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萍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稳定就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同时还点明存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问题,指出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为了完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应在协同育人的视角下,通过调优人才培养方案、调和校内校外环境、调配创新创业培养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推“健康中国”发展。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2020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承前启后之年,高校要充分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是协同育人的教育,应是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同向同行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均在于学生,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是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设会逐步形成一个良性教育氛围,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甚至渗透到社会教育之中[1],创新教育应该和专业教育形成齐头并进的联动机制,同向而行。
双创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校和社会锲而不舍的点滴实践,比如开设多种类的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培育校园内创业项目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创新创业课程是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载体,目前高校均已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1)教学形式单一,单纯讲授有关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以线下理论性讲授和线上视频学习为主。课时量较少,有的仅以GYB、SYB选修课的形式呈现,用2~4个晚上完成理论教学,培训效果欠佳。(2)考核形式单一、僵化,以个人的名义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者以小组的名义完成一份创业规划书即可,考核标准不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趣不高,只是为了得到学分而已。(3)管理部门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一般被认为是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挂靠在就业指导教研室,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与学生自身所学专业之间的联系,导致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不强。
高职院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是二级学院辅导员,由于创业教育的起步晚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分配给入行时间短、资历浅的专职辅导员担任,这些刚刚踏出校园、没有任何创业经历的年轻教师显然不具备教学实力,只能照本宣科,完成书本的理论讲授,直接影响了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效果,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即便有校外师资的加入,一般就是年度性校级创业大赛的评委或者1~2次的年度创业讲座的嘉宾,构成结构不合理,企业创业导师、优秀创业校友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通过课程、校内创业项目、创业大赛这3个层面贯彻落实,而对于创新创业的配套支持举措却极为缺乏。一些高职院校创业中心与就业服务中心合二为一,少数院校设立了专门的创业中心,但从创业中心的定位及发挥其应有作用方面来看,离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专业的实训平台没有对学生开放,校内场地有限,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项目多以资料复印、二手交易平台、快递等形式开展,仅面向校内师生,创业层次不高。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行政机关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的职能,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争取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2],共建校内、校外创新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受社会传统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医学院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社会大众对卫生类高职学生的创业期望值较低,一般都是到专业对口的、素有“铁饭碗”之称的行业单位就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尤其是家长,往往易受传统观念以及家族行业就业背景影响,只希望孩子找份稳定工作有稳定收入,不鼓励甚至反对子女创业,片面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选择创业,创业氛围极其淡薄,更不用说给予资金支持,导致学生创业较为困难。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同时还强调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在实践过程中,在协同育人的视角下,我们尝试构建了高职院校的“三调(调优、调和、调配)、三共(共建、共管、共享)、三融(校内校外、专、兼职、理论实践)、三化(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育人模式。见图1。
图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2.1.1 共建课程体系,全方位联合,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课程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和行业的主动性,多方联合,共建课程体系。(1)要加强和专业课程的联系,引入专业教师加入创新创业队伍,将专业教学的模块和成果引入双创教育,更好地传播教育理念。(2)校企共建,高校要采用创业政策解读这类的知识传授型创业课程、参观等体验型的创业课程和商业计划书写作以及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型创业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实现创业教育目标[3],将企业导师请进课堂,让创业项目走入企业,加强校企合作。(3)师生共建,双主体协同发展。创业教育绝对不是教师的任务,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邀请有意向的学生共同参与微课的制作、在校课程的开发以及企业的学习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2.1.2 共管创业项目,多层次合作,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 产教和科教融合育人,其核心要义在于实现“教育+产业”“科研+教学”的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新模式和新理念,引领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4]。创新创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部门的任务,高校的教务处、科技处、质量控制处在党委的引领下,应该各司其职,共同分担双创工作,做到部门共管、师生共筹,促进创新创业工作,打好组合拳。从各自的工作归属和便宜角度,构建“学工处+就业单位”“科技处+科技局”“教务处+实习单位”“二级学院+优秀校友”的组合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创业项目选择、大赛策划等方面组成“校内任课教师+校内专业或是职能部门指导教师+校外创业专家”的三导师制模式,实现创业项目共管、创业资源共享。
2.1.3 共享创业成果,宽领域互助,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构建“高校+企业+当地政府”的创业教育模式,政策引领,企业助推,共谋区域创新工作新局面,共享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成果。利用地缘因素,鼓励在校大学生利用区域政策、资源、平台优势,把创业和就业工作相结合,实现以创新促发现、以创业促就业,提升高校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避免人才流失,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2.2.1 校内校外相融合,促更高质量 在人才招聘方面,引入创新创业教师,强调创业岗位教师要有创业实践经历。将现有创业教师送入相关行业培训,鼓励教师脱岗或者利用寒暑假实践进行,增加自身的社会工作经验,清楚了解创业流程。聘请相关行业成功者、企业家等优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并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过程的督导,将企业导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校内外结合,加强沟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师队伍。
2.2.2专、兼职相融合,促更优服务 完善校内考核激励机制,将创业工作纳入两者考核体系,提升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以专业社团为单位,建设一支总体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到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改变传统的单向的书本传授[5],促进学校双创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
2.2.3 理论实践相融合,促更快实效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分工协作,通过企业和当地政府的技术、资金、政策的扶持,指导学生将创业项目落地,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2.3.1 做细校内创业项目,以专业化社团为载体,助力创新创业落地 高校应鼓励、协助创新创业类专业社团的发展,并用制度保障专业教师对其的指导,使其规范化、专业化、持续化发展。聘请专业校内外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使其担任医学卫生类(急救、康复、针灸、制剂)、技能类(化妆美容、医电维修)创业社团的专家培训员,定期培训,强化专业技能;定时举办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扩大社团影响,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质,激发创业意识。以社团的名义开办专业类创业社团,要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保障社团的长期、稳定发展,形成传、帮、带的创业氛围。这些创业社团接受团委和二级学院的双重管理,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重要实践成果可以提交书面材料和现场答辩,申请折合成相应专业课程的学分,增强学生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2.3.2 完善校内创新创业平台,加强项目管理,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规范化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标准化培养需要逐步完善创新创业培养平台,在此环节中,将实验室、实训中心的设备、专业用具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开放,确保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实验室安全,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创业项目跨专业交融发展,将校内实训设备打造成集创新、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性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学习省大创项目成功经验,将创业项目导师化,制定详细的过程性以及终极考核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3.3 打造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共建保障机制,创业项目市场化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可以改变创业师资不足、创业实践弱的现状,引入校外创业导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企业可以加强和高校合作,扩大影响,共育人才;政府可以用政策吸引人才落户,发展区域经济。通过三方的精准合作,实现三赢。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高职院校牵头,企业提供平台,政府提供制度保障,用市场化手段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6]。高职院校把校内成功运营的项目推荐到区域的创业园,项目教师全程指导,高校和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强化政校合作,与社会接轨,学习更先进的创业经验,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社会化,打造协同育人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