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口腔医护合作教学模式在口腔护理学生中的实践

2021-12-03 14:15李少华刘绍良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医护口腔专业

李少华,何 冰,莫 静,刘绍良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0)

我院以高职护理学专业教育为平台开设了口腔护理方向的教学模块,该专业学生是在学习了护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后,在大学二年级学习口腔护理的专业课程,包括口腔内科护理、口腔外科护理、口腔修复护理、四手操作技术,总计120个学时。口腔临床诊疗工作的特点要求口腔护理人员既具备一定的口腔医学基本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口腔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由于该专业学生口腔基础知识薄弱,口腔护理课时总量少,想要达到学习目标并非易事。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高职口腔医学专业和口腔护理方向的部分课程设置为合作教学模式,该模式强化了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认知,重视每个成员间的分工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1]。现以口腔修复护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为例,详细介绍如下。

1 课程的设置

口腔修复护理课程共计28学时,全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按照口腔修复护理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遵循课程内容少而精的原则,选取口腔修复岗位常见的工作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将课程内容设置为4个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印模材料的调拌(8学时)、前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护理(6学时)、固定义齿粘接的护理(8学时)、可摘局部义齿试戴的护理(6学时)。以上内容和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相应内容同一时间安排。该课程实施前,两专业学生均已学习过四手操作技术的内容。

2 成立口腔医护生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两个专业的学生情况,组建口腔医护生合作学习小组,遵循“组内异质(优差搭配)、组间同质(每组能力水平相当)”的原则,将学生分成12个小组,5~6名/组。采用组长管理的方式,方便对小组成员的管理。组长负责和教师协调沟通、组织组内成员学习、监督任务的落实情况。在方案实施前对口腔医护生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大家熟悉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同学沟通的技巧,强化岗位职业角色的定位、不同岗位角色的相互协作的重要性等。

3 课程的实施

以口腔修复护理课程中“印模材料的调拌”工作任务为例,将此工作任务和口腔医学的“印模制取”教学内容合并为一个教学单元,即印模材料的调拌和制取,教学方案见图1。

图1 任务单元教学方案

3.1 布置任务

教师课前给两个专业学生布置印模材料的调拌和制取的工作任务,通过云课堂上传相关的PPT、视频、往届学生操作视频、习题检测等资料。两个专业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按照事先分配好的组别,小组学生分别按照自己岗位的任务进行对应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同时,也要熟悉和明确完成任务的总体要求。发动学生按照任务的要求收集有关信息,可以通过查阅图书、网页浏览或者实物对比等方式。

3.2 方案设计

课上,教师针对课前的习题检测结果,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难点和疑点。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充分研讨,制定合理的完成印模材料的调拌和制取任务的方案,明确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分配好医生、护士、患者、观察者的角色。要重点分析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教师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案完成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3.3 进行预实验

待学生有充分的理论认识、清晰可行的方案后,则进行印模材料的调拌和制取的预实验,主要包括训练医、护、患相互配合的协调性,摸索实验条件等,以强化实验方案的完善性,弥补不足,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课后鼓励学生利用开放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训练,继续加强实验的能力。教师则针对此阶段学生的情况,在云课堂上传较高阶的理论和实操的习题检测,主要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3.4 项目实施

学生按照确定的流程和方案,分配好医、护、患的岗位角色,进行印模材料的调拌和制取的操作,观察者拍摄视频仔细记录任务实施过程。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出现问题时,引导学生自主检测,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教师最好不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尽力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内每3个学生完成一组操作,则轮换为组内其他学生操作,每个学生至少完成3次自己角色的任务。

3.5 检测评价

主要包括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包括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各小组学生总结自己在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评价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小组之间相互评比和借鉴,共同提高。教师对于各小组优点给予评价和肯定,指出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对项目实施的完成度进行总体评价。本次单元的学习任务结束后,教师将相关资料上传至云课堂,供学生在以后温习回看。

4 口腔医护合作教学模式的成效

4.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协作沟通能力

合作学习指的是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不同的任务分工、资源共享、集体奖励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的学习方式[2]。合作小组为了完成任务,会主动获取外部资源、共享资源,会进行问题讨论、思维碰撞,进而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4]。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不断磨合、协调、协作,需要各个成员的密切分工和配合,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5]。通过这个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团协作才有可能较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4.2 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角色认知

医护合作性学习是沿用最新的情境模拟教学,根据职业岗位的任务分工,让学生在场景中扮演相应的角色,这种方式直观、形象、生动,营造了真实的工作氛围,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岗位角色印象深刻[6]。在医护合作性学习中,设置了专业的工作流程和角色分配,每个角色都要切实地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利于学生切实将理论认知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增强责任感和主动配合的意识。因此,医护合作性学习能增强学生对自我角色职责的明确和职业角色的认知[7]。

5 口腔医护合作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5.1 虽然工作任务完成度较高,但课程容量减少、系统性减弱

以口腔修复护理课程为例,本研究将课程内容设置为4个典型工作任务,在这4个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两个专业学生从任务本身涉及的知识广度和深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学习,因此,任务的完成质量较高。然而,因为课时所限,口腔修复护理课程涉及的其他内容很难安排,如全口义齿的护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窄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学科的系统性减弱。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教师只能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去解决,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5.2 课程安排要顾及诸多因素,有一定难度

要将口腔医学和口腔护理方向口腔内、外、修复课程涉及的项目安排在同一时间,需要:(1)四手操作技术要安排在口腔内、外、修复课程之前,目的是让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医患的配合有一定的认知。(2)两个专业要将同一范畴内的课程,比如口腔修复安排在同一学期,涉及的学习项目调整在同一时间。(3)每一个合作教学项目开展前,两个专业分别要安排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两个专业的合作项目奠定理论和技能操作的基础。由于要统筹以上诸多因素,在实施时会有一定难度。另外,课程某些章节的顺序会进行调整,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顺序和知识结构会被打破,部分学生会觉得学科的系统性不强,逻辑有些混乱。

猜你喜欢
医护口腔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