵市茶旅产业是传统特色产业,茶旅融合对于推动醴陵市茶旅产业转型升级,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義。该研究通过分析醴陵市茶旅融合发展可观现状,生态、文化底蕴,区位、经济等优势,针对存在的茶旅融合发展理念不够、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品牌知名度不高、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从规划布局、资金投入、资源整合与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推动醴陵市以旅兴茶、以茶促旅、茶旅互动的“茶旅融合”模式发展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加强醴陵市茶旅融合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黎,张吉昌,张锡友,等.汉中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茶叶,2020,46(3):170-172.

[2] 胡湘之.让世界感受醴陵的色彩[N].湖南日报,2017-11-17(004).

[3] 冷瑾,蓝增全.无量山景区茶旅融合发展探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4(4):70-73.

[4] 王建荣.我国茶旅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 2018(2):5-9.

[5] 孙立,程凯阳,冉皓,等.茶旅一体化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2017(6):25-26.

[6] 唐春兰.泾县茶旅融合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2 49(14):137-139.

[7] 庞娇,魏来.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1):1577-1581.

[8] 杨清,屠幼英.黔南州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J].茶叶,2019,45(3):167-170.

[9] 马希平.贵池区“茶、文、旅”资源一体化发展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8):41-43.

[10] 陈丽珍,朱永健,程丹,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婺源茶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J].蚕桑茶叶通讯,2019(3):31-33.

[11] 李蕙荞.全域旅游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信阳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6):17-21.

[12] 杨艳辉.推进茶旅融合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0,22(3):36-40.

猜你喜欢
醴陵对策发展
诊错因 知对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8·醴陵收藏名瓷春节展在醴陵瓷谷隆重开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醴陵尚方窑制“世界和瓶”闪耀巴西里约奥运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