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婧婧
(甘肃省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甘肃 平凉 743400)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类信息化教学方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始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微课资源,发挥微课短小精炼的特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难度也比较大,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对学生的自主性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和难点,从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等多个角度入手,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更感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目前来看,微课的概念并不固定和统一。主要根据视频的时间长度来判断和分类,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微课视频的时长应该在10min以内,并且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具体的教学目标。但也有一些学者对视频时间的长短并不严格限制,但要求视频中具有详细的知识点,并且采用多样化、情景化的教学环节设计方式。总结来说,微课时间在5~10min,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炼。微课不用于课例、课件等资源,这是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认为微课就是简单的教学视频或教学片段。实际上,微课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不仅包括视频资源,还包括教学设计、学生反馈、练习测试等内容,这些资源构成具体的应用环境,为微课的应用奠定基础。
微课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微”,也就是短小精炼。“短”指的是视频的时长,通常不超过10min;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人都采用碎片化的信息分享方式,微课符合现代生活的特点,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和观看,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小”指的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范围小、主体突出、容量小。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对教师的技术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教师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微课的制作工作[1]。在容量上,因为时间内容比较短,所以微课的容量通常在20兆以内,可以迅速传输和共享,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电脑都可以观看;“精”指的是内容和设计上精炼、精彩。为了突出主题,内容也要精挑细选,根据重点、难点落实各个教学环节,确保资源具有学习、应用的价值。在一整套微课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详细划分各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效果。通常,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可以主动学习,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悍”指的是教学资源可以应用在各种场景中,同时也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对象。微课视频的交互性很强,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状态的限制和影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
为了促进学生的集体进步,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带领学生预习,通过预习的方式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设置各种任务、问题,使学生通过探究问题的方式对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在正式学习时更加积极主动[2]。例如,在绘图软件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在微课中简单介绍可以绘画的工具,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利用软件绘出一幅图画。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需要自主探索软件的应用方式,通过实际测试了解各个工具的功能特点,同时结合教师简单的讲解和介绍绘出简单的图画。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展示学生绘画的作品,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高低不同,反映出学生对软件的课前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可以将比较好的作品作为案例,然后带领学生分析作品的创作方式、应用的软件工具特点,进而引出具体的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微课可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可以应用微课资源,针对不同的操作内容制作不同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视频,然后结合视频中的操作步骤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3]。如,在电脑组装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无法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机箱进行拆卸组装,所以可以采用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拆卸演示。在视频中标注每个零部件的名称,并且依次拿取安装。通过微课展示的方式,学生也可以了解具体的拆卸和安装环节,节省了教学时间和成本。
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也要培养学生课后巩固复习的好习惯。如果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学生很难牢固地记忆各个操作方式、理论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课堂教学通常在45min左右,学生难以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完全理解或掌握一项知识技巧,有时也会进入思维误区,且在复习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很容易遇到困难,影响复习效果。对此,可以采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复习,将各个知识点的微课分享到班级的社交群中,学生可以自由下载观看,帮助学生巩固各个知识点,解决复习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也可以为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提供素材资源。
在“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各种教学资源,经过资源整合来优化微课内容,并且在网络平台中交流分享。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微课内容,确保微课具有针对性。为了提升教学质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因为计算机涉及的知识内容较多,所以教师需要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时感到快乐,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通过微课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更加好奇,思维也更加活跃。例如,Office办公软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制作相关的微课视频。以旅游服务类专业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设置符合学生专业的工作情景,在视频中扮演游客和服务人员的角色。为了使得酒店的游客都了解出行的时间,需要在公告栏中张贴公告。要求用Office办公软件制作公告,并打印出来。视频可以展示出公告的模板,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制作与模板类似的公告内容。通过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也能促进计算机知识与学生专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4]。
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微课还可用于重点、难点内容的展示,以及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目标设计练习内容,带领学生总结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不断进步,既要扎实理论基础,也要提升操作能力。所以,教师要对课程案例深入研究,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制作微课,并且在班级群中分享,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恰当的微课资源下载观看[5]。为了满足各个专业、各个水平学生的需求,教师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对于美术绘画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增加PS、SAI等绘画软件的应用教学,也可以增加数位板应用、图形处理等知识内容,满足美术绘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专业的绘画创作,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
教师可以将重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微课视频中,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计算机教学往往需要很多操作演示,不同的任务内容操作环节不同。例如,制作PPT需要使用多项工具,也要经过多个操作环节,很多学生掌握了一部分工具的操作方式,但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软件的操作方式掌握不熟练[6]。对此,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工具使用方式制作出不同的微课视频,包括文件导入、编辑制作、格式修改等多项内容,在微课中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演示讲解,学生根据需求进行观看即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软件、工具的使用方式。
综上所述,微课的资源构成比较复杂,包括视频、互动资源、练习题等多项内容。通常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主,视频内容主要是讲解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微课资源,通过微课创设情境、拓展内容、深化重点,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深入。